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9/22 21-24页
  • 东非的“疯狂快车”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东非的“疯狂快车”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初期问题
  • 横过塔鲁平原
  • 猛狮袭人
  • 其他问题
  • 工程的最后阶段
  • 铁路今貌
  • 横贯东西两岸的大铁路
    警醒!2010年
  • 印度铁路纵横万里
    警醒!2002年
  • 有“牙齿”的火车
    警醒!1994年
  • 历时一百二十多年的铁道工程
    警醒!200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9/22 21-24页

东非的“疯狂快车”

《儆醒!》驻肯尼亚通讯员报道

一百多年前,英国计划在东非兴建一条铁路,然而,伦敦议会并非所有成员都热烈支持这个计划。一名反对者以打油诗讥嘲道:

“耗费惊人之列车,

用意不明实堪嗟;

起点未定无头绪,

终点着落哪敢奢。

成效存疑天知晓,

运载何物费思量;

专家高见不得了,

‘疯狂快车’任逍遥。”

其实,这个铁路工程并不像上述打油诗说的那么糟糕的。兴建工程预期从肯尼亚临印度洋的蒙巴萨港开始,铁路预计延展1000公里左右,直达维多利亚湖。赞成这项工程的人指出,铁路完成后,商业和发展会大大增长,有关区域的奴隶贸易也会终止。铁路工程估计耗资500万美元,由英国的纳税人负担。工程需时四五年。

然而,工程的有关细节颇为模糊。1895年12月,铁路的总工程师乔治·怀特霍恩抵达蒙巴萨,当时他手上只有铁路的路线草图。怀特霍恩后来获悉其他令人却步的因素:蒙巴萨西面地区炎热干旱,大多数旅行队都不会路经那里。然后,铁路会穿过500公里的热带草原和矮树丛,那里有猛狮出没,蚊蝇处处。过了这个地区就是火山高原地带,中间被80公里宽的东非大裂谷分隔开,裂谷的悬崖深达600米。据称通往维多利亚湖的最后150公里路一片泥泞。难怪这个铁路工程在非洲历史上这么触目。

初期问题

这项庞大的建造工程显然需要大量工人。由于蒙巴萨人口不多,许多工人都要从印度输入。单在1896年就有二千多人乘船前来蒙巴萨。他们有石匠、铁匠、木匠、测量员、制图员、文员和劳工。

为了建造这条1000公里长的铁路,当局也要把蒙巴萨改建成一个适合接收大批物资的地点,以便存放巨量运来的设备。单是轨道就需要20万条长9米、重200公斤左右的铁轨,另外还要120万条轨枕(大多数是钢造的)。这还不止,当局还要输入20万个鱼尾板、40万个鱼尾板螺栓,以及480万根钢楔子,以便把铁轨和轨枕接合起来。机车、煤水车、守车、货车和乘客车厢也要陆续运到。不过,在安放第一条铁轨以前,当局必须建好码头、仓库、工人宿舍、维修站和工场。因此,这个靠岸的宁静小镇瞬间变成了一个现代化港口。

怀特霍恩很快就发觉到有关用水的问题,蒙巴萨只有寥寥几口井,不足以供应当地人口的需要。可是,食用、洗濯和铁路的建造过程却需要耗用大量的水。他写道:“据我对于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我所想到的解决方法,就只有在头100英里路用火车运水。”运水火车每天至少要运送4万公升用水!

起初,铁路工程师在一条溪涧筑堤拦水,并建了一个水库,以便贮存雨水。这样,用水的问题就解决了。后来,他们添置了一些机器,可以用来蒸馏海水。

铁路的建造工程正式展开。到1896年年终,也就是怀特霍恩抵达蒙巴萨一年后,40公里长的轨道已经建成。然而,有人批评,工程进度要是不加紧进行,蒙巴萨港至维多利亚湖铁路也许要到1920年初才能通车!

横过塔鲁平原

那时,建筑工人遇上一场灾病。1896年12月,五百多名工人曾先后到医务营接受治疗。他们所患的病包括疟疾、痢疾、热带溃疡和肺炎。数周后,五成工人因病而无法活动。

尽管这样,建造工程仍继续进行。到5月,铁路已建至80多公里,直达干旱的塔鲁平原。这个地带对于工程的正常进度乍看不成问题。可是,塔鲁是个多刺疏林,那里滚滚的红色尘埃使工人透不过气来。如火的骄阳把大地烤得热辣辣的,整个地带是个热浪迫人的刺林区。甚至晚上的气温也甚少低于摄氏40度。作家希尔根据官方的铁路历史指出:“非洲的地理环境仿佛不容白人前来建造铁路似的。”

猛狮袭人

到1898年年底,铁路已延展至察沃,长达195公里。除了严峻的地理环境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出现——有两只狮子不时出没,袭击工人。大多数狮子并不猎食人类。惟有年老力衰、无法猎食动物的狮子,才会袭击人类。然而,在察沃出没的那两只狮子——一公一母,却属例外。它们虽非老弱,却在晚间蹑步而来,把遇害的工人衔走。

惶恐不安的工人于是在营的周围设置荆棘路障,又不断燃起营火,并差派守卫敲打空油罐,以期把野兽吓退。到12月,由于狮子袭人的事件在工人当中引起严重的恐慌,有些工人甚至躺在轨道上,以求拦截一列火车,好把他们送回蒙巴萨去,后来大约有五百名工人拥到车上去。留下来的工人就只有四十名左右。这些工人由于忙着防避野兽,以致在随后的三周内,铁路工程不得不停顿下来。

最后,工人终于把狮子捕杀,工程于是得以恢复过来。

其他问题

1899年年中,铁路兴建至内罗毕,并继续向西展延。轨道沿裂谷向下延伸400多米,然后从另一边上升,穿过密林,越过深壑,直至到达海拔2600米的马乌萨米特。

在这么崎岖险峻的地带建造铁路确实殊不容易,然而,难题并非到此为止。当地的部落斗士不时溜进营中,肆意偷取各种建筑物料。他们偷去电报线来制造饰物,又取去螺栓、铆钉和铁轨,用来制造武器。论到这点,东非前政务专员查尔斯·埃利奥特爵士写道:“在一条欧洲铁路上,假如电报线是珍珠项链,铁轨是上等猎枪的话,失窃案之多可想而知。……这些[部落的人]对引诱屈膝也不足为奇。”

工程的最后阶段

铁路只要多延10公里,就来到维多利亚湖了。可是,那时痢疾和疟疾却席卷而来。半数工人都卧病在床。此外,大雨连连,这个本已湿软的地带变成一大片泥浆地。铁路的路堤非常湿软,运载建筑物料的火车在开行时也要卸下重物,否则就会翻车,或沉没在泥潭里。一名工人描述这样的一辆火车说:“火车缓缓前进,左摇右摆,就像一艘船在颠簸的大海上飘浮不定一样,两边射流着3米的泥浆。”

1901年12月21日,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弗洛伦斯港(现今的基苏木),工人终于把最后的一根钢楔子钉进最后的一根铁轨去。这条铁路长达937公里,兴建时间合共五年零四个月,耗资920万美元。来自印度的工人总共有3万1983名,其中2000多名工人丧生,有些工人则返回印度,另外有数以千计的工人定居下来,成了现今东非庞大的亚裔人口的一部分。兴建工程还包括43个火车站、35条高架铁路,以及1000多条桥梁和涵洞。

作者埃尔斯佩思·赫克斯利把这条铁路称为“世上创下了最英勇纪录的铁路”。然而,问题是:在兴建铁路方面所付出的一切值得吗?还是这铁路其实只是一条“疯狂快线”,浪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人命呢?

铁路今貌

自初期路线完成后,差不多一百年已过去了。我们只要回顾一下这段时期的发展,就可以知道兴建这条铁路是否值得。以往的烧木柴机车已被现今二百多个强力的柴油机车所取代。铁路也扩建至肯尼亚和乌干达许多的城镇。这条铁路对于内罗毕和坎帕拉各大首府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现今这条铁路担任两方面的角色。它一方面安全可靠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去;另外,铁路也可以运送各种货物,例如水泥、咖啡、机器、木材和食物。人要把无数的货柜从码头运到内陆必须借赖铁路,因此这为肯尼亚铁路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肯尼亚铁路对于东非显然有莫大的价值。也许终有一天,你也能够乘搭一度被指责为“疯狂快车”的著名铁路。

[第24页的附栏或图片]

乘搭火车

火车是游客和当地人民都欢迎的交通工具,尤其从蒙巴萨至内罗毕的一段旅程,火车是他们的首选交通工具。蒙巴萨和内罗毕的乘客列车每天晚上7时正开行。假如你乘头等或二等车厢,登车前要先查看张贴出来的告示,好确定你应当往哪个客车厢和卧车包房去。站在附近的一名服务员会问你喜欢在晚上7时15分还是8时30分吃晚膳。你答复他以后,他就会给你一张适当的联票。

你登上车厢。火车响起呜呜的汽笛声,然后缓缓驶离车站。与此同时,车厢内有乐声悠然奏起。

晚膳时间一到,就会有人沿着狭窄的通道,一边走一边拉着手提木琴,以便让你知道食物已经预备好了。在用膳车厢里,你可以随意叫菜,你正吃晚膳的时候,侍者就进入你的包房,为你铺床。

在你旅程的起头,车厢外漆黑一片。然而,你就寝之前也许会把包房里的电灯关掉,然后从窗户窥看出去,不禁纳罕:“在月光之下,那是大象或狮子的影子吗?还是灌木和树丛的轮廓呢?在差不多一百年前,这铁路还没有建成,那时睡在这样的野外究竟是什么滋味呢?假如我生活在当时,我会害怕在这样的环境里睡觉吗?现在又怎样?”

整个旅程需时约莫14小时,因此,当黎明临到非洲的大地上以后,你大可一饱眼福。如果你朝着蒙巴萨进发,你会看见旭日在荆棘丛上冉冉升起,然后看见许多棕榈树,接着就是刈好的草地、修剪整齐的树篱,还有蒙巴萨的现代化建筑物。此外,你也可以看见农夫在田上耕种的情形,还有赤脚的小孩子兴高采烈地向火车的乘客挥手和打招呼。

要是你朝着内罗毕进发,曙光会在一个广大的平原上展露。在那里——尤其当火车驶经内罗毕国家公园,你随时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动物。

这样的经历确实令人难忘。你可以一边享用早餐,一边从窗外观赏大群斑马和羚羊,试问还有其他铁路可以媲美吗?

[鸣谢]

Kenya Railways

[第23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肯尼亚

维多利亚湖

基苏木

内罗毕

察沃

蒙巴萨

印度洋

[鸣谢]

Globe: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Map of Africa on globe: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Illustration/J. G. Heck

Male and female kudu. Lydekker

Trains: Kenya Railways

Lioness. Century Magazine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