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忠告保护人不致受害
不少人曾写过许多书籍和文章,提出对付犯罪的最佳方法。其中有些切合实际的建议颇具真正价值,虽然目前仍未有绝对安全或保护方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束手无策。鉴于今日犯罪浪潮的高涨,我们必须谋求明哲保身之道。
为了取得一些十分切合实际的建议,让我们转向一位曾受上帝祝福,获得“极大的智慧聪明”的人,不错,他的智慧超过当时的“任何聪明人”,他的智慧使他能写出“箴言三千句”。(列王纪上4:29,31,32)你也许意识到这个人就是所罗门王。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凡蒂斯很适切地描述箴言是“把深长的阅历发为短句”。对人类及其难题具有深长阅历毋过于人类创造主本身,他赐给所罗门以所需的智慧写成“短句”,我们可从圣经中的箴言和传道书中读到。所罗门的忠告其实是来自上帝的,因此是最佳的忠告。我们看看怎样加以应用以期使自己获得保障。
预见危险
“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3。
这项重要原则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预见可能有危险发生,在祸事来临之前先行躲避。换句话说,就是要采取预防措施。这是最佳的保护方法。例证吗?有很多。
例如在离家之前要关闭门窗。在若干地方,甚至要终日闭门才是明智之举。你的住宅若是连接汽车间,不要忽略从住宅通到汽车间的门户。据说有些屋主人由于过时上班,忘记关上汽车间的门,以致陌生人很易从汽车间进入住宅。
对住宅用得着的办法对汽车也用得着。车门要关锁。若干国家规定,下车时不锁上车门是犯法的,这个规定很有理。甚至在行车当中,你也许发现锁上车门是明智的;否则在交通灯前等候时可能有不受欢迎的人进入车内。你若必须在晚间把车泊在路上,就要选择灯光最亮的地方泊车。
窃贼喜欢在静中和暗中行事,他们会乘你不在家时前来光顾。响亮的防盗铃(在住宅或车中)或狂吠的狗会使他们望而却步。你若要离家一段较长的时期,不要让报纸或信件堆在前院或信箱里,使人知道屋内无人。你可以请求报童待你回家再送或安排朋友按时前来收拾。
让电灯亮着看来像是有人在家。当然,天天日夜都亮着灯在窃匪看来便与不亮灯无异。倘若离家较久,最好是购买自动开关设备,在特定时间开关电灯、电视或收音机。
宝贵的东西要藏在安全地方,使窃匪不易察觉。较好的方法是分藏在几处地方,即使一部分被偷,也不致全部失去。先见之明是有利的。
避免过度信任人
“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箴言14:15。
我们若能信任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那固然是好的,在世上有若干地方仍然可以这样行。但在其他地方,包括许多大城市,我们必须承认那是罪恶渊薮。在这些地方,留意提防可疑人物或环境也许是明智的。
例如,即使有人提出合法的理由上门探访,除非他们出示正式身份证,邀请陌生人入屋是不智的。事实上,既然有些地方甚至开门也可能有危险,那末,你居住的地方若处于这种情况,你也许要设备门上窥孔或门炼以应环境需要。
切不可把门匙藏在门席之下或其他人所共知的收藏地方。你能信任你将门匙给予的人,但是你能信任那找到门匙的人吗?在你的锁匙圈上附着姓名地址也是不智的。
在街上,尤其是在夜间,有人向你行近时提高警觉是明智的途径。对方的动机看来也许忠实,但也可能在行得够近时向你下手。预先防范胜于成为箍颈党的牺牲者。尽量不单独外出也是一种保障。两人比一人较不容易受袭击。传道书4:12说:“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
在公众地方要留意你的仪容。你所穿的服装是重要的。服装可以刺激别人采取你所不欢迎的行动。
同时,参加公众集会要提高警觉。离座洗手或购买饮品时把贵重物品留在座位是不智的。在成群忠实的人中只要有一个不忠实的外人混入便会使你后悔疏忽大意。
切勿企图“炫耀财富”。男人拿出大叠纸币和女人戴着许多珠宝可能招惹麻烦。《时代杂志》有一篇文章评论说“大概由于流行的绑架和暴力事件都是直接向意大利的富豪下手,那里的豪华和炫耀的生活方式已不再出现。”其中引述一位富人的话说:“如今在意大利最好是自知有钱而假装成贫穷。”
审慎择交
“强暴人诱惑邻舍,领他走不善之道。”——箴言16:29。
暴力好像传染病;可以彼此相传。人若出言不慎,那末在同事、朋友和亲戚之间甚至无关重要的争辩也能立刻演变成暴力斗争。例如,据说美国的凶杀案有四分之一以上因家庭琐事,家人争吵而起。出席豪饮的宴会或参加抗议运动、示威游行等情绪激动的场合,暴力的危险也倍增。避开容易动武的人物或环境是多么明智的事!
我们应该关怀自己的行动,但不必过度关怀别人的行为不检。我们若在公众地方观察到别人的粗暴无礼,最好运用自制力去保持缄默以免惹祸上身。箴言26:17解释:“过路被事激动,管理不干己的争竞,好像人揪住狗耳。”在这种场合,不当的言论或“鄙夷”的眼色也很易惹起别人的暴力。
那末一个人若非自己惹事而是在无意中牵涉在一场争闹之内时,他应该怎样行呢?
走为上着
“在争吵爆发之先,要离开现场。”——箴言17:14,《新世》。
不要插口争论去在火上加油。箴言26:20告诉我们“火缺了柴,就必熄灭。”争论延长多久视乎你留在现场多久而定。离开那里以避免惹起暴力并不是怯懦而是明哲保身。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的榜样证明了此说的正确。——参看路加福音4:28-30;使徒行传9:23-25;14:5,6。
倘若对方出手拦住你离去又怎样呢?这时便要心平气和地说话。记着,“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言15:1)这样行需要自制,但会有很好的结局。据知有些妇女曾以冷静态度对袭击者解释自己在道德方面谨守圣经立场,而不致受到强奸。
当然,有时无法离去,平静的说话也没有人听得进去。那末又怎样呢?这就要视乎对方想要什么而定。他想要财物或金钱吗?给他好了。物质可以补充,但健康和生命却不能。切勿为了纯粹是物质的东西去冒生命危险。具有智慧和适当的领悟力就能了解到物质东西和生命比较起来是次要的,正如箴言3:14说,“得智慧胜过得银子。”
可是,袭击者若是想要你的贞操或你的性命,情形就不同了,你采取任何手段去自卫都有圣经支持。德国北部一份报章为文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怎样行。它劝告妇女们在遇到色狼时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加以抵抗”,“同时大声呼救。”(参看申命记22:23,24)据说在无法力敌时要使用机智应付或“大声祷告以分散恶人的注意力。”这是明智的忠告,因为它是合乎圣经的。这样行也和智慧的君王所作的另一建议有关。
信靠耶和华
“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箴言20:22。
这句话并不等于废除自卫行动,而是向我们表明在实行自卫时需要运用悟性和保持平衡。
基本地说,犯罪可分为两类:直接侵犯人的财产,如偷盗和勒索,或者直接侵犯人身,如殴打、强奸和凶杀等。既然生命远比财产宝贵,那末在抵挡犯罪的事上,我们在保卫人身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应比保卫财产来得广泛。
德国一份报章报道说,“[在法国]依靠本身自卫多于依靠警方保护的趋势正日益增加。”文中提及一个提倡自卫的团体所有成员都信服:“武装起来,先发制人”这句话。在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趋势。一份新闻杂志报道“在西德政府登记的左轮、手枪、猎枪和步枪已有2,500,000枝,但非法藏械可能十倍于此数。”该文继续声称,武器的容易得到往往使“犯罪者和守法公民都使用得更加容易和更加残暴。”
有人也许认为在家里藏有枪械是无害的,它们只是‘提防万一’,希望备而不用。可是,在事实上,确保真的不用武器的唯一方法是不去置备武器。人们许多时在恐惧和紧张的压力下使用武器以致后悔莫及。例如巴黎南部一个汽油站主人在半夜听到可疑的声音。他下楼察看,突然见到一条人影,以为是盗匪,于是向之开枪。他多么伤心地发现自己射杀的竟是他的八岁大的儿子,原来孩子夜半起来是要喝水!
杀人流血虽然出于无意,仍是一件严重的事。当然,还有不少其他武器,例如气枪,它也能抵抗袭击者。甚至此类不是用来伤人或杀人的“无害”武器,有时也能引发对方的更大暴力,因此推荐使用这些武器应该经过仔细衡量。
那些所谓武术,例如柔道和空手道,也是日益受人欢迎的防身之术。武术是训练人以身手去打伤或打死对方,事实上使用起来等于武器。它们的异教背境和军事用途也使人怀疑它们是否适合基督徒去尝试。你能想象使徒约翰以空手道自卫或耶稣基督以拳术打退敌人吗?(1975年十二月八日刊的《儆醒!》(英文)第28页对这项题材有详细的讨论)。
你用多少力量和使用什么方法去保卫你自己和你所爱的人乃是你根据经过训练的良心去作出决定的私事。可是,在作出决策时把几个问题来自问一下是有益的:我的争斗是为了保卫生命抑或仅是保卫财产?我的动机是为了自保和保护亲人抑或是以恶报恶?我有想过此举对别人,包括作恶的人,的影响吗?我是否想把他殴至重伤或甚至杀了他?我有关念到他是环境的牺牲者,值得怜悯而非值得定罪吗?这人若有适当的训练、关怀和爱护,便会乐于培养潜在的优良品德和悔改恶行吗?若有机会,我会乐意帮助他这样行吗?
简言之,基督徒虽非绝对反对自卫,但应该极力避免造成需要自卫的场合。他们意识到借着运用健全的思考力、预见危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谨慎言行、避免过度信任人、唯独完全信靠耶和华,便会行走智慧的途径。这种较佳的自卫方式胜于使用武器或武术。
传道书9:18一语道尽:
“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
宇宙至高者耶和华上帝甚至对最小的罪行也清楚知道,他有能力做一个完全正确的犯罪统计作为清算恶人的根据。他真的会这样行吗?今日激增的犯罪和暴力浪潮会无限期地增加下去,抑或上帝会为人类带来所需的舒解?若要获得答案,请阅本刊第30页“犯罪和暴力能永远消除吗?”一文。
[第9页的图片]
学习空手道或持有枪械可以防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