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经常吸收圣经的真理!守望台1982年 | 5月15日
-
-
我们明白及应用圣经原则的书刊之助,我们能够应付内心的这个仇敌。可是,像使徒保罗一样,我们必须克制自己的身体,使其受我们所指挥。——箴言3:32;耶利米书17:9;哥林多前书9:27。
研读的时间又如何?
基督徒的生活充满了活动。我们要阅读圣经,每周有一本新杂志要阅读,需要为聚会及参加聚会作准备,以及参加使乐意听的人成为基督门徒的伟大工作。此外,我们在照顾自己和家人方面每天也有各种属于俗事性质的义务。每个人最好均问问自己:我花多少时间阅读俗世的定期刊物、报章和杂志呢?我花多少时间看电视或听流行音乐?诚然,这些是消遣和娱乐,而许多人把为基督徒聚会作准备及阅读基督徒的书刊视为‘辛苦的工作’。但我们是否必须将这样的准备和阅读视作苦事呢?诗篇的执笔者说:“我喜爱你的话,好像人得了许多掳物。”(诗篇119:162)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我们的生活途径是否真正标明我们自己是属灵的人而非属肉体的人。——哥林多前书2:14-16。
这一切使我们想起耶稣的话,他说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马太福音5:3,《新世》)地上各种低于人的动物——虫鱼鸟兽等——并没有属灵的需要。但是人却有。由于人忽略了这些需要,以致今日世界陷于如此可悲的情况。物质主义的哲学和理念使人愈来愈远离上帝。他们的身体需要——性和享乐,或权力欲,变成了他们生活上最重要的事。但是我们若真正认识自己灵性的需要,就会经常吸收圣经的真理,拨出时间如此行和对之深怀体会。这会带来什么奖赏呢?我们会获得帮助跟从一条敬虔的途径。这对“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摩太前书4:8。
-
-
读者来函守望台1982年 | 5月15日
-
-
读者来函
● 马太福音26:74的记载是否意味到使徒彼得在压力之下使用亵渎的言语?
不。这节经文描述彼得在耶稣被人逮捕之后有人指出他是耶稣的门徒时所生的反应。关于彼得所作的第三次否认,我们读到:“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耶稣]!’”——马太福音26:74。
在若干种语言中,“发咒”和“起誓”可以指亵渎的言语。但是当彼得“发咒起誓”时,他并非像许多人在发怒时所为一般使用污秽或亵渎的言语。
在圣经里,在原本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发咒”意味到让灾难临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之上。这并非亵渎的言语,而且甚至可能与发怒无关。(创世记3:14,15;4:11,12)为了要证明一句话的真确性,一个人可以为之而发咒。凭此他声明,‘我所说的若不是真话,愿我受咒诅;愿灾祸临到我身上。’类似地,人可以对一件事“起誓”,借此表明这件事是真的,不然便愿灾祸临到他身上。
因此彼得当时并非使用亵渎的言语,反之他仅是由于恐惧而试图说服四周的人他所作的否认是真实的。当然,他的话并非属实,后来他必须为此而忏悔。(路加福音22:61,62)可是,圣经却清楚表明基督徒应当避免一切亵渎的话,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以弗所书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