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8 5/8 2-5页
  • 施与的较大快乐——你经历过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施与的较大快乐——你经历过吗?
  • 警醒!198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并非新习俗
  • 送礼“寄意”
  • 礼物,赏赐
    洞悉圣经(上册)
  • 馈赠礼物——是理所当然的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体贴入微的送礼
    警醒!1971
  • 你具有慷慨施与的精神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8年
《警》88 5/8 2-5页

施与的较大快乐——你经历过吗?

宴会厅的灯光昏暗下来。音乐的声音减弱了。舞者停步。这时聚光灯的一线光芒正射向一批包装华丽的盒子,盒子作金字塔式的堆叠。其中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包装有粉红或粉蓝,有银色或金色。上面配着彩带和蝴蝶结。心情兴奋的新娘小心翼翼地把盒子逐个解开,害羞的新郎静默地从旁协助。

展开的礼物之中有厨房用的面包烘炉和搅拌机;餐厅用的全套桌布与餐巾。还有各式各样的毛巾、洗碟布,终生足用的床单与枕袋。时钟多到可以摆设住宅的每个房间,所有烹饪书的菜谱可以满足每个老饕的口味有余。

礼物打开时,新婚夫妇禁不住兴奋地发出惊讶之声及表示衷心的感激。他们经历到接受的快乐,送礼者则深知施与的喜乐。

在婚礼、周年纪念、圣诞节、生日和许多其他庆典当中,期望有人送礼已成为仪式的一部分。可是,由于在许多国家中,送礼被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时常令送礼者难于应付,以致施与的喜乐亦大打折扣。可是,有些馈赠是出于自动的,这种馈赠时常出乎受者意料之外。礼物不论大小,均能使接受者感到愉快,使施与者感到最大快乐。

无可否认,较富有的人有能力作较巨量的施与。例如,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业家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本可以成为美国第一位亿万富豪。然而,他在18年内捐出了百分之90的财产。有一次秘书提醒卡内基他个人的资财行将散尽了,他愉快地答道,“我很高兴听到这句话,再接再厉吧。”在同一时代,世界首富之一的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在一生中曾捐出7亿5000万美元。据说歌星皮礼士利(Elvis Presley)“曾把十多辆卡地拉名贵汽车送给人,”而且十分乐意这样行。

并非新习俗

送礼这件事几乎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从远古以来,它在世人的生活上担任一个重要角色。亚伯拉罕的老仆见到证据表明利百加是耶和华为以撒所选的妻子之后,就把金器、银器送给利百加,又“将宝物送给[她]哥哥和母亲。”(创世记24:13-22,50-53)约伯苦尽甘来之后,他的兄弟姊妹和先前所认识的人都来见他——“每人也送他一块银子和一个金环。”——约伯记42:10,11。

圣经没有题名的示巴女王前往耶路撒冷谒见所罗门王;她深受上帝赐给王的智慧所感动,便声称王的臣仆得以在他面前聆听他的智慧之言确是有福的。示巴女王也将120他连得金子(价值5000万美元左右)以及许多宝石与贵重香料送给所罗门王。她的小国竟然送出如此巨量的礼物,也许已倾尽了一国的财富,但她无疑享有施与的喜乐。所罗门同时也经历到施与的喜乐,因为他所还赠的礼物显然超过她所送的。——历代志下9:12。

早期基督徒常为了弟兄们有需要而作出馈赠或捐助。使徒保罗在信中提及马其顿人和亚该亚人,他们虽然贫穷,却对犹大地的弟兄们作出超乎自己能力范围的捐助。保罗说:“这……是他们乐意的。”——罗马书15:26,27。

送礼“寄意”

今日,赠送礼物显然仍是人用来巩固爱情和友情的基本方法之一,借此使人知道送礼者的关注。

夫妇之间也彼此赠送礼物以表达爱意——也许仅是赠送一盒糖果或一束花球。儿女也送礼给父母。有什么慈爱的父母不时常送礼给儿女呢?此外,送礼也可以用来安慰伤心的人,说声“愿你快点痊愈,”鼓励沮丧的人,对别人的仁慈慷慨表示感激或仅是说句,“谢谢给我一段欢乐的时光。”

我们也赠送礼物给穷人或素未谋面的灾祸受害者,这样行可能并不会收到他们所表示的谢意。送一篮水果给病人,送一些盆栽植物给不能出外的人,送一点珠宝饰物给密友——这一切都可说是物轻情重。这是出自喜乐之心的施与,时常是最受人赏识的。

在所有送礼的场合中,普世流行和煌然大观的毋过于圣诞节。圣诞节的送礼习俗由来已久。许多人对这个场合怕得要死,也有人热切期望它来临。这可能意味到经济打击和大有所获之间的区别。即使朋友之间互相交换礼物,这种习俗可能使朋友更加亲密,也可能使之疏远。圣诞节送礼的矛盾之处将在下一篇文章加以讨论。

[第2页的图片]

玩具可能很有趣,但你自己却是给儿女的最佳礼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