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闻点滴
“不信任运动”
法国《世界报》报道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领导核心,正面临重大的危机。”这个协进会在去年8月,才庆祝成立了五十周年。协进会成立的目的,在帮助世界各基督教派团结起来。不过近年来,“不信任运动”却渐渐蔓延起来,令东正教派在这个组织里的参与“受到威胁”。东正教派申诉他们的一个委屈是,一些东正教国家成为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改宗行为的受害者。格鲁吉亚东正教会也正式脱离了这个拥有330个会员机构的协进会。报道则继续说:“因此,东正教派跟这个位于日内瓦的宗教协进会距离日远,再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戒烟不会为时太晚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据一项历时40年的研究显示,人即使在60高龄才戒烟,患上癌症的机会仍可大幅降低。英国萨顿的癌症研究学院朱利安·皮托教授说:“去年(1997年),我们就更全面地看到了抽烟的恶果。本来我们还以为只有四分之一人会因抽烟丧命,却发现原来有一半人最终会因吸烟而死;我们还看到了戒烟的好处,即使上了年纪,戒烟仍然有用。”皮托指出,虽然大人常常警告儿童抽烟有什么危险,但老人家也要知道,戒烟可以大幅降低患上肺癌的机会。
婚姻可以为人带来快乐
有的人讨厌婚姻,觉得婚姻是个包袱,还有一些电视剧,常常把婚姻生活丑化成既老套,又叫人绝望、无奈。不过,婚姻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不结婚,真的会过得好一点吗?《费城问询报》引录了一名社会学家的话,指出上述看法是以偏概全的。她说,结了婚的人“通常会活得比较愉快,身体会健康一点,生活一般也较富裕”。在一群人中所作的比较可看出,结了婚的人压力会比较小,犯罪或吸毒的比率也较低,而且大部分都不再接受社会福利的援助。难怪有的专家说,结了婚的人会较长寿呢!
血液受污染?
在纽约市,有九份日报最近登了一则广告,标题是:“在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之间,曾在纽约暨新泽西医院内接受输血的人,请留意!”虽然登广告的纽约血液中心强调,登广告的用意,是要让在90年代初期接受了输血的人可以放心,让他们知道所输入体内的血液是安全的,不过倒会产生反效果。为什么呢?原来其中一段令人关注的警告是:“在这段时期接受输血的人,可能会染上由输血所传染的疾病,像爱滋病及肝炎”。
癌症误诊机会高
据《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许多官方公布的死因统计,时常低估了癌症的数字。”伊丽莎白·伯顿是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医院的医生,她曾在1986至1995年间调查了1105宗死者的病历报告,并把死者解剖化验,来跟医院诊断为癌症的比例作一比较。伯顿医生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44的患者,他们的癌症没有被诊断出来,或者他们癌症的类型给误断为别的癌症肿瘤。由于现阶段只有百分之10的病患死者给解剖化验,但在60年代曾有百分之50的死者被解剖,所以该周刊报道说:“很多疏忽将永不会给人发现。”
永久寄生虫
猪肉绦虫是一种寄生虫,会令人患上囊尾幼虫病。在未发展国家中,这种寄生虫仍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猪肉没有煮熟,又沾上了这种虫的幼虫,人吃了这些肉就会生病。据墨西哥城的《至上报》报道,由于这种寄生虫“很难给验出来,所以可能会寄生在人体内达数年之久,而宿主却懵然不知”。这种病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疼、宿疾(例如癫痫)发作、视力受损等等。报道透露,为了对付这种寄生虫,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员正在努力,为猪制造疫苗。
中风的先兆
美国的《FDA消费者》报道说:“许多人连一种中风的症状都分辨不出来。只有一半左右的调查对象,说得出起码一种中风的症状;仅百分之68的人说得出一种导致中风的因素。”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中风是导致死亡及残障的主因。如果想把中风的伤害减至最低程度,最重要的,是中风先兆一出现,就马上求医。而中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虚弱、麻木,还有面部或四肢瘫痪,视力模糊或完全看不见东西,尤其是一只眼睛看不见东西,表达或理解别人的话有困难,无故晕眩,不能平衡。如果有不同的症状一起出现,就要格外留意。
把连锁信烧掉
自1992年起,日本名古屋每年都有一个佛教烧信仪式,以清除连锁信。当局在全市的邮局里设立了收集箱,让人把不要的信放进去,并请一间佛寺举行仪式,把信通通烧掉。《朝日晚报》的解释说,这个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相当迷信的收信人,他们既不敢不理这些信,也不敢把信丢掉”。他们怕什么呢?原来这些信不但表示,凡按信指示行事的人会有好运,还恐吓把连锁中止的人会倒大楣。例如有封信说,在东京有人因为把连锁中止,结果给人杀了。
象权
在印度许多地方,大象都是重要的“劳工”。《本周》杂志报道,在印度北方邦政府的薪酬制度里,大象的地位,跟成年健全的劳工没有两样。一头大象在约10岁开始工作,可为主人工作50年。退休后,不但可像其他公务员一样收到退休金,还有一名大象训练员兼管理员,会负责监护大象,确保它受到适当的照顾和喂饲。至于母象的工作福利,还包括一年在动物园里放产假,然后再返回工作岗位。它们的工作很重要,包括运送木材、把动物赶回畜栏、训练野象、在国家公园里巡逻、保护林地等等。
走向世界语言?
“在中亚一个很少人说英语的国家中,”有一名八岁大的男孩告诉他爸爸,说他想学英语。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爸,因为电脑说英语呀!”《亚洲新闻》所报道的这则故事,“显示了许多人相当关注资讯超级公路不易为人察觉的副作用,也就是英语,这种语言本来已朝着具支配性的世界语言的方向奔驰,现在网络的发展又把它推前了一步”。杂志还说:“这种发展,动机不是要世人相亲相爱,而只不过是现实罢了。如果我们通过网络,用电子信号传送什么意见或做生意,就得使用这种容易沟通的媒介。”那为什么要使用英语呢?这是因为“个人电脑是原产于美国,网际网路也是。今天有八成网上沟通的内容都是使用英语的”。有时,由于很难把其他语言的文字用英语式键盘输入电脑中,结果令使用这些语言的速度慢了下来。《亚洲新闻》说:“人要为此付出代价。因为语言学家估计,今天人们使用的6000种语言中,有一半在下个世纪末前,可能就在20年后就没人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