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9/8 14-18页
  • 别出心裁、发展迅速的新城市——巴西利亚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别出心裁、发展迅速的新城市——巴西利亚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漫长的序幕
  • 征图比赛
  • 尘土中的“飞机”
  • 从“帐篷”到“水泥”
  • 绝无仅有
  • 鸟瞰全城
  • 迷不了路
  • 成长期的苦恼
  • “巴西心脏”?
  • 穿越森林直达巴萨利亚的新公路巡礼
    警醒!1971
  • “多姿多采的美地”——引人入胜的历史
    警醒!2000年
  • 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古与今
    警醒!1971
  • 在巴西作见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9/8 14-18页

别出心裁、发展迅速的新城市——巴西利亚

《儆醒!》驻巴西通讯员报道

试问,在世上哪个国家,你能跟首都蓝图设计师通话?又或者跟设计及监督首批市政府大楼兴建工程的建筑师一聚呢?你在世上哪个国都,大凡看见年龄40岁以下的,都可以肯定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呢?答案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这个非同凡响、朝气勃勃的城市,值得我们细看一番。a

漫长的序幕

从圣保罗市乘飞机往巴西利亚需时约一个半小时。如果乘坐设备完善的公共汽车也不过12小时。我选择了后者,好利用时间用功查阅一下巴西利亚的发展历程。

自18世纪末,巴西人首次组织起来反抗葡萄牙人统治以后,另建国都一直是人民的心愿。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政治家若泽·博尼法西奥建议将新首都命名为巴西利亚;这个名字其实早被17世纪制图家用来称呼整个巴西。

1891年,巴西新宪法规定把中部高原的1万4000平方公里稀树林区预留下来。这块距离海岸1000多公里的土地,被选定为巴西首都的新址。当局认为,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往内陆迁移,理应能够带动巴西中部广大地区的发展。可是,建都大计一搁就是50年。1955年,漫长的序幕终告结束,巴西利亚势如破竹的新一页即将展开。

征图比赛

1955年,总统候选人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声言一旦当选,新首都将在他五年的总统任期内落实完成。1956年4月,库比契克果然获选为巴西总统。

在此之前,政府已公布一项征图比赛:巴西全国的建筑师、工程师以及城市规划师均可参加新首都的设计图比赛。数月间,26位参赛者提交了他们理想的新都图样。1957年3月,国际的评选团宣布赛果: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获选。

跟其他参赛作品不同,科斯塔提交的只有几份草图及手写说明文字。一国之都就这样巨细无遗的被放进一个纸皮封套里去!首先,科斯塔就自己简略的图则向评选团致歉,然后补充说:“我认为如果图则不合适,你们也大可随意抛掉,而不致浪费大家的时间。”尽管这样,评选团对他的设计情有独钟,认为他的“构思平实、设计简洁”。究竟这是怎么样的设计?一座水泥城市怎样从零开始?

尘土中的“飞机”

要一睹新首都风貌,最佳方法莫过于参观建都工人博物馆。由于博物馆位于首都第一所医院的故址,堪称是巴西利亚的摇篮。四十年前,在新首都出生的婴孩就在这里展开他们人生的旅程。今天,这所昔日的医院向我们阐述了巴西利亚的诞生与早期历史。博物馆内有这么一个标题:“尘土、帐篷与水泥”的故事。

博物馆职员劳莉蒂·马沙多首先带我参观“尘土”时期。在一帧照片前,她停了下来。照片摄于1957年,画面是稀树草原内两条交错泥路的景象,四周尽是茫茫蛮荒。她解释说:“这帧照片把新首都的雏形捕捉得极为传神。”跟科斯塔的草图对比之下,可以见到他把其中一条泥路稍作改动,再经建筑工人(称为康德戈b)筑成弧形,一座从尘土中崛起,呈飞机形状的城市遂活现眼前。

不错,这就是巴西利亚独一无二的设计:全城呈飞机形状,座舱面东,拱形机翼向南北开展。座舱是三幢政府大楼,机身是商业区,机翼是住宅区。

从“帐篷”到“水泥”

博物馆展出的“帐篷”时期与“水泥”时期,阐述巴西各地工人为前往建都工地,不惜变卖田产。一个在1957年8月抵达的工人忆述说:“家父买了一辆货车,把我们一家二十多口放在车上,就这样经过19天路程到达这里。”其他人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牛车和搭便车陆续到达,全部共6万人。

由于新首都的启用典礼已定为1960年4月21日,这支住在帐篷的工人大军实在来得合时。换言之,所有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建筑工人需合力于1000日内完成建都工程,可说任重道远!然而,大日子来临之时,建都大任终能如期完成。世上最年轻的首都蓦然从茫茫荒野、滚滚黄土中拔地而起。

绝无仅有

对于新首都以及劳苦功高的建筑工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位于巴西利亚办事处的人员至今依然无不赞叹称奇。该组织的文化部专员布赖茵·比卡博士说:“世上再没有另一个首都的蓝图被人这么忠实地演绎。这也就是巴西利亚被教科文组织列在世界文物榜c上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巴西利亚也是文物榜上惟一仍在兴建中的城市。正如比卡博士指出,这也是困难所在,他说:“你怎样能够一面扩建,一面保留城市原貌呢?”卢西奥·科斯塔在生的时候,虽然年逾90,却仍视建设国都为一己大任。对于任何新建设项目,他都密切监察,以确保首都原貌不受破坏。例如,他得知有人计划在巴西利亚市中心兴建铁路时,立即坚持当局要将其改为地下铁路。

鸟瞰全城

是时候绕城一周了。即使你首次踏足这个城市,也不会迷路。城中有两条主要大道,公共汽车站就在两者的交会处。一条大道由西往东(即由“机”尾到座舱),沿路是酒店、剧院、银行,以及百货公司。另一条由北往南(即由机翼一端到另一端),是住宅区。

要鸟瞰全城,最有利位置莫过于登上楼高224米的电视塔,位于机翼后面机身位置。不收费的电梯把你带往75米高的楼层,巴西利亚市中心的风光可尽收眼底。当你极目四望,绿油油的草地是这么的无边无际,看上去仿佛天地相连。这时,你就能体验到巴西利亚有多辽阔了。事实上,园艺设计师罗伯托·伯利-马克斯为巴西利亚构思的绿化设计确实出色;据称以人口平均计算,巴西利亚是世上最绿化的首都。

城东有座庞大的购物中心,四周绿草如茵,两旁是公路。沿路是17幢样式相同的大楼。每幢盒型建筑物是各政府机关。购物中心尽头是巴西利亚的标志:两座圆拱形屋顶,一垂直一倒置,坐落于28层高的巴西国会大楼旁。

也许国会大楼的形状令你想起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这其实绝非巧合。有分参与设计联合国大楼的巴西设计师奥斯卡·尼迈尔正是设计巴西利亚国会大楼,以及首都各主要建筑物的同一人。他的杰作包括坐落于两座联合式国会大楼旁的外交及司法机关大楼。

迷不了路

然而,巴西利亚绝非仅是个别具匠心的公园城市而已。它也为成千上万的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住宅。家住巴西利亚的律师保罗带我参观住宅区时说:“见惯杂乱无章城市的人迁到巴西利亚来,准觉得这个井然有序的城市令他们耳目一新。”

巴西利亚的楼房都是公寓式的设计。共同分用一个庭院的楼房则自成一区。城北与城南各有住宅区分布,地址简明,一目了然。例如,北102L就是城北102号住宅区L幢。只要你记得区号是从小到大的(例如从102到116),如此类推,你驾车沿机翼一直走,准迷不了路。

楼高不超过六层的住宅除了外形整齐划一外,还考虑到楼房之间距离适中。据森豪尔·科斯塔解释,这种设计可让在院子内玩耍的孩子清楚听见母亲的召唤,说:“曼努埃尔,你回家来吧!”

成长期的苦恼

尽管巴西利亚可说是演绎城市规划的得意杰作,其中的设计却并未考虑到建都工人的需要。当局假设建都工程一旦完成,工人将自动收拾行装,归家上路去。可是,返回没有医院、学校及就业机会的家乡绝非工人所愿,他们都宁愿留在巴西利亚。可是,他们可在哪里容身呢?

他们一手兴建的楼房租金高昂,惟一选择是到巴西利亚附近的绿化地带居住。不久以后,比巴西利亚面积还要大的城市陆续出现。今天,住在经规划的城市中人口只有40万,其中不少住宅单位仍然空置;可是未经规划的卫星城市人口却高达200多万。尽管当初城市规划是本着人人平等的概念来设计的,生活水平悬殊却令人口分散到不同的城市去。

此外,人口膨胀与阶级悬殊的问题也是当局始料不及的,从而助长了都市常见的难题,如罪行以及社会经济不稳等。不错,这个年轻的首都正经历成长期的苦恼。井然有序的街道,别出心裁的建筑显然都不足以改变人的内心和行为。

“巴西心脏”?

在巴西利亚的环形公路两旁,显眼的路标告诉旅客他们即将进入“巴西的心脏地带”。这个路标颇耐人寻味。虽然巴西利亚地理上并非位于巴西中央,可是它跟各大城市距离倒是相若的。然而,这个路标还有深一层的含意吗?骨子里,巴西利亚真是不折不扣的巴西国都吗?就此,各界意见纷纭。你若亲自来访,则自有分晓。要记住,不要匆匆妄下结论。要让巴西利亚向你展现它的风采。有人说得好:“巴西利亚的魅力是点滴散发的,也点滴留痕。”

[脚注]

a 1998年6月,在这篇文章完成后不久,设计师卢西奥·科斯塔就去世了,死时96岁。

b 这个词(以前是非洲人对葡萄牙人的称呼)源自安哥拉,后来成了巴西利亚建都工人的昵称。

c 由教科文组织编制的文物榜包括世上552个文物重点,它们因为拥有“独特的天然景致,或珍贵的文化特色”而榜上有名。

[第15页的图片]

“尘土、帐篷与水泥”的故事

[鸣谢]

Arquivo Público do Distrito Federal

[第15页的图片]

“康德戈”整装列队

[鸣谢]

Arquivo Público do Distrito Federal

[第16,17页 的图片]

巴西利亚全景

1.市府大楼

2.国民议会大厦

3.最高法院

4.三权广场

5.行政机关大楼

[鸣谢]

Secretaria de Turismo,Brasília

[第18页的图片]

世上绿化比率最高的首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