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化学品层出不穷
本世纪大可以称为化学时代。人造化合物大大改变了我们的起居饮食习惯。在我们的住所、办公室和工厂,喷雾剂、人造增甜剂、化装品、染料、油墨、油漆、杀虫剂、药品、塑料、冷冻剂、合成纤维织物等化学品触目皆是。化学品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尽录。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为了满足世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化学品的全球生产总值每年高达1万5000亿美元。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约有十万种化学品在市场上出售,每年还有1000至2000种新产品上市。
化学品排山倒海地涌来,不禁唤起世人对以下问题的关注:这些产品对我们的健康,对生态环境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很明显,我们对化学品的潜在危险所知甚少。一个医生说:“我们这一代都是充当实验品的,但实验结果就要等到好几十年后才会全面揭晓。”
化学品越多,风险越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化学污染物容易酿成灾祸,首当其冲的往往是“无知无识的穷人。不管直接间接,他们天天都接触到化学品。由于得不到适当的训练,对风险又一无所知,他们实在无从防范”。他们对杀虫剂的害处尤其缺少认识。其实受害的不单是穷人,我们大家都不免受到化学品的影响。
据《自然环境沧桑史》一书所载,在加利福尼亚州,约有百分之20的水井含有过多污染物,包括杀虫剂在内,含量超出了官方所定的安全限度。该书又说:“佛罗里达州有1000口井因水源不洁而被封闭;匈牙利有773个村镇的水源是不宜饮用的;英国的地下蓄水层也受到污染,其中有百分之10的污染程度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安全限度;在英国和美国,有些地方的自来水含有大量硝酸盐,绝对不可给新生婴儿饮用。”
水银是另一种有用的化学物质,不过有潜在的毒性。水银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从工业烟囱到亿计的荧光灯等,渗进自然环境。类似地,许多产品都有铅的成分,例如燃料、油漆等。铅跟水银一样有毒性,对儿童为害最烈。一篇来自埃及开罗的报道指出,一个普通孩子要是经常吸入含铅气体,“智商分数”就可能下降多达“四分”。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每年约有100吨水银、3800吨铅、3600吨磷酸盐和6万吨洗涤剂给倒进地中海里,通通是人类所为。结果可想而知,地中海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不过,地中海的情况却不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联合国已把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全球的海洋生态都陷入危机,主要是海水污染所致。
化工技术无疑给我们制造了很多有用的产品;不过,我们用后却没有把废弃的产品处理妥当,结果害得自然环境大受破坏。正如最近一个报章专栏作家所说,我们是否作茧自缚,使自己沦为“先进科技的俘虏”呢?
[第4页的附栏]
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化学物质”一词用来指,构成周遭世界的全部基本物质,其中包括一百多种基本元素,例如铁、铅、水银、碳、氧、氮等。化合物是用不同元素结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水、酸性物质、盐类、醇等。这些化合物当中有许多都是自然存在的。
“化学反应”的定义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火是一种化学反应,能把易燃物质,例如纸、汽油、氢等,转化为截然不同的物质。多种化学反应就在我们的四周,也在我们的体内,不断地发挥作用。
[第3页的图片]
化学污染物容易酿成灾祸,穷人常常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