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
朗读经文时突出要点
无论是私下还是在讲台上,你向别人谈论上帝的旨意,都应该以圣经为重心。这通常牵涉到读出圣经的经文,所以你读经文要读得好。
通过流露感情来强调 读经文时要富于感情。例如,你读出诗篇37:11的时候,你的声音该表明你热切期望经文所应许的和平实现。如果你读出启示录21:4,经文既然谈到不再有痛苦和死亡,你的语调就该反映出你多么向往经文所说的纾解。要是你读出启示录18:2,4,5,呼吁人离开恶贯满盈的“大巴比伦”,你的声音就该显示出情势紧急。当然,你流露的感情应该真挚而非出于造作。你该流露多少的感情,全看你所用的经文和引用经文的方式。
强调关键的字眼 要是你只想评论经文的某部分,朗读经文的时候,就该突出那个部分。举例说,如果你打算分析马太福音6:33的“先追求王国”是什么意思,读出经文的时候,就不会强调“他的正义”或“这一切别的东西”。
你在传道工作聚会里发表演讲,打算读出马太福音28:19,你该强调哪些字眼呢?如果你打算鼓励听众建立圣经研究,就要强调“使……人做我的门徒”这句话。要是你打算谈论基督徒有责任向外国的移民传讲圣经真理,或鼓励传道员到需求大的地区传道,就可能要强调“所有国族的人”了。
我们引用经文,往往是为了回答问题,或者就某个争论运用经文作为我们的论据。如果经文的每个思想你都强调,听的人可能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读出这节经文。在你看来论点虽然很明显,对方却可能看不出来。
举个例:你读出诗篇83:18,其中提到上帝的名字,如果你只顾强调“至高者”,住户就可能没有留意到上帝有个名字这件事,所以你该强调“耶和华”。但如果你引用这节经文去谈论耶和华的至高统治权,就该强调“至高者”。同样,当你引用雅各书2:24去说明信心和行动相辅相成时,如果强调“称义”而不是“行动”,别人就可能看不出经文怎样支持你的论点了。
另一个例子是罗马书15:7-13。这段经文是使徒保罗写给一群会众的信的一部分。这群会众的成员,有的是外邦人,有的是犹太人。在这段经文里,使徒保罗要证明基督来到世上执行职务,不仅造福受了割礼的犹太人,也造福列国的人,好“叫列国的人因上帝的慈悲而把荣耀归于上帝”。保罗引述四段经文,使听众留意列国的人也有机会得救。你会怎样朗读这些经文,好强调保罗所提出的论点呢?假如你把需要强调的字眼划下来,应该划下第9节的“列国”,第10节的“列国”,第11节的“万国”和“万民”,第12节的“列国”。读出罗马书15:7-13的时候,要强调划下的字眼。这样,保罗的论据就会显得更加清晰、更容易明白了。
强调的方法 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强调发挥某个论点的关键字眼。你所用的方法应该配合经文和演讲的场合。以下是一些提议:
语调变化 语调的变化可使句子里的关键字眼更加突出。你可以用音量的转变,例如强弱来达到强调的效果。不少语言能用声调的变化来达到强调的效果,汉语却不能,因为一个汉字如果换了另一个声调,意思可能完全改变。遇到主要的字眼,放慢速度来读能起强调的作用。有些外国语言没有语调的变化,因此也不能用这个方法来突出适当的字眼。说这些语言的人按照这些语言的习惯去强调字眼,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运用停顿 读出经文的主要字眼之前、之后或前后,都可以停顿。读出一个主要字眼之前停顿,能使听众特别留意接着的话;之后停顿,能加深听众的印象。不过,如果停顿太多,就什么也不能突出了。
复述要点 为了强调某个要点,有时你可以在朗读中途停下来,再读一次主要的字眼。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经文读完后,才复述主要的字眼。
手势表情 读出某个字眼时,如果有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去配合,听起来就会更富于感情。
语气适中 读某个字眼的时候加重语气,可以改变字眼的意思,并起强调作用。但采用这个方法时要小心,用讽刺的语气时,尤其要运用判断力。
别人读出的经文 如果经文是由住户读出来,对方可能强调得不对,或没有强调任何字眼。那么,你该怎样做呢?一般来说,你最好首先说明经文的意思,然后才向对方指出经文的关键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