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13 12/15 27-31页
  • 走出丧偶的悲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走出丧偶的悲痛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痛苦似乎没有尽头
  •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 复活的希望给人安慰
  • 继续怀着希望
  • 丧偶的人——他们有什么需要?你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 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7年(研读版)
  • 别人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痛失亲者
  • ‘最后的仇敌’将被征服!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守》13 12/15 27-31页

走出丧偶的悲痛

圣经说得很明确:做丈夫的该“爱妻子,好像爱自己”,做妻子的也该“深深尊敬丈夫”。夫妻俩要“成为一体”。(以弗所书5:33;创世记2:23,24)随着时间过去,两人越来越相依相爱。恩爱夫妻的关系好比连理枝,密不可分。

夫妻水乳交融,心心相连,爱侣一旦过世,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就被迫中断。失去配偶的人往往感到悲痛、寂寞,有时还感到愤怒或内疚。丹妮拉a跟丈夫一起生活了58年,其间见过不少人失去配偶。老伴去世后,丹妮拉说:“我以前不完全理解丧失爱侣的感受,直到丈夫去世后,才体会到个中的悲痛。”

痛苦似乎没有尽头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失去爱侣所产生的压力是最难承受的。不少丧偶的人都有同感。米莉的丈夫已去世多年。谈到寡居的感受,她说:“我总是觉得缺了什么。”她丧偶多年后,心里仍然感到很失落。

苏珊以前觉得很难理解,一个人怎么会因为失去丈夫,伤心好几年。她结婚38年后,丈夫去世了。事隔二十多年,苏珊说:“我每天都会想他。”她是那么想念丈夫,常常想着想着就流下泪来。

圣经的记载表明,丧偶之痛萦绕心底,苦不堪言。撒拉去世后,亚伯拉罕为她“哀号痛哭”。(创世记23:1,2)尽管亚伯拉罕深信上帝能使死去的人复活,也不禁为痛失至爱悲伤万分。(希伯来书11:17-19)爱妻拉结去世后,雅各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多年后,他向儿子们谈及拉结时,仍然十分伤感。(创世记44:27;48:7)

从圣经的这些例子我们学到什么呢?丧偶的悲痛往往会延续很多年。人丧偶后,不免会流泪哀伤。我们不该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倒该体恤他们。丧偶的人可能需要我们的同情和不断的支持。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人丧偶后,不只是回复单身而已。寡居生活跟婚前的独身生活完全是两回事。夫妻俩相处多年,妻子忧郁沮丧时,丈夫通常知道该怎样安慰她,逗她开心。丈夫一旦去世,妻子就失去了感情的支柱。同样,妻子跟丈夫一起生活多年,知道怎样使丈夫无后顾之忧,令他感到幸福。妻子的温柔体贴,对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要是妻子离世,丈夫必然感到空虚、失落。因此,丧失配偶的人往往会很彷徨,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怎么过。什么圣经原则能使他们的心情平复下来,内心重拾安宁呢?

上帝会帮助你应付每一天的伤痛

耶稣说:“总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然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已经够一天担当了。”(马太福音6:34)他的话主要是劝人不要为衣食忧虑,但也适用于经历丧偶之痛的人。查尔斯丧妻后几个月,说:“我仍然很想念莫妮克,情绪波动很大,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随着时间过去,思念之苦最终 会纾缓的。”

查尔斯需要让时间过去,慢慢纾缓自己的痛苦。他怎么忍耐呢?他说:“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我学会一天只担当一天的难处。”查尔斯并没有过于哀伤,不能自拔。虽然他还是感到痛苦,却不至于意志消沉。如果你失去了配偶,要慢慢来,每天尽力应付一天的难处就行了。因为新的一天来临,说不定会有什么福分和安慰等着你!

耶和华原本的旨意并不是要人活一段日子就死去。死亡其实是“魔鬼的作为”。(约翰一书3:8;罗马书6:23)撒但利用死亡奴役怕死的人,使人感到绝望。(希伯来书2:14,15)要是人灰心沮丧,认为就算在上帝的新世界里也不会快乐和满足,撒但就最高兴了。因此,人为失去配偶伤心欲绝,是亚当犯罪导致的结果,也是撒但的奸计。(罗马书5:12)无论撒但对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死亡这武器有多厉害,耶和华都能完全消除。很多人已摆脱撒但的奴役,不再害怕死亡,当中包括不少丧偶的人,他们的情况也许跟你类似。

对复活的人来说,新世界的生活自然会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有很大的改变。想想看,父母辈、祖父母辈和其他祖先复活后,会跟他们的子子孙孙一起逐渐恢复完美的身心,老年的种种毛病已经消除了。到时,年轻一辈会怎样看他们的祖先呢?会不会跟今天大不相同呢?你相信这种改变会令人类大家庭越来越美好吗?

关于复活的人,你可能想到许多问题。例如,不止一次丧偶的人,他们会怎样呢?撒都该派曾经提出类似的问题,说有个妇人丧夫后再婚,就这样嫁了七次。(路加福音20:27-33)复活的时候,这个妇人和七个前夫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并不知道,也无须猜测答案,目前没有必要为这些问题烦恼。我们只需要信赖上帝。能够肯定的是,将来耶和华所做的全都尽善尽美,令人向往,而不会叫人担忧。

复活的希望给人安慰

死去的亲人会复活,这是圣经一个明确的教义。圣经里复活的记载充分表明,终有一天,“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耶稣]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在场迎接亲者复活的人想必会十分高兴。那么,复活的人呢?我们无法想象他们会多么快乐。

去世的人陆陆续续地复活,大地处处洋溢着空前的欢乐。死而复生的人数不胜数。(马可福音5:39-42;启示录20:13)所有痛失亲者的人,不妨细想这个将要发生的奇迹,从中得着安慰。

当死者再次活过来时,人还有理由感到难过吗?圣经说:没有。以赛亚书25:8说耶和华“必永远吞灭死亡”,就连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悲伤也被除掉了,因为预言接着说:“至高主宰耶和华要擦去所有人脸上的眼泪”。如果你现在因爱侣离世而哀伤,日后对方复活时,你必定会化悲为喜。

上帝将要在新世界成就的事,目前人还不能完全了解。耶和华说:“正如天比地高,我的道路也比你们的道路高超,我的思想也比你们的思想高明。”(以赛亚书55:9)耶稣应许,死去的人会复活。我们对他的话有信心,就表明自己像亚伯拉罕一样信赖耶和华。重要的是,基督徒现在就努力遵行上帝的旨意,表明自己“配承受未来的制度”,可以跟复活的人在一起。(路加福音20:35)

继续怀着希望

与其为未来担忧,不如加强信心,继续怀着希望。从人的观点来看,前途一片暗淡。但耶和华承诺,我们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虽然我们不清楚耶和华会怎样满足我们的需要和愿望,却无须怀疑,耶和华必然能做到。使徒保罗说:“人看得见所盼望的事,就不用盼望了。谁还盼望已经看见的事呢?我们如果盼望自己看不见的事,就会忍耐等候。”(罗马书8:24,25)你盼望上帝的应许实现,坚定不移,就有力量忍耐下去。你忍耐等候,就必定会看见耶和华的伟大应许一一实现,到时他必“把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他会满足“众生的愿望”。(诗篇37:4;145:16;路加福音21:19)

要相信耶和华的应许,相信未来一定会充满喜乐

使徒们知道耶稣快要牺牲生命时都十分沮丧。耶稣安慰他们说:“你们心里不要难过。要对上帝有信心,也要对我有信心。”他告诉使徒们:“我不会撇下你们,叫你们像痛失亲人一样。我将要到你们这里来。”(约翰福音14:1-4,18,27)耶稣的话给不同时代的受膏门徒带来希望,使他们能忍耐到底。痛失至爱的人也不该绝望。耶和华和他的爱子绝不会撇下你,你一定能从悲痛中走出来!

a 本文的人名是化名。

抚慰丧偶的人

基督徒丧失配偶后,很多人会去探望他,安慰他,希望能帮上忙。丧偶的人想必感激亲友的关心和帮助。但他的伤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抚平的,他需要别人长时间给予安慰和扶持。圣经说:“真朋友时刻显出爱心,像兄弟为共患难而生。”(箴言17:17)

我们可以跟丧偶的人说些什么呢?圣经的劝告是:“你们人人都要思想一致,体恤别人,怀有弟兄之情、怜恤之心”。(彼得前书3:8)人失去配偶后,可能长时间心情很差。出于好意,我们可能会问一声:“你觉得怎样?”“你还好吗?”但这样做也许适得其反。丧偶的人可能心想:“你根本不了解我的痛?”“现在,我怎么可能会好?”以诚恳的态度说些积极的话,对方或许会觉得舒服些。我们可以说:“看到你真好!”“你来参加聚会,给我很大的鼓励。”

我们可以请丧偶的人吃顿便饭,或一起散散步。马科斯丧妻后,朋友的来访大大抚慰了他。他们谈了些什么?马科斯说:“他们很少提起我的事,总是说鼓励的话。”一个叫妮娜的寡妇说:“我的好友总能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有时候,她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我身边陪着我。”

如果丧偶的人想谈自己的感觉,我们不但要留心也要耐心地听。千万不要好奇地问这问那,也不要妄下判断。不用建议丧偶的人该怎样宣泄心中的悲痛,该伤心多久。如果丧偶的人表示想一个人静一静,可别介意,不妨另找时间去探望他。要继续表现爱心。(约翰福音13:34,35)

你常常在想未来会怎样吗?

基督徒很自然都想知道耶和华会怎样实现他的应许。上帝承诺要赐亚伯拉罕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常常想这件事什么时候会实现。耶和华劝他耐心等待。由于信赖上帝,他终于得了一个儿子。(创世记15:2-5;希伯来书6:10-15)

雅各误以为约瑟死了,哀哭不止。多年后,雅各还是感到悲伤,很想念爱儿。但耶和华赐给雅各一个意想不到的福分:雅各不仅跟约瑟团聚,还得以看到约瑟的儿子。雅各说:“我没想到还能跟你见面,可是现在上帝连你的子孙也让我看见了。”(创世记37:33-35;48:11)

从以上两件事,我们学到什么呢?第一,要相信全能的上帝,什么都不能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旨意。第二,只要我们所求的符合耶和华的旨意,并且行事跟祷告一致,耶和华现在就会帮助我们,将来也会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和愿望。保罗说:“上帝能在我们身上施展力量,成就一切,远远超过我们一切所求所想的。愿他借着会众,又借着基督耶稣,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得荣耀。阿们。”(以弗所书3:20,21)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