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昔日奴隶制度的丑恶面目
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离岸不远,达喀尔市附近,有个叫做戈雷的小岛。1848年前,这个海岛曾是个贩卖人口的繁荣中心,贩卖活动还持续了达312年之久。据最近在法国海港南特出土的记录显示,单在1763到1775年期间,从戈雷岛经南特港口卖出的奴隶,就逾10万3000个之多。
目前,每天平均有200个游客造访迈松厄斯克拉韦,即奴隶之家博物馆。向导约瑟夫·恩迪亚耶向我们陈述当日可怜无助的受害者经历过的可怖遭遇。他说:“我们的祖先给远送他乡,骨肉分离,身上还像牲口般被打上烙印。”不少家庭合家给缠上铁链,押送到这里来。恩迪亚耶说:“母亲可能给卖去美洲,父亲卖去巴西,而孩子则卖到安的列斯去。”
向导接着解释:“贩卖奴隶的人会给男奴量体重,然后按照他们的年龄和种族估价。较能吃苦或生育能力看来较强的民族,价钱往往可以定得高一点。举个例,约鲁巴人就被视为是个‘优秀的留种民族’。”
如果奴隶的体重过轻,人们在拍卖前就会先把他们像鸭子般养胖。晚上,奴隶贩子又会来挑选年轻女奴,让他们尽情泄欲。意图反抗的奴隶会被人吊死。不过,行刑的绳索会缠住奴隶的胸部而不是脖子,好使他们受尽折磨之后才死去。
1992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到访戈雷岛。据《纽约时报》报道,“教宗为贩卖奴隶一事致歉,同时祈求天主饶恕那些曾参与其事的人。这些人也包括天主教的传教士;因为对于昔日非洲人无辜沦为奴隶,他们只是袖手旁观,不当什么回事”。
然而,不是人人都勇于承认奴隶们这段辛酸往事的。两年半前,也就是人们还没掘出南特港的记录时,一个法国耶稣会会士曾断言,戈雷岛每年卖出的奴隶大约只有二百至五百个罢了。恩迪亚耶评论:“[时至今日,]世人始终没意识到,当日的丑行究竟是何等的可耻。”
[第31页的图片鸣谢]
Gianni Dagli Orti/Corbis
Yann Arthus-Bertrand/Corbis
Reproduced from DESPOTISM —A Pictorial History of Tyr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