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指导我,我怎能……?”
1 埃塞俄比亚宦官正阅读上帝的话语,传福音者腓力问他是否明白自己所读到的,宦官答道:“老实说,没有人指导我,我怎能[明白]呢?”腓力欣然向他讲解有关耶稣的好消息,结果宦官随即受浸。(徒8:26-38)腓力努力执行基督交托的任务,使所有国族的人成为基督的门徒,给他们施浸,教导他们。——太28:19,20。
2 我们也必须像腓力一样,执行使人成为基督门徒的任务。然而,我们的圣经学生很少像这个埃塞俄比亚宦官一样,在灵性上进步得这么迅速。这个宦官归信了犹太教,对经书相当熟悉,而且也有一颗敏于受教的心。他还须做的事就只有:接受耶稣是应许的弥赛亚。我们的圣经学生要是对圣经比较陌生,加上曾受到谬误的宗教道理所误导,或要应付许多个人难题,那么,要帮助他们进步就殊不容易了。我们可以怎样做,引导圣经学生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呢?
3 辨识圣经学生的灵性需要:1998年8月的《王国传道月报》副刊提及,我们可以用多少时间与别人研读《要求》和《知识》。副刊提出这个指示:“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环境和能力去决定研读的速度。……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清楚明白所读的资料,而不是尽快把书读完。学生需要对上帝的话语有确切的认识,才能在新信仰上扎根立稳。”因此,我们不该为求在六个月内跟学生读完《知识》,就匆匆讨论其中的内容。我们也许需要付出比六个月长得多的时间,才能帮助他们进至受浸的地步。你每星期跟学生研读,要拨出所需的时间,无论多少,去帮助学生,以求确保对方明白和接受自己从上帝话语所学到的真理。有时候,我们也许要用两三个星期,才能跟学生讨论完《知识》一章的内容。这样,我们就有充分的时间读出书中没有引录出来的参考经文,并加以解释清楚。——罗12:2。
4 然而,学生如果读完《知识》后,对真理的了解仍然不够完整,或还没有充分受到推动去采取立场拥护真理,献身给上帝,那又怎样呢?(林前14:20)你还可以做些什么事,去引导他行走生命之道呢?——太7:14。
5 满足圣经学生的灵性需要:如果圣经学生显然在灵性上有进步,尽管比较缓慢,而且也很赏识自己所学到的真理,那么,即使他已读完《要求》和《知识》,我们也可以用另一本书跟他继续讨论圣经。然而,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必要再读另一本书的。如果学生看来需要继续接受帮助,我们可以跟他研读《和平》、《敬拜》或《话语》。假如会众没有这些书,大部分传道员自己都存有这些书,可以跟学生研读。目前总社只有《话语》供应。无论怎样,传道员应当首先跟学生研读《要求》和《知识》。即使学生还没有读完第二本书,就已经受浸,只要传道员跟学生继续讨论,他就应当填报这个圣经研究、回访次数和时间。
6 这是不是说,人如果只读完一本书就在最近受了浸,现在应当重新接受帮助去研读第二本书呢?不一定。然而,他们也许已停止传道,或在真理上没有什么进步,他们也许觉得自己需要接受个人帮助,以求在生活上进一步实践真理。圣经老师应当首先跟服务监督商量,然后才跟一个受了浸的传道员恢复研读。可是,如果你知道有些人以往曾研读《知识》,却从没有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你可以主动问他们是否喜欢恢复研读圣经。
7 我们对每个圣经学生表现个人关注,密切留意他们的需要,无疑是基督徒爱心的明证。我们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对上帝的话语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自己对圣经的确切认识,采取立场拥护真理,然后以水浸礼象征自己献身给耶和华。——诗40:8;弗3:17-19。
8 你还记得埃塞俄比亚宦官受浸后有什么事发生吗?他成为耶稣基督的新门徒,“就欢欢喜喜地继续上路”。(徒8:39,40)愿我们和那些凭着我们的帮助行走真理之道的人,都努力事奉耶和华上帝,寻得满心的喜乐,从今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