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寻求最佳指引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一

      寻求最佳指引

      理由做父母的,第一次把新生的小宝宝抱在怀里,心情也许会很复杂。英国一个父亲布雷特说:“初为人父,我又惊又喜,一面感到责任重大,一面感到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去做个称职的爸爸。”在阿根廷,一个名叫莫妮卡的母亲说:“我担心照顾不好自己的小宝宝,就问自己:‘我能够把孩子带大,栽培她做个负责任的人吗?’”

      做父母的喜忧参半,你能够明白他们的感受吗?在人生各种事情当中,教养子女无疑是最辛苦的,但同时是最有价值的,是最容易让人沮丧,却又最能给人成就感的事之一。一个父亲说:“你只有一次机会好好养育你的孩子。”对于子女的健康和幸福,父母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有鉴于此,你也许很想找到可靠的指引,让自己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

      困难在教养子女的问题上,似乎人人都爱给父母建议。在过去的时代,初为人父母的可以跟从老一辈教孩子的方式,或是听从宗教的指引来养育子女。但如今在许多地方,家庭制度正分崩离析,宗教已失去影响力。结果,许多父母就向育儿专家寻求指引。有时候,这些专家本着健全的原则提出建议;但有时候,他们的意见却自相矛盾,而且很快就可能会过时了。

      对策耶和华上帝是人类的创造主,他最清楚父母要怎样教养子女,所以,我们应该向他寻求指引。(使徒行传17:26-28)他的话语圣经既包含明确的指引,也提供实际的例子作为参考,可以装备你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他应许说:“我的眼要看顾你,为要给你劝告。”(诗篇32:8)

      上帝提供什么指引,帮助父母悉心教养子女,好让子女幸福快乐地成长?

      [第3页的精选语句]

      “你要全心信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箴言3:5

  • 家中洋溢爱心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二

      家中洋溢爱心

      理由孩子缺乏关爱,就无法茁壮成长。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古在20世纪50年代写道:“人在成长时期,是不能缺乏爱的。人需要感受到被人所爱,身心才能健康发展;孩子出生后的六年,尤其需要爱。”蒙塔古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得不到足够关爱,身心健康就会严重受损。”现代的研究员也赞同他所下的结论。

      困难在这个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世界里,就连家庭关系也变得紧张。(提摩太后书3:1-5)夫妇出现了婚姻难题,要是再加上因为养育子女,而在经济和感情上承受很大压力,他们的婚姻问题就可能会恶化起来。比如说,夫妇二人沟通本来就不好,如果在赏罚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就可能使夫妇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对策要经常安排时间让整家人共享天伦。夫妇也要安排时间二人独处,彼此作伴。(阿摩司书3:3)孩子上床睡觉后,夫妇就要善用时间增进感情,切勿看电视,错过了二人独处的好机会。要使婚姻生活保持浪漫,就得常常对配偶表达爱意。(箴言25:11;雅歌4:7-10)不要总是“指责”对方,倒要每天都找机会称赞配偶。(诗篇103:9,10;箴言31:28)

      要告诉孩子你很爱他们。耶和华上帝公开表达了他对儿子耶稣的深情厚爱,为父母立下了优良的榜样。(马太福音3:17;17:5)一个奥地利的父亲弗莱克说:“我发现孩子跟花儿颇有相似之处。有些幼弱的开花植物总是朝着太阳生长,为要得到光线照射,吸收温暖的阳光;孩子也一样,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希望父母向他们表明,他们都是家中宝贵的一分子。”

      不管你是独力,还是夫妇二人合力养育子女,只要你帮助家人学会爱上帝和彼此相爱,家庭生活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那么,关于如何行使父母的权威,上帝的话语有什么建议呢?

      [第4页的精选语句]

      “爱能完美地维系团结。”——歌罗西书3:14

  • 好好行使权威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三

      好好行使权威

      理由《父母亲》(英语)杂志说,研究显示“父母要爱护孩子,同时合理地使用权威,那就是说,给孩子划出明确的界限,给他们所需的支持。这么,孩子就能在多方面胜人一筹。跟那些受到太宽容或太严厉管教的孩子比起来,这些孩子通常学业优异,有较好的社交能力,有自信,也更快乐”。

      困难从婴孩时期到青春期,孩子都会挑战父母的权威。约翰·罗斯蒙德在他的书《父母是一家之主!》中这样说:“孩子很快看出,父母什么时候会退缩不行使权威,那就是父母容易妥协的时候。”又说:“至于‘家里由谁作主?’,父母如果不果断行使权威,孩子就会抢着作主了。”

      对策你不用担心行使父母的权威会使孩子跟你疏远,或会打击他们弱小的心灵。耶和华上帝是家庭的始创者,他没有让子女跟父母有同等的权力,可以在家中作主。刚相反,他授予父母领导权,并且吩咐做子女的:“要服从父母。”(以弗所书3:14,15;6:1-4)

      你们行使父母权威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专制横蛮呢?就是要效法耶和华。虽然耶和华有能力强迫我们这些凡人遵行他的旨意,但他没有这样做,相反,他激发我们的美好特质,在圣经里鼓励我们说:“但愿你留意我的诫命!这样,你的平安就多如河水。”(以赛亚书48:18)耶和华希望我们服从他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病态的畏惧。(约翰一书5:3)他对我们的要求是合理的,他知道我们如果按照他的道德标准生活,就必定会获益良多。(诗篇19:7-11)

      你怎样才能怀着自信、合理地行使父母的权威呢?首先,你要确信上帝要求父母行使权威。其次,你要确信按照上帝的正义标准生活,对你和你的子女才是最好的。(罗马书12:2)

      你该怎样行使父母的权威呢?

      [第5页的精选语句]

      “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箴言29:17,《和合本》

  • 家规明确力行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四

      家规明确力行

      理由佐治亚州大学的社会学家罗纳德·西蒙斯说:“父母把家规说得明明白白,同时坚定地管教孩子,无疑会更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不然的话,孩子就会变得自私、不快乐,只关心自我感觉,而且弄得身边的人也不开心。”上帝的话语说得很简单明确:“留意管教儿子的,才是爱他。”(箴言13:24)

      困难父母要给孩子定下合理的行为准则。另外,你还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并且持之以恒,才能贯彻执行这些准则。孩子似乎有天生的倾向,就是喜欢探测一下父母做事的底线。麦克和索尼娅育有两名女儿,他们一语道破了父母的难处:“孩子虽小,但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也有与生俱来的犯罪倾向。”虽然他们俩都很疼爱女儿,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孩子们又倔强又自私。”

      对策要效法耶和华对待以色列人的方式。他清楚申明以色列人必须遵守什么律法,借此表明他深爱自己的子民。(出埃及记20:2-17)同时,他把违反律法所招来的恶果罗列出来。(出埃及记22:1-9)

      因此,你要孩子在家中遵守的规矩,何不用白纸黑字写下来。有些父母建议家规不宜过多,大概五条就行了。单是几条精心筛选的家规,你执行起来会比较容易,孩子也较能牢记在心。要在这些家规旁边,写下违反了家规就要承担什么后果。要确保孩子所受的惩罚是合理的,也是你能够执行的。此外,也要不时温习家规,这样全家人(包括父母)就都清楚要遵守什么规矩了。

      如果孩子违反家规,就要迅速给予适当的处分;在施行管教的时候,务要心平气和,保持坚定,首尾一贯。要记住:如果你生气了,就要等到冷静下来,才施行管教。(箴言29:22)可是,不要拖延,迟迟不给孩子处罚,也不要让孩子讨价还价。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家规没什么大不了。圣经说得多么对:“由于恶行的刑罚不迅速执行,所以世人一心作恶。”(传道书8:11)

      你还可以怎样执行父母的权威,使孩子得益呢?

      [第6页的精选语句]

      “你们的话,是就该说‘是’,不是就该说‘不是’。”——马太福音5:37

  • 常规贯彻始终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五

      常规贯彻始终

      理由成年人在许多事上都要遵守常规。不管是工作,还是崇拜,甚至娱乐活动,通常都有一定的规矩。如果父母没有指导孩子好好安排时间,没有教他们按照编定的时间做事,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很吃亏。另外,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说:“研究显示,为孩子定下规矩和界限,是会使孩子感到安全的,这也帮助他们学会自制和自立。”

      困难今天,人的生活非常忙碌。许多父母工作时间很长,也许不能经常拨出时间和孩子共处。另外,孩子起初都不喜欢遵守常规。因此,父母必需有很大的决心和自我管束,才能建立一套家庭常规,并且贯彻到底。

      对策圣经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规规矩矩,按着安排去做”。(哥林多前书14:40)父母要将这个原则实践出来。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许多明智的父母都要孩子定时上床睡觉。但睡前的时间是亲子的温馨时光,父母要好好运用。家住希腊的塔蒂阿娜有两个女儿,她说:“孩子上床后,我会一边轻柔地抚摸她们,一边谈到她们上学后妈妈做了些什么。然后,我会问她们,愿不愿意说说当天做了什么事情。她们因为心情轻松,通常都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塔蒂阿娜的丈夫科斯塔斯会读故事给女儿听。他说:“当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她们总会讲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连心里话也不知不觉地讲了出来。如果你开门见山就问她们有什么心事,她们肯定是不会说的。”当然,随着年岁渐长,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可是,你要是保持睡前谈心这个常规,孩子就很可能会继续向你敞开心扉。

      此外,整家人要惯常每天至少一起吃一顿饭,这样做是明智的。为了养成这个习惯,父母也许需要灵活地安排进餐的时间。查尔斯有两个女儿,他说:“有时我很晚才下班回家,太太可能会先拿些小吃让孩子垫垫肚子。她总会让大家等着,直到我回来后,整家人就可以一起吃饭了。吃饭时,我们会说说一天做了什么事情,碰到什么难题,也会讨论一节经文。整家人边讲边笑,非常开心。保持这个常规,使我们家庭享有幸福快乐,可见这个常规多么重要,绝不能掉以轻心啊!”

      要好好掌握这个要诀,就不能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挤掉良好的家庭常规。要实践圣经的劝告:“看清哪些事更为重要”。(腓立比书1:10)

      父母还可以怎样改善跟子女的沟通呢?

      [第7页的精选语句]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按着安排去做。”——哥林多前书14:40

  • 体恤儿女感受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六

      体恤儿女感受

      理由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既渴望也需要父母了解他们的感受。可是,如果孩子向父母倾诉,父母总是训斥他们,那么,孩子就不大可能再向父母敞开心扉。更甚的是,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认为自己脑子笨,判断力差。

      困难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往往容易夸大其词。他们的话有时让父母感到不安。比如,在遇到挫折时,孩子可能会说:“我不想活了。”a父母听了,也许就立刻回应:“不要乱想!”这个时候,父母可能担心如果体恤孩子的负面情绪或消极观点,就等同纵容他们。

      对策做父母的,要听从圣经的劝告:“要敏于聆听,不急于说话,不急于动怒。”(雅各书1:19)上帝的许多忠仆也曾有过消极的情绪,然而,圣经记述了他们倾吐的苦情,表明耶和华体恤仆人的感受。(创世记27:46;诗篇73:12,13)举个例子,当约伯遭遇严峻的考验时,他曾说自己希望死去。(约伯记14:13)

      显然,约伯的思想必须受到纠正,他也要好好控制情绪。但是,耶和华不但没有斥责约伯思想消极,也没有阻止他倾吐苦情;相反,耶和华顾及约伯的尊严,耐心地听他倾吐肺腑,最后才仁爱地纠正了他。一个基督徒父亲这样说:“既然耶和华容许我通过祷告向他倾心吐意,那么,我当然也应该让孩子说出心底话,不论孩子想谈开心的事还是 消极的感觉。”

      如果下一次你很想对孩子说“你弄错了!你不是这样想的”,或想说“你不是真的这样想嘛”,就请留意耶稣的金规:“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加福音6:31)比方说,你某天上班,因自己失误而遇上挫折或受人斥责。于是,你去找一个好朋友诉苦,告诉他工作太困难,自己应付不来。这时,你希望朋友怎么说呢?说你弄错了,你不是真的这样想,又说问题全是因为你出了岔子而引起的?还是你希望他说:“你心里一定很难受,你熬过今天真不容易啊”?

      不管孩子也好,大人也好,如果能够感受到劝教者不但了解他们,也明白他们的难题,就更会乐意接受劝告。上帝的话语说:“明智人的心叫他的口洞悉事理,又使他的嘴更能劝服人。”(箴言16:23)

      如何确保孩子会认真听从你的劝告呢?

      [脚注]

      a 孩子要是说想自杀,你切勿掉以轻心。

      [第8页的精选语句]

      “未听先答,就是愚蠢羞辱。”——箴言18:13

  • 身教胜于言教
    警醒!2007年 | 8月
    • 要诀七

      身教胜于言教

      理由身教胜于言教,言教只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做,但身教就以行为来教导孩子。举例说,父母也许告诉孩子要有礼貌,要诚实,但转过身来却冲着配偶破口大骂,厉声喝斥子女,或编瞎话推脱一些不愿负起的责任,他们这样做,就等于告诉孩子:这才是成年人的做法。萨·塞韦尔博士是一位作家,他说:“对孩子来说,模仿父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困难父母都是不完美的。使徒保罗说:“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关于约束我们的言语,门徒雅各这样写道:“舌头却没有人能驯服。”(雅各书3:8)此外,孩子有时也会令父母忍无可忍。拉里有两个女儿,他平时性情温和,很自制,但他说:“我很难理解,我的女儿怎么很容易把我气得发火。”

      对策虽然你无法树立完美的榜样,但也要努力做称职的父母。就算你偶尔犯错,也可以善用机会帮助孩子从中学习。克里斯有两个女儿,他说:“如果我冲着孩子发火了,或自己做错决定,影响了她们,我都会承认错误,向她们道歉。这样,孩子们就能明白到父母也会犯错,我们所有人都要不断努力改善行为。”前面提到的科斯塔斯说:“我看出,我发了脾气就立刻向家人道歉,女儿 也就学会了做错事时要说对不起。”

      耶和华上帝说:“不要激怒儿女,只要照耶和华的意思管教他们,纠正他们的思想,把他们抚养成人。”(以弗所书6:4)看到有权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即使是大人也会生气,又何况孩子,他们可能会更加气愤。因此,一天结束前,何不问问自己:假如我这一整天都没说话,孩子可以从我身上学到什么呢?他们学到的,跟我所教的一样吗?

      [第9页的精选语句]

      “你教导别人,竟不教导自己吗?”——罗马书2:21

      [第9页的图片]

      父母会道歉,孩子也就学会道歉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