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1/22 20-23页
  • 活命之光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活命之光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初起的信标
  • 从用火转用氙气闪光管
  • 浮在水面的灯塔
  • 恶劣天气足以影响灯光
  • 一个时代的结束
  • 灯塔之言
    警醒!1972
  • 灯塔看守人——日渐式微的行业
    警醒!1998年
  • 朝着亮光前进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7年
  • 世闻点滴
    警醒!200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1/22 20-23页

活命之光

19世纪末叶,一艘船有五周的时间一直在大西洋上颠簸航行。船上的乘客渴望早日看见陆地。后来水平线上出现一点星光。然而,它不是星,而是灯塔。事后一名乘客说:“我们一看见有光,就立即跪在地上,向上帝致谢。”灯塔的光引导他们安全地驶往目的地。然而,早期的航海旅程并不一定有个好结局。

1839年12月22日,北美洲新英格兰海岸一带天清气朗、阳光普照。马萨诸塞州的普拉姆岛有一座灯塔,灯塔的看守员以为他和妻子可以乘着小艇,安全地离开该岛,到外面购物去,然后在入夜前回来。可是,他们离去以后,一阵风突然刮起,暴风雨骤然而来。不用多久,天昏地暗,大雨倾盆而下,海面波涛汹涌。灯塔看守员连忙赶回岛上去,但不管怎样努力也回不到灯塔去。当晚灯塔漆黑一片。

近午夜时分,一艘称为“波卡洪塔斯号”的船破浪前进,试图驶进灯塔信号通常指向的河流和港口,却劳而无功。后来船在沙洲上搁浅,龙骨给撞毁了,船只沉没,全船人员罹难。黎明前不久,“里士满-帕克号”也向着同一个港口驶进,却同样出事。不过,这回只有一个人丧生,就是船长的妻子。

海事历史上曾有不少海难,而信标或灯塔本可以防止这样灾难发生。《美国海事掌故》指出:“在以往,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还是平安无事的。不过,在船只快将驶进港口时才出事。……船只往往在旅程的最后一段——也就是逐渐驶近陆地的时候,反倒是最危险的。”

据灯塔史学家艾伦·史蒂文森指出,从1793年至1833年期间,在英国海岸发生的海难从平均每年的550宗增至800宗。因此,人们需要有更多照明程度较佳的灯塔。

在有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声名狼藉的“骂月狂魔”不时出没,令航海旅程更为危险。“骂月狂魔”是一些流氓,他们故弄玄虚,产生一些亮光诱使船只误航,导致船只搁浅,然后登船洗劫,不留活口。然而,假如明月当空,他们就无法得逞,“骂月狂魔”一名因此而来。后来,灯塔越建越多,灯塔的设备也不断改良,这些强盗、杀人凶徒也就渐渐销声匿迹。

初起的信标

有关信标的记载最初见于《伊利亚特》里。记载指出:“日落时分,一排信标燃起熊熊烈火。”《看守灯塔的人》一书写道:“原始的信标不过是一堆烧着了的木柴罢了,初时被安放在石堆里,后来则安放在大铁笼里。木柴往往任由烧尽,以致造成可悲的后果。”

到公元前300年左右,世上第一座真正的灯塔矗立在埃及亚历山大城港口的法罗斯岛上,它称为法罗斯岛灯塔。这座用砖和石建造的灯塔相当宏伟,高100至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它是当日最高的灯塔。法罗斯岛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它建成大约1600年后,也许在一场地震里塌毁了。

罗马人在黑海至大西洋间建成至少30座灯塔。后来罗马帝国衰落,商业发展缓慢下来,灯塔也给荒废,年久失修。灯塔的建造工程到了大约公元1100年才恢复过来。在这个新时代里,热那亚的兰特尔纳灯塔远近驰名。1449年,这座灯塔的看守员是安东尼奥·科伦波,也就是探险家哥伦布的亲戚。

1699年,亨利·温斯坦利在英国普利茅斯港的涡石暗礁上,用木料建造了第一座海上灯塔。温斯坦利对自己的成就十分自豪。一部题名为《夜间守卫者》的电视记录片指出,温斯坦利从灯塔钓鱼的时候,曾说:“海啊,扬起波涛吧。尽管试验我的杰作好了。”1703年,一天,海涛澎湃,结果把温斯坦利和他的灯塔一并冲去。

为纪念美法两国人民友谊而建的自由女神像高达92米,曾有一段时期,这个巨像也具有导航作用。曾有16年的时间,三名看守员轮流使巨像的火炬不断发出光来。自由女神像的基座有一首十四行诗,写着:“她手上的火炬光芒闪耀,欢迎各方友好前来”。

从用火转用氙气闪光管

灯塔里用作照明的木柴,被炭、蜡烛——甚至大枝形烛台和油所取代。人们后来尝试用反光镜来把光线聚焦,可是,火所冒出的烟和煤烟却把反光镜薰黑了。1782年,瑞士科学家艾梅·阿尔甘发明了一种油灯,空气从一条管状灯心的中间上升,然后经玻璃灯罩排出。这样,反光镜就能够保持清洁了。后来灯塔普遍使用抛物面的反光镜(形状好像车前灯)。素质优良的反光镜能够把灯的亮度加强350倍左右。

1815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发明了一种用于灯塔方面效率最高的透镜,从而在灯塔的发展方面迈进一大步。菲涅耳所发明的透镜面世以前,阿尔甘灯——百多年来一直普遍为人使用——用于最好的反射镜系统,亮度大约是2万烛光a。然而,假如改用了菲涅耳透镜系统,仅是一条烧着了的灯心,亮度就可以增强至8万烛光了!这个亮度跟现代的车前灯差不多。到1901年,人们发明了增压燃油器。过了不久,菲涅耳透镜能够把灯的亮度增至100万烛光。大约在这段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乙炔(气体),从而对灯塔科技和自动化产生深邃的影响,这主要是瑞典的达伦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达伦由于发明自动太阳阀,因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太阳阀靠阳光的作用,调节乙炔灯的开启。到20年代,电灯广泛为人使用,时至现今,电灯仍然是人们主要的照明工具。仅是250瓦特的电灯泡跟菲涅耳透镜同用,灯的亮度甚至能够增强至几十万烛光。现时世上亮度最高的灯塔位于法国,这座灯塔所发出的光芒高达5亿烛光,把整个夜空照得通亮。

氙气闪光管是近代的新发明。这种闪光管能够在一百万分之一秒内,发出耀目的光辉来。由于光波的脉动短而强,因此,即使周围有其他灯光,这种闪光管也能发出清晰可辨的光芒来。

浮在水面的灯塔

某些地点不宜兴建灯塔,因此,一些浮在水上的灯塔——亦即灯船,可以大派用场。灯船跟灯塔一样历史悠久。最早的灯船是罗马的尤里乌斯·凯撒时期一艘战舰。高高的船桅上有一个铁火盆,里面烧得通红的炭把夜空照亮,余烬落在下面负责划船的奴隶身上,他们汗流浃背、有铁链锁住。

1732年,属于后期类型的第一艘灯船在伦敦泰晤士河河口正式运作。后来,灯船的数目不断增加。曾有多年的时间,进出纽约港的船只都依赖“安布罗斯号”灯船的指引。然而,近年灯船已被自动的灯浮标和近岸灯塔所取代,这些近岸灯塔都是用金属造的,乍看起来好像近岸的油井。

恶劣天气足以影响灯光

假如大雾迷蒙,或天下着滂沱大雨,即使最强力的灯也无法完全发挥效力。可是,这个时候却尤其需要信标!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强而有规律的声音。由于这缘故,不少灯塔都设有强力的音响装置,例如电铃、雾号和汽笛,曾有一段时期甚至使用大炮哩!事实上,有些灯塔直至70年代才停止使用大炮。

然而,声波却受到大气变化所影响。海面上温度或湿度的差异能够干扰声波,有时会使声波向上弯或向下弯。此外,正如一块小石子可以在池面弹跳而过,同样地,声波也可以跨过船只,以致船上的人无法听见!但无论如何,人在数公里的范围内也能听见声波信号。

一个时代的结束

由于灯塔开始自动化,灯塔因而不需要有看守员了。现在,雷达、无线电、声纳和卫星甚至完全取代了灯塔,许多灯塔因而被关闭。然而,灯塔看来会继续留在人们的脑海里。在许多人看来,灯塔是黑暗世界里的光和希望的象征。摄影家、画家和诗人也喜欢以灯塔作为他们的作品题材。世界各地有不少灯塔研究社纷纷成立,以期保存这些优雅、古老的建筑物。

现在,有些灯塔设有别树一帜的房间,让游客可以体验一下灯塔看守员的生活,但设备、环境则舒适得多。有些游客纯粹希望享受一下独处的乐趣,听听海鸥的孤鸣,还有拍岸的浪涛声。在世上某些地区,灯塔是观赏鲸鱼、雀鸟和海豹的有利地点。昔日亚历山大的灯塔看守员,还有哥伦布那在热那亚的亲戚,也许在空闲时候也是这样消磨时间的。

[脚注]

a 现时改用坎德拉(又称新烛光)。在以往,国际烛光以烛光作为计算单位,它所指的是亮光跟标准的烛光发光强度比较下,在某个特定方向的发光强度。

[第21页的附栏]

两个勇敢妇人

关于灯塔的故事,有些人曾表现不凡的英勇或可嘉的舍己精神来,其中有些是妇女。在英国东北岸的法恩群岛有一座灯塔,格雷丝·达林(1815年-1842年)的父亲是这座灯塔的看守员。格雷丝曾为了拯救灯塔附近一艘沉船的九名生还者而不惜冒生命危险。由于格雷丝坚持要拯救船上的人,她父亲于是和她登上小舢板,冒着风浪驶向沉船,并且把生还者一一扶到舢板上,然后划回灯塔去。大难不死的人受到悉心的照料,直至救援人员抵达。后来人们为格雷丝立了一座纪念碑。

娅比盖尔·伯吉斯只有17岁,她父亲是北美缅因海岸以外马蒂尼克斯岛的灯塔看守员。在1857年1月某天,娅比盖尔的父亲因事离开灯塔,由于天气恶劣,有四个星期的时间无法回来。娅比(娅比盖尔的昵称)于是照料灯塔的运作。与此同时,她不但要照顾患了病的母亲,还要看管三个弟妹。她的弟妹年纪太小,无法协助有关灯塔的工作。娅比写道:“虽然有时我感到精疲力竭(电力还没有引进以前,要保持灯塔的灯不灭是要消耗不少体力的),可是,灯塔一直能够正常运作。凭着上帝的帮助,我除了做妥自己分内的工作,还能够尽力代父亲把一切工作做好。”在接着的冬季,娅比再次要照料灯塔的运作。那时她一家每人每天只获配给一只蛋和一杯玉米粉。虽然这样,娅比仍然尽力使灯塔正常运作。

[第23页的附栏或图片]

菲涅耳透镜

菲涅耳透镜其实是一种复合透镜,或由多个同心圆环形透镜和棱镜组合而成。菲涅耳透镜是可以在合适的玻璃块上组合成圆盘型灯塔镜,使光束完全聚集一起。灯塔镜上的每组透镜都把光线集中起来,形成水平方向的光束。透镜组越多,光束也会越多,就像轮毂上的辐条一样。当玻璃圆盘绕着光源旋转时,所有光束也会朝着水平方向照射。不同的灯塔镜有不同数量的光束,各组光束之间照射相隔的时间也不一样。此外,每组光束的颜色也彼此不同,这一切和其他客观因素使每座灯塔所发出的亮光都各有特色。船上的人要是带备不同灯塔信号特色的有关资料,就能够清楚识别沿途每座灯塔了。

[鸣谢]

South Street Seaport Museum

[第23页的图片]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佩吉湾

[第23页的图片]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第23页的图片]

德国的威悉河

[第23页的图片]

美国华盛顿州

[第20页的图片鸣谢]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Illustration/ J. G. Heck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