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12/22 26-27页
  • 鳄梨——既可口又有用!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鳄梨——既可口又有用!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种植鳄梨
  •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 购买与食用
  • 读者之声
    警醒!2000年
  • 花粉——自然界的生命粉末
    警醒!2007年
  • 热带奇果
    警醒!1974
  • 凤尾绿咬鹃——璀璨夺目的雀鸟
    警醒!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12/22 26-27页

鳄梨——既可口又有用!

《儆醒!》驻哥伦比亚通讯员报道

公元16世纪初的西班牙征服者从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它的大小和形状跟一个大梨子差不多,成熟后仍然呈绿色。果肉柔软,肉质跟黄油类似,而且带有坚果的味道。后来,人们把它叫做鳄梨(牛油果),这个名称源自阿兹特克语阿瓦卡特尔 一词。

1519年,马丁·费尔南德斯·德恩西索把鳄梨首次引进欧洲。西班牙人到南美洲考察的初期,恩西索在哥伦比亚一个现今称为圣玛尔塔的地方附近,发现到这种水果。在以往勘探的日子,除了鳄梨以外,欧洲人也首次品尝到各种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食物,包括巧克力、玉米和马铃薯。

诚然,上述的都不是什么真正新奇的食物。长久以来,西半球温带地区的居民就一直品尝到这些食物了。在当地某些部族当中,鳄梨很受欢迎,因此人们都用鳄梨作为一种结婚贺礼,又或用来馈赠访客,以示欢迎。

种植鳄梨

现今有许多气候温和的地区都种植鳄梨。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以色列、肯尼亚、新西兰、南北美洲和菲律宾。大约有二十种热带水果在世界市场上占重要地位,鳄梨是其中之一。

鳄梨树分布在南北美洲的热带地区,品种繁多。有些鳄梨的大小跟鸡蛋差不多;也有些鳄梨重达两公斤,大小跟一个中型瓜类似。鳄梨的色泽从绿色至暗紫色不等,有些鳄梨的果皮粗糙而脆,另一些果皮则又薄又平滑。然而,人也可以在果园里种植出外形、质量一致的鳄梨来。

鳄梨树开花的时候,树上满布成千上万淡黄的花儿。可是,树上每五千朵花儿就只有一朵才会结出果实来。这些花儿有一个异乎寻常的特色:每一朵花不但有雄蕊(产生花粉的部分),同时也有雌蕊(有子房的部分)。然而,鳄梨花却不能自传花粉,因为鳄梨树有一种奇妙的机制,能够使雄蕊和雌蕊的活跃时间不相同。

因此,有些鳄梨树会在早上阳光出现时开花,花儿得以接受花粉,到了中午,花儿就合上。黄昏时分,这些花儿再次绽放起来,这回却产生花粉。附近的其他鳄梨树的周期则刚好相反。假如一棵鳄梨树正产生花粉,与此同时,附近正好有一棵鳄梨树可以接受花粉,那么,传粉作用才会出现。在传播花粉方面,蜜蜂或其他昆虫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阳光、热力、昆虫、风力、位置等微妙地协调起来,就能使鳄梨树结出果实来。

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鳄梨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烟硷酸、钾和维生素C。据称这种水果含有至少11种维生素和14种矿物质。在中美洲若干地区,人只要吃一个鳄梨和一些玉米粉圆饼,就可算是一顿营养均衡的饭食了。鳄梨也含有丰富的脂肪,其中的油分跟橄榄油类似,同样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鳄梨油也可以用来制造肥皂和化装品。

鳄梨树的每一部分差不多都有用处。树的木材可以用作燃料。在南美洲,人们用鳄梨的核(即种子)来为衣着做记号,因为它可以在布上留下持久的痕迹。在菲律宾某些地区,人们用鳄梨叶泡茶。据称鳄梨树皮能够制成皮革。

购买与食用

假如你到市场购买鳄梨,不要凭果皮的色泽来判断果子是否成熟,因为不同品种的鳄梨,果皮的色泽也不同。你可以轻按果子。假如果子稍为柔软,这表示果子已经成熟了。鳄梨应当存放在温暖、空气流通的地方。你如果想使果子快些儿成熟,不妨用报纸把果子包裹起来。即使你已把鳄梨切开,你也可以把它放在冰箱里。你只要在果子的切面上洒上柠檬汁,就可以防止果肉变色。

许多人都喜欢把鳄梨与柑橘果或西红柿同吃。假如加上一些辛辣的调料,吃起来就更美味。此外,鳄梨跟虾、蟹和龙虾的鲜美滋味也很协调。还有,鳄梨也可以用来调制不同款式的色拉。有些人把鳄梨跟其他水果一起榨汁,味道可口。

鳄梨也可以跟香料或其他成分一同捣成糊状,制成美味可口的酱料,涂在饼干上吃。当然,还有远近驰名的鳄梨酱,成分包括鳄梨、西红柿、洋葱、青椒和香料。鳄梨也可以加在其他煮好的食物上,作为主菜的一部分。可是,你应当在上菜前才加上鳄梨,以免水果受热,坏了味道。

也许鳄梨早已是你常吃的食物。然而,在世上许多地方,人们也许认为鳄梨是一种新奇罕见的水果。假如你从没有尝过鳄梨,有机会的话就不妨品尝一下。你会发觉这种用途广泛的水果的确美味可口!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