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世界——宽容抑或冷漠?
有些人认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宽容的时代——在世上大多数地方,为了宗教信念而杀害人或拷问人已是无法想象的事。可是,这种宽容态度究竟根深蒂固到什么程度?大吹大擂的宽容时代可能仅是冷漠时代的变相吗?
争取宗教宽容
事实上,宗教的宽容是在相当近期才获得的,甚至在西欧文明国家之内亦然。据《韦氏新国际辞典第三版》所载,英文的“宽容”(tolerance)一词起源于法文。罗兰第(André Lalande)所著的法文《哲学用语辞典》说:“[法文]宽容一词乃是十六世纪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结果的产品。天主教终于宽容基督新教,反之亦然。”
在法国,宗教战争在1598年以南次诏令来结束,这项诏令由法王亨利四世在法律上给予基督新教徒以有限的自由。但宗教自由在法国仍未确立。在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废除这项诏令,于是侯根诺特派教徒又面临另一世纪的迫害;他们被判入狱、送往船上劳役或干脆被人杀掉。只有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宗教自由才在法国获得法律保障。
在德国,天主教诸侯和路德派诸侯之间的战争在1555年以奥格斯堡和平条约结束。和议规定各诸侯有权向自己的臣民灌输宗教。但异议者却没有宗教自由。欧洲的天主教徒与基督新教徒之间的三十年战争结束于1648年,威斯科利亚和平条约准许喀尔文派享有宗教自由。可是直至1781年,德国的宽容诏令才准许所有非天主教徒获得崇拜的自由,甚至这项自由也是有限的。
在英国也是一样,争取宗教宽容曾是一场长时期的激烈斗争。天主教徒、英国国教徒和清教徒在次第掌握权力时轮流彼此迫害。1689年,英国政府在基督新教的英王威廉三世治下颁布宽容诏令,但禁止任何人发表反对三位一体的言论,并规定非英国国教徒不许担任公职。及至十八世纪英国议院才通过各项法例,逐渐准许非英国教会的成员获得宗教自由。可是天主教徒、犹太人和非英国国教徒仍被夺去多项公民权。直至1820年代,大多数禁例才被废除。到了1880年——距今只有一世纪——非英国国教徒才获准按照自己的信仰为死者举行葬礼。
教会联合运动——宽容抑或冷漠?
由此可见,今日所谓的宽容在历史上绝非根深蒂固。那末,今日流行的宽容态度是什么促成的呢?衷诚地承认别人的权利抑或仅是宗教上的冷漠?
罗马天主教会的见解是属于后者。《天主教百科全书》坦率地论及这件事说:“宽容的概念是只在信心失去时才有的。”同一著作也说:“教会看来矛盾得出奇,她一方面自称宽容和主张自由,但对于其他宗教依然保持不宽容的态度。”
试举个例说明,在1965年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结束时,罗马天主教会在历史上首次承认宗教自由的需要。但仔细阅读过保禄六世对这样的自由所发表的公报之后,你可以看出他所关心的是天主教会在若干国家中自由受到威胁一事过于非天主教的其他宗教的自由。教皇目前坚要保持崇拜玛利亚和教士独身的主张,由此表明他心目中的教会联合运动是要使基督新教徒重投罗马教会的怀抱。
至于今日以基督新教和正教为主干的世界教会联合运动,《新英国百科全书》说:“二十世纪的教会联合运动曾经企图借着澄清非神学上的种种因素而对克服教会分裂有所贡献。”(楷书本刊自排。)换言之,教会联合运动谋求使各教会在所有事上团结一致,唯独属灵的事是例外。它所处理的是社会和政治问题。世界教会联会据报曾资助各国的“解放运动”。但不久之前,救世军退出世界教会联会,指控该组织受“政治而非福音”所引导,并且在经济上支援游击队的活动。因此教会联合运动在教义上的宽容显然是在教义上的冷漠迹象。另一方面,它干预政治无疑不会有助于它与某些政府保持友好关系。
无需不容异己的坚强信念
在麦克凌托和史特朗所编的《圣经、神学和教会文学百科全书》中我们读到:“基督的教会在纯真状态时对不容异己全无所知,因此决不会犯迫害之罪。”(楷书该刊自排)该《百科全书》引述十八世纪的英国基督新教徒,父母属于法国侯根诺特派的约翰·佐丁(John Jortin)的话说:“迫害在那里开始,基督教就在那里完结。”《百科全书》继续说:“在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宗教以及教士们获得财富和荣誉之后,罪大恶极的迫害遂获得强大势力,使福音的宗教受到其恶毒影响。”
不错,唯独在变节背教发生之后,“基督徒”才变成不容异己的迫害者。使徒保罗早已预言到变节背教的发生,他写道:“时候快要到了,人必容不下纯正的道理……而且转耳不听真理,反倒趋向无稽之谈[神话,《新世》]。”(提摩太后书4:3,4,《新译》)基督教国各教会的教条含有许多人为的神话,而变节的基督徒就是为了这些神话而迫害别人。例如,“一神具有三位神格”的神话曾在公元第四世纪的所谓基督徒当中引起暴力冲突和迫害。在随后的多个世纪,反对三位一体的人继续受到迫害。
可是,真正的基督徒却不是迫害者。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坚强的宗教信念,也不是说他们不反抗谬误。使徒保罗阐明真正基督徒的立场说:“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它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10:4,5。
耶和华见证人同样地以圣经真理为独一的兵器去攻破人为宗教神话的坚固营垒。但他们绝不使用高压手段,也不动手迫害那些对他们表示异议的人。虽然他们本身曾经受过宗教和政治势力的残忍迫害,他们却遵从保罗的劝告:“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耶和华]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7-19。
然而,有些人辩称,耶和华见证人其实是不容异己的,因为他们将犯过者和不肯附和他们宗教信念的人从小组中开除。可是,此举所根据的并不是某些人为标准或私人偏见。反之,上帝吩咐基督徒将犯过者开除。(哥林多前书5:9-13)但耶和华见证人并没有在任何方面中伤、毁谤或迫害被逐的人。见证人仅是遵循圣经的命令,停止与这类的人交往而已。这样行可以保持基督徒小组的洁净和面目。这样的行动与各教会无情地追捕和迫害异议者有天渊之别!
宗教‘自食其果’
使徒保罗有一次写道:“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这句话正好应用在多个世纪以来实行不容异己政策的许多宗教组织之上。
在圣经的最后一本书中,伪宗教被描述为一个与“地上君王行淫”的淫妇。(启示录17:1,2;18:9)这是指宗教把自己卖给政治而非服从耶稣的命令“不属世界。”(约翰福音17:16)圣经预言反宗教的政治势力将会厌倦宗教的干预而与之反目。耶和华上帝会通过各国去‘判断[处决,《新世》]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他的]仆人血的罪。”——启示录19:2;17:16,17。
随着反宗教的行动出人意外地爆发,不容异己会发展到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程度。甚至真正的基督徒也难逃反上帝社会的愤怒;这个反上帝社会是伪宗教的毁灭所引进的。但是攻击上帝的忠心百姓会惹起上帝的干预。他无法容忍那些攻击他地上百姓的“君王”、“将军”和“壮士”!——启示录19:17-21;17:14。
所有像山羊般的不容异己的迫害者会“进入永远的剪除中。”至于基督手下绵羊般的门徒,包括许多曾经在不容异己者手中受过迫害的门徒在内,基督会说:“来吧!你们这些蒙我父祝福的人,承受那从世界定基以来为你们预备的王国。”(马太福音25:31-46,《新世》)真正基督徒长久以来的祈求将会获得实现,那便是:“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9,10。
当以宗教为对象的不容异己达到高潮时,你会采取什么立场呢?你无法保持冷漠。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9:22,23解释:“倘若上帝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不错,上帝对罪恶的‘容忍’是有其良好目的的:这让秉性公义的人有时间采取立场拥护公义。可是,上帝容忍的时间是有限的。(使徒行传17:30,31)一切证据表明他的容忍的期限已行将结束了。因此圣经鼓励你在尚未太迟之前从速脱离伪宗教!——启示录18:4,5。
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帮助你脱离伪宗教。多个世纪以来,伪宗教一直不容异己。请即与见证人研究圣经。他们能够帮助你从其中发现一个奇妙的希望——在一个地上乐园里永远生活,届时不容异己、迫害同胞的事将会永远成为过去。
[第21页的图片]
耶和华见证人以圣经真理而非以暴力去对抗谬误
[第22页的图片]
在启示录一书中被象征为淫妇的俗世宗教将不会为世上各国所宽容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马书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