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宗教是犯罪吗?
紧守纯真的崇拜方式是一件可嘉的事。使徒保罗曾劝提摩太说:‘你从小所学习的,……要存在心里。’——提摩太后书3:14,15。
但保罗的意思是否要提摩太谨守父母的宗教,不论他们的宗教是什么呢?这是不合理的,既然保罗自己在此之前若干年便曾改变过宗教,因为他发现‘他祖先的传统’与圣经的教训不符。(加拉太书1:14-17)保罗知道提摩太的背景;他知道提摩太自幼便熟悉“圣经。”(提摩太后书3:15;1:5)他已认识了真理之道,因此他应该将其“存在心里”而不偏离左右。
无论你多么诚心相信你已经认识真理,你有试过将你教会的道理与圣经作一比较,看看两者是否一致吗?你的宗教与提摩太的一样吗?与保罗的一样吗?与耶稣的一样吗?若在作过一番忠实的查考之后,你发现你所信的宗教并没有谨守耶稣基督所倡导的真正基督教,那又如何呢?你若是个明理的人,你岂不会改弦易辙吗?事实上,你若确知你目前所信的宗教不是上帝所悦纳的,但是你却没有毅然弃暗投明,这岂不是犯罪吗?圣经告诉我们:“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书4:17。
许多诚恳的人均已作这样一项忠实的查考,然后毅然改变自己的宗教。你若将他们的经验与你自己在你的宗教中所见比较一下,这可能帮助你对自己的崇拜方式作一项忠实的评估。我们忠诚地希望你会如此行。
不谨守公义的原则
卡维特城一位六十三岁的老人写道:“当我是天主教徒时,我觉得可以为所欲为,百无禁忌。虽然我妻子和我未经正式结婚就同居了,教会却从没有查问这件事,也没有劝我们正式结婚。事实上教区的教士还派我作圣物监护者;我担任此职达十年之久。直到我开始与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我才意识到我们在上帝的眼中是不洁的,因此我们须要正式结婚。我也发现我的俗世工作也与圣经不符。直到我们正式结了婚及我改变了俗世的职业之后我才获准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并在1970年受了浸。”你觉得你可以为所欲为吗?抑或你的宗教坚持你必须谨守圣经的原则呢?——希伯来书13:4;哥林多前书6:9,10。
卡鲁根城的一个男子说:“我曾属于‘黑念珠’社,但这非但对我的灵性毫无造就,反而使我时常酗酒吸烟和光顾舞院。当我是天主教徒时,我手里从未拿过一本圣经,也从未听见教士提及过天主的名字。直到后来我的叔父,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和我研读圣经我才知道真正的基督教是什么意思,并且戒除了各种恶习而得享内心的安宁。”你教会里的教友鼓励你培养怎样的习惯呢?——以弗所书4:20-24。
道理并非根据圣经
以前隶属于菲律宾独立教会的一个男子说,他年青时“见到家人在万圣节时以蜡烛和食物供奉在家里的祭坛上,并告诉他食物后来冷却乃是因为死者的灵魂摸过这些食物。多年来这个见解使我深感不安,直到耶和华见证人从圣经的创世记2:7和民数记向我指出‘魂’便是人本身,而且死者是毫无知觉的。因此并不会回来骚扰人。”
达维奥城的一个年青女子曾在天主教学校受教育,她觉得三位一体的道理颇难接受。她从学校里的天主教教师所得的答复并不能令她满意,但她后来从耶和华见证人获得圣经的简明答案却使她大感惊讶;圣经根本不支持三位一体的道理。(马可福音12:29,30;约翰福音14:28)她失望地说:“教会的领袖应该传讲和跟从真理。既然他们鼓吹错误的道理而隐瞒真理,我遂决定自己研究圣经。”你有自己研究圣经以看看你的教会领袖有没有倡导圣经所含的真理吗?
教会中的阶级歧视
一个自幼是天主教徒的男子指出在教会里“有钱的教友大受重视,穷人则少人理睬。”碧瑶城的一个天主教学生说:“在我们当中根本没有友爱、和平、平等和团结。教士总是大受尊敬而被人称为‘神父。’”基松城一个当地教会的教友也在他的教会里见到同样的情形:“在教友和教士,牧师和听众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可是耶稣说:“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23:8,9)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见到这种平等和友爱呢?以上提及的各人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找到这种情形。“他们彼此平等相待”其中一位说,“他们都是基督徒弟兄姊妹,在全世界都一样。”另一位说。在参加完耶和华见证人在1969年十月于马尼拉举行的国际大会之后,上述的碧瑶城学生说:“我终于找到我所寻求的友爱、和平、平等和团结了。”
缺乏真正的爱心
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柏西城有一个衷心想事奉上帝的女子曾试图在她的教会找寻基督教的这个特征。但是她说:“我的努力完全徒然,因为在教会分子当中根本没有爱心可言。他们在步出教堂时争先恐后,以致时常发生争吵不和。”四方福音会的一个主日学教师因为教会牧师间的争吵不和而愤然辞职。西尼格鲁省的一对年青夫妇说:“他们看来窥伺着你想找你的错处而非给你帮助。”你有在你的教会里留意到这种情形吗?
这些和其他许多的人均留意到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弥漫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马尼拉的一个妇人说:“在过去两年耶和华见证人经常到我家里探访我,但许多年来我是个天主教徒,教士却从未到我家里探视过我。”在初次参加完见证人的聚会之后,另一个人评论说:“许多人上前与我打招呼,我差不多被介绍于与每个人认识。这和天主教会多么不同!在教堂里根本没有人会理睬你。”另一个则说:“我第一次参加聚会时与许多人握手,并受到热烈的欢迎。后来我病了,监督亲自到医院探视我,弟兄们亦自告奋勇照料我。”一个妇人曾参加他们在1969年十月举行的“地上的和平”国际大会,她感觉很惊奇,会场虽然十分挤拥,“却没有人推挤别人,反之人人都彼此谦让及快乐地互相打招呼。”——约翰一书4:7-11,20。
有益的改变
这些人在改变宗教之后有任何遗憾吗?刚相反!请听听仅是其中几个的感想:
“我以前是家里的主子,我丈夫只是居于次位。在研读了圣经几个星期之后,我丈夫留意到我和以前不同了。我处理各事的方式均有改善,现在我们家里首次享有真正的和平。”——以弗所书5:22,23,33。
“我和妻子无法相处而同意分居。当我遇见耶和华见证人时,我正打算与另一个女子结婚。在获悉上帝怎样将婚姻视为神圣之后,我与妻子重修旧好;现在我们两人均觉得很庆幸我们学会跟从正确的原则。”
“我的密友因为难题而自杀,我亦因此濒于精神崩溃。我再三祷告均未带来舒解。直至我与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之后我才对自己和上帝恢复信心。我的神经紧张逐渐消减。我在一生中首次觉得生存有个目的。”
这些人绝没有因为改变宗教而感觉良心不安,反之,由于上帝的道的真理作用在他们生活上,他们得以摆脱恐惧、沮丧和恶习的束缚。
并非孤立的事例
在过去十八个月,菲律宾一共有9,908人以浸礼象征他们在生活上作了这项改变,以上提及的各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意味到每月有550人受浸!。1969年十月廿四日当耶和华见证人的“地上的和平”国际大会在马尼拉举行时,仅在一天之内便有一千八百三十五人受浸!他们只是普世一大群纷纷脱离教会的人的一部分而已。这一大群人脱离教会之后不是成为无神主义者而是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在过去两年普世各地一共有超过二十五万人作了这项改变。
我们若记得在一个人获准受浸之前他已完成了一项规定的圣经研究课程(通常至少延续六个月),并已在生活作了确定的改变以符合上帝的公义律法,我们无疑会对上述的数字更感惊奇。
可是并非至此为止。在这盈千累万的人当中,每一个均对父母、亲属和邻人表现真挚的爱,自愿帮助后者也以正确的方式事奉上帝。他们可能有一天会上门探访你。既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宗教看得多么认真,你听从他们的劝告与他们一同研读圣经岂不是明智之举吗?你若这样行,你便会看出真正的基督教今日正在欣欣向荣,不但在菲律宾,同时也在普世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