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1 12/15 761-763页
  • 希克索人在埃及历史中所担任的角色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希克索人在埃及历史中所担任的角色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相似资料
  • 西克索人
    洞悉圣经(下册)
  • 埃及,埃及人
    洞悉圣经(上册)
  • 圣经与埃及历史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 引人入胜的约瑟夫斯古事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守》71 12/15 761-763页

希克索人在埃及历史中所担任的角色

古今历史家所犯的一个通病,是只写及他们认为对他们的写作目的具有重要性或属必需的资料。这些记载时常受到历史家个人的偏见和观点所歪曲。他们常以完全虚构的事实去荣耀自己的国家。这是使人难于对古代发生的事件获得正确认识的因素之一。所以这应该使我们记得在试图通过现代历史家所提出的古代历史去了解圣经历史时要非常小心才行。

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般人所谓的“希克索时期”。希克索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曾征服埃及的外来民族。关于圣经创世记的记载,许多学者认定约瑟下埃及及后来他的父亲与其家眷下埃及是在希克索人统治的时候。他们的主要论据是由一个外族统治者将非埃及人约瑟擢升到国中的第二位比由一个本土的埃及统治者作这种提拔较有可能。(创世记41:40)但引起问题的是,这些学者的见解与圣经的记载协调一致吗?

如果约瑟在埃及受外族统治时被提升到高位,按理说来法老的朝廷自然会任用许多外族官员。但是圣经并没有提出关于这件事的证据。反之我们读到一位内臣波提乏是埃及人(创世记39:1),同时约瑟四周都是埃及人,他们的各种偏见均大受尊重。(创世记43:32)所以将约瑟的记载纳入外族统治的时期中其实并没有确实根据。故此我们必须查考其他史册以决定希克索人在埃及历史中担任什么角色。

“希克索”这个名称来自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西弗斯。约西弗斯声称他那名为《亚偏安之战》的作品有一部分逐字引录埃及历史家梅尼孚(公元前第三世纪)的记载。如果约西佛斯的话是可信的,这项记载便直接将希克索人与以色列人连贯起来。

虽然约西弗斯承认希克索人与以色列人的关系,他却不同意这项记载中的许多细节。他宁愿将“希克索”译为“被俘的游牧者”而非“游牧国王”。据约西弗斯说,梅尼孚提及希克索人不用一战便征服埃及,其后他们摧毁各地的城市和庙宇。据云在许多年后,埃及人起来与他们长期苦战。最后一支四十八万人的埃及军将希克索人围困于他们的首邑亚华利斯。后来很奇怪地,双方竟取得协议,埃及人容许希克索人携同家眷财物安然离开埃及,然后,他们去犹大建造耶路撒冷。——《亚偏安之战》,第一册段。

约西弗斯提及梅尼孚所作的另一项记载,但约西弗斯认为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他说在游牧民族离去之后,约有八万个麻风患者和病人被准许在亚华利斯定居。后来这些人叛变,召回“游牧者”(希克索人?),毁灭各城各村及亵渎埃及的诸神。最后他们战败而被逐出国外。——《亚偏安战》,第一册,26,28段。

现代历史家认为约西弗斯将希克索人与以色列人连接起来的引录是不正确的。但是它们均支持“希克索”曾征服埃及的见解。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从古代埃及史册中找不到任何资料去填补或许是“第十三至十七王朝”的记载。为了这缘故,学者们假定在“第十三、十四王朝”发生权利崩溃。他们根据拉杂得来的资料,埃及的民间传说和许多臆测认为埃及在“第十五、十六王朝”受希克索人所统治。

关于他们的“征战”,有些考古学家将希克索人描述为“以轻快的战车横扫巴勒斯坦和埃及的……北方游牧部落。”有些考古学者则称之为“爬行征服”,意即移居的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进行缓慢的渗透逐步控制国家或发起突然的政变而夺得政权。考古学家爪克达鹤斯在他的最新著作(《昔日世界》,1963年,444页)中说:“没有人再认为希克索人统治者……代表一个胜利的亚洲游牧部落的侵略了。这个名称看来意思是高地的统治者,他们是为了贸易及其他和平目的在埃及居住已久的闪族的流浪部落。”可是这种见解很难解释这些“流浪部落”怎样可以控制埃及,特别是在这段时期之前的“第十二王朝”据云将国家带到权力的巅峰。

以上的资料表明不但古代的埃及历史,同时在它现代的解释者中间均存有相当的混乱。所以关于“希克索时期”的确实性,我们无法获得任何具体的结论。

约西弗斯所引证的梅尼孚的记载可能只是一些篡改过的埃及传说。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埃及的历史记载像近东许多国家的一样与僧侣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文士是在僧侣教导之下受训的。因此埃及的宣传家若没有试图加插一些虚构的记载去解释埃及诸神何以不能阻止耶和华降灾于埃及及其百姓身上,那就太不寻常了。在历史上甚至在近代的历史里,均含有许多明目张胆的误传例子。受欺压的人曾被描述为压迫者,无辜的牺牲者则被描述为危险凶残的侵略者。——出埃及记12:12,29-32;14:15-31。

所以如果约西弗斯将梅尼孚的记载(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千多年写的)保存得相当正确,也许这份记载代表埃及人世代相传曲解以色列人在他们国中寄居的真相的歪曲传说。若是如此,则希克索人便是以色列人,虽然他们的真相被历史家歪曲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