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世界秩序
“我们要去的地方、所要创建的新世界,并没有任何地图指示我们。世界回顾过去九十年来充满了战争、冲突和猜疑,让我们也同时展望未来——一个新世纪,一个和平、自由和繁荣的新千禧年。”
美国总统乔治·布殊于1990年1月1日的演词中发表了上述一段话。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则在一项类似的演说中建议,列国应当在1990年代通力合作以消除“世界的恐惧和不信任、不必要的武器、落伍的政治理念和军事主义,以及人与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种种人为藩篱。”日本的《每日新闻》于1990年1月3日作出以上报道。
显然,当时人人都满怀希望。过了一年之后,情况仍不相上下。1991年1月29日,布殊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及波斯湾战役,说:“这不仅是一个小国[科威特]的利害关系而已,反之,事情关乎新世界秩序的远大理想——彼此迥异的列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努力达成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平、安全、自由和法治。”
绝非一帆风顺
人类在寻求新世界秩序方面的确困难重重。各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无疑从中作梗。1991年1月28日,《时代》周刊论及当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业已爆发的冲突说:“随着炮弹急射,导弹猛发,新世界秩序的希望复化为我们所熟识的动荡不安。”该刊补充说:“我们绝不应当妄以为大吹大擂的新世界秩序已部署就绪,甚或近在眼前了。”
国际间的通力合作从未实现过,这种情形无疑妨碍了人在建立一个新世界秩序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世界与我》(1991年1月份)所发表的一项报告说,学者们分析“超级强国新厘定的外交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新世界秩序可能造成的冲击”。上述刊物的编辑在结论中说:“历史表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分野即使在形势最佳的时候也间不容发。国际间的合作——尤其是列强之间的合作——对于从冷战成功地转入新世界秩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环境方面的难题也妨碍了许多人所预见的新世界秩序实现。莱斯特·R·布朗在《1991年世界动态》(世情观察研究所的报告书)中说:“没有人能够肯确地说出新秩序是什么模样。但我们若要为下一代创建美好的前途,就需要作出极大的努力去扭转地球所遭受的环境破坏。这将会是未来数十年支配世界事务的方针。”该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在数以百计的城市里已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在数十个国家中已达到伤害农作物的水平”。该报告进一步说:“随着地上人口与日俱增,动植物的种类却日益减少。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正逐渐减少地上生物的多元化。气温日渐升高以及臭氧层的损耗都足以加添地球的损失。”
有鉴于此,人类在寻求新世界秩序方面显然障碍重重。事情有成功的希望吗?人能够说新世界近了吗?若然,这件事会怎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