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7 7/15 3-4页
  • 借着社会工作‘宣扬福音’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借着社会工作‘宣扬福音’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历史悠久的作法
  • 社工传道——对人有什么影响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 现今学校情况如何?
    警醒!1995年
  • 学校正逐渐替代父母吗?
    警醒!1989年
  • 传教士——他们该是怎样的人?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守》87 7/15 3-4页

借着社会工作‘宣扬福音’

国栋是来自香港的一名年轻佛教徒,曾受过大学教育。少英则是台湾的一名母亲,曾为病入膏肓的儿子寻得亟需的治疗。这两件看来毫不相干的事情有什么类似之处呢?

对国栋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之下,接受大学教育是个非分之想。但通过他所隶属的教会,大学的大门却为他打开了。照样,少英的儿子所亟需的复杂医疗程序唯独在她当地的教会医院里才可以获得。借着教会的关系,她的难题同样获得解决。

国栋与少英的故事绝非罕见。在发展中的国家里,成千上万的人受到教会主办的学校、医院、孤儿院和其他社会机构所吸引。借着这些机构,他们获得大量的物质利益。在这项过程中,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加入了教会,从而使教友的数目大增。

历史悠久的作法

当然,教会开办学校及医院并非新事。事实上,从教会把传教士派往一些所谓敌对的异教地区传道的早期日子开始,教会一直把学校和医院视为开发新地区及赢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和友谊的最有效方法。

例如,《十九个世纪的传教团体》(1899年)一书描述印度在第19世纪早期的情况说:“传教士不仅热心从事宣扬福音的工作,在教育、医疗和家庭工作方面也十分努力,并且获得显著的成功。”结果如何呢?“每个传教区都有自己的日校、工业学校和寄宿学校、中学或大学。在差不多每个事例上,同时也设有一间神学院。”

该书进一步评论“海外传教事业”在医疗方面所担任的角色说:“医生总是受人欢迎的。肉体上的痛苦获得舒解不但激发病人对医生的信心,而且也时常导致他们对医生所传讲的宗教产生信心。医疗的结果时常使整个乡村的居民放弃偶像崇拜而接受基督教的道理。”

印度的情形怎样,远东、南美洲和非洲其他国家的情形也一样。借着社工宣扬福音的主张流行一时。欧洲和美洲的海外传教社,不论属于天主教抑或基督新教,均纷纷派出工人到这些地区去。他们设立传教区,同时也设立学校、医院和其他机构。在吸引当地居民方面,这些方法大部分证明相当成功,因此不久这类社会工作便成为各教会赞助的海外传教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过去多年来,教会主办的这些机构在当地社区里已发展至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教会主办的学校及大学时常最负盛名而是莘莘学子争相进入的高等学府。以一般而言,教会主办的医院设备最好,也最现代化。在许多地区里,棘手的社会难题令政府大伤脑筋。因此,教会主办的这类机构大受欢迎,甚至受到推崇。

毫无疑问,这种计划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对当地社区造益良多。教会主办的学校和大学实际上向成千上万的学生提供了他们也许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得的教育。教会设立的医院和卫生服务则为僻远、落后地区的无数居民带来舒解。例如,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与杜里莎修女的慈善工作便享誉国际。他们两人都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问:社会福音真的已达到目的吗?它有使许多从慈善工作得益的人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吗?它有给予人真正的信心和希望吗?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问:耶稣吩咐门徒‘把福音传遍天下’时,他真的要他们以这种方式执行任务吗?——马太福音24:1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