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4/22 25-27页
  • 美洲狮——神出鬼没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美洲狮——神出鬼没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满身肌肉
  • 无所不在,却不为人见
  • 名称多多
  • 赶尽杀绝?
  • 哥伦比亚难以置信的动物
    警醒!1976
  • 结识世上最小的鹿
    警醒!1987年
  • 猫的舌头
    有设计者吗?
  • 行踪隐秘的沙丘猫
    警醒!201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25-27页

美洲狮——神出鬼没

《儆醒!》驻巴西通讯员报道

南美洲雨林的上空又正呈现那难以形容的天色,每逢入夜之前,情形都是这样。在万籁无声之际,美洲狮倏地出现!原来它早已谨慎地步入树林的空地,却又忽地停下来了。

这头身型庞大的猫科动物一度静立不动,只有尾端像低速的挡风玻璃刮水器一般不停摇摆。不过,当美洲狮发现有人看着它时,就立时纵身一跳,跨过空地,疾驰到森林里去了。我数年前一个下午目睹这个景象,就顿然明白为什么球鞋、高速汽车和甚至喷射战斗机都一一以美洲狮为名。美洲狮(puma)是美洲第二大的猫科动物,这种动物看来是特别为速度而生的。a

满身肌肉

美洲狮呈黄褐色而没有斑纹,也许会令人联想到它的非洲表亲母狮。不过,美洲狮的头脸不像母狮般呈方形。相反,美洲狮的头部细小浑圆,头上则长着一双同样小巧而圆的耳朵。从侧面看来,美洲狮的头部像枚子弹——细长而呈流线型。它瞪着你的时候,一双大眼睛透着绿光。嘴部周围长着一团白毛,使它看来仿佛刚探过头喝奶,却又忘记把嘴儿抹净似的。美洲狮身躯柔软修长,要是不把它粗大而末端黝黑的尾部计算在内,身躯可以长达1.5米或以上。

美洲狮的后腿长而结实,因此臀部比肩部稍高。这双强有力的后腿就像助跑器,使重达60公斤满身肌肉的美洲狮可以像火箭发射般在地上开步飞驰。有人看过美洲狮纵身一跳,就能垂直跳起5米,足可媲美撑杆跳高,但美洲狮可没有用上撑杆呢!

美洲狮向下跳跃的情景,也同样教人赞叹不已。据称美洲狮可以从18米高的地方一跃而下,这个高度约莫相当于奥运跳水项目所用跳板高度的两倍,可是美洲狮往下跳时,下面可没有注满水的泳池。即使这样,这种猫科动物一旦接触地面,就可以若无其事地跑开,好像不过是跳落在弹床上一般。

野生生物学家肯尼思·洛根说:“美洲狮浑身是劲,令人生畏。你要是知道这类猫科动物是怎样求生的,就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值得注意的是,美洲狮看来行踪飘忽,神出鬼没。

无所不在,却不为人见

首批殖民地开拓者来到美洲新大陆定居时,美洲狮的行踪已遍及从大西洋至太平洋的整个大洲。山间、沼泽、草原或森林都是美洲狮的栖身之所。在北美洲许多地区,猎人和农夫早已把美洲狮赶尽杀绝,美洲狮的地位却始终如一,是全美洲最具代表性的猫科动物,从加拿大至南美洲末端,至今仍找得着美洲狮的踪影。你要是以动物在地理方面的分布情形,以及栖息地的多样化来衡量它的求生本领是否高强,那么,美洲狮必定在现今美洲的本土哺乳动物中名列榜首。美洲狮的成功要诀是什么呢?

美洲狮具备求生所需的种种条件。它的胃部消化力强,猎食方法也五花八门。当地几乎没有任何猎物可以把它难倒。一名巴西兽医曾检视过数只死去的美洲狮胃里的东西。他说:“美洲狮能猎杀和拖行比自己身子大四倍的动物。不过,要是周围没有什么可吃的,它也会暂时以草蜢充饥。说到食物,美洲狮比其他猫科动物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猎物类型多种多样,美洲狮的猎食招数可也变化多端。举个例,攫住鸟儿的技巧就有别于向一头鹿猛然扑去。美洲狮是如何猎食的?在巴西近大西洋沿岸的森林里,美洲狮就模仿鹬鸵鸟的叫声,好引起另一只鹬鸵鸟的注意。一名研究者说:“简直模仿得一模一样。鸟儿一般只会鸣叫几次,美洲狮却反复地叫——达10次至20次之多。”不管怎样,这个方法十分奏效。鹬鸵鸟以为另一只吵耳的雄鸟入侵它的领土,就挺身御敌,结果落入美洲狮的圈套而白白送命。

不管是北美洲、中美洲还是南美洲,美洲狮总可以像空气一般,无所不在,却又不为人见。研究美洲狮的人常常形容美洲狮“行踪诡秘、难以捉摸和警觉性高”。一名曾猎杀约七十头美洲狮的猎人承认,“在猎犬把美洲狮追赶到树上去之前,根本就看不见它们。”难怪这些受挫连连的研究者常说美洲狮“来无踪,去无影,着实教人吃不消”呢!

名称多多

美洲狮这种典型的美洲猫科动物不但行踪飘忽,也叫人难于界定。《吉尼斯动物纪录大全》说,“美洲狮比世上任何哺乳动物持有更多名称。”美洲狮的英语名称就有四十多个。除此之外,“南美洲人也至少以18种不同的方式称呼美洲狮,而北美洲还有另外25种本土的叫法。”

动物学家最常用的名称美洲狮,源自秘鲁的盖丘亚语。山狮、山猫、豹、红虎和鹿虎等也通通是美洲狮的别称。

圣保罗动物园园长兼美洲狮专家费察尔·西蒙博士评论说:“美洲狮的行为和身体能力跟其他大型的猫科动物差异很大。”美洲狮的确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猫科动物。美洲狮在身型大小和颜色方面也各有不同。在全美洲,人们能识别出多至30个美洲狮的亚种,其中6个可以在巴西找着。

赶尽杀绝?

对许多在巴西和别处的牧场工人来说,美洲狮是害兽之一,人们该见一头杀一头。可是,美洲狮真的称得上为牲口的连环杀手吗?西蒙博士说:“周遭要是有野生动物可供猎食,美洲狮极少猎杀牲口。美洲狮袭击牲口的次数寥寥可数,人们大可不必有系统地铲除它们。事实上,牧场工人射杀美洲狮,却倒过来害了自己。”何以如此?

且举个例来说。巴西的潘塔努是一片面积比韩国还要大的沼泽地,无数的牲口在那儿自由自在地走动,而人们就在当地射杀美洲狮。西蒙博士说,由于这个缘故,在美洲狮惯常觅食的地方,犰狳的数目剧增。犰狳是一种满身坚甲的哺乳动物,体积与兔子相若,喜欢挖掘地洞。美洲狮销声匿迹之后,犰狳令潘塔努草原变成牲口的死亡陷阱。事情怎会这样呢?

牲口踩进犰狳挖掘的地洞,结果肢腿折断而死。西蒙博士说:“牧场工人射杀美洲狮后,失掉的牲口比以前还要多。这不过是人类干预大自然而招来恶果的众多例子之一。”

愈来愈多美洲人希望保存美洲狮的性命。因此,在北美某些地方,政府当局已通过若干保护美洲狮的法例,防止人们滥杀美洲狮和保障它们的栖息之所。

结果,美洲狮卷土重来,再次在美国西部的原居地生活。不错,美洲狮并非人见人爱,但许多人对它们却甚表欢迎。一份名为《史密森学会》的杂志说:“[美洲狮]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一场美好的改变——由人见人厌的害兽变成人们眼中可喜的动物。”

美洲狮是爱好大自然的人和猎者喜爱的动物。于前者而言,美洲狮是荒漠的威严象征;对后者来说,美洲狮则是战利品。问题是,这种情况可以维持多久呢?

[脚注]

a 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是美洲豹;请参看1991年3月8日刊《儆醒!》,26-28页。

[第26页的附栏]

互相尊重,和平共存?

美国西部的政府立法保护美洲狮,不但使美洲狮数目大增,也使人类与美洲狮更常发生冲突。原因显而易见:愈来愈多人在荒漠——即美洲狮的领土——边缘定居,美洲狮在附近出没,会影响公众的安危。即使这样,美洲狮袭击人类的例子也并不常见。

据研究者的纪录显示,自1890年以来,美国及加拿大有65宗美洲狮侵袭人类的个案——约相当于每五年三宗。在65宗事故中,也许只有10宗是有人受袭身亡的。相比之下,仅在美国本土,每年就约有四十人死于蜂螫。

野生生物学家凯文·汉森评论说:“美洲狮本有许多机会袭击人类,可是实际发生的次数却少之又少,显然美洲狮十分乐于共存,至少是乐于与人共存的。”

[第25页的图片鸣谢]

Pictures: Courtesy São Paulo Zoo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