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恒——基督徒团结友爱的象征?
“伯利恒……是无尽之爱的明证,是谦抑方面的教训。”——《伯利恒》一书的作者佩特罗齐(Maria Teresa Petrozzi)。
伯利恒对你含有类似的意义吗?既然世上有数以亿计诚心诚意、爱好和平的人崇敬伯利恒,特别在圣诞节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你也许会有同感。他们记得“和平的君”耶稣基督在这个中东小城出生。多个世纪以来,朝圣者拥到这里来,游览基督教国最神圣的地方之一,有些人也许甚至加以崇敬。该处有“降世圣穴”,是传统所说的耶稣基督出生地点。洞穴位于宏大而具有历史性的综合建筑物之内。这座建筑物称为降世圣堂。——以赛亚书9:6;马太福音2:1。
可是,事实上这些传统圣地有成为代表基督徒的团结、友爱、谦抑的焦点吗?你从以下的资料得到什么结论呢?
天主教作家佩特罗齐在《伯利恒》一书中评论道:“自16世纪以降,[伯利恒]一直饱受血腥的猛烈斗争所蹂躏,因为拉丁派[罗马天主教徒]和希腊派[希腊正教信徒]都争夺降世圣堂的控制权。”这些不断爆发的‘血腥斗争’目的集中在控制降世圣穴里的银星,而圣穴则位于降世圣堂的地底。据称这颗星标明基督出生的实际地点。汉密尔顿(R. W. Hamilton)在《伯利恒的降世圣堂》一书中报道说:“法国和俄国曾因各项争论导致克里米亚战争。众所周知,其中两个问题和以下的事情有关:两者均声称拥有大教堂和教堂地下室[降世圣穴]主要门户的钥匙;1847年,收藏在降世圣堂祭坛的云石板下附有拉丁铭文的银星离奇失窃。”
鉴于多个世纪以来各教派不断为了争夺对这些地方所操的控制权而冲突,“各教派的权利如今受到仔细的规定。例如,圣穴里的53盏灯,方济各会获准控制19盏,降世圣堂的祭坛则属希腊派所有,拉丁派不能在该处举行礼拜。”——《以色列历史圣地》。
如果政治气候容许,每个基督教国的宗教团体都会在圣诞节举行自己的圣诞弥撒,并且在伯利恒巡行。12月24和25日,拉丁派会有游行,并在圣凯瑟琳教堂里举行子夜弥撒。在圣凯瑟琳教堂旁边就是降世圣堂,如今由希腊正教会和亚美尼亚正教会共享。1月6日,希腊正教会、叙利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分别举行自己的圣诞弥撒。1月18日,亚美尼亚正教会举行弥撒,然后在1月19日游行。
以上所述的资料显示伯利恒的传统圣地是“无尽之爱的明证,是谦抑方面的教训”吗?这些圣地反映出耶稣诞生环境的真相吗?例如,耶稣在什么时候出生?他真的在今日的降世圣穴里出生吗?你或其他任何人应该尊崇耶稣的出生地点吗?
[第3页的图片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