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2/22 24-25页
  • 绿柱玉——非常珍贵的宝石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绿柱玉——非常珍贵的宝石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古时早已开采
  • 高度保安也难保不失窃
  • 买家当心受骗!
  • 绿柱玉
    洞悉圣经(上册)
  • 宝石何以这么贵重?
    警醒!1984年
  • 宝石增加人类的乐趣
    警醒!1980年
  • 珠宝玉石
    洞悉圣经(下册)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2/22 24-25页

绿柱玉——非常珍贵的宝石

绿柱玉被誉为玉石之王,闪烁着翠绿光辉。在古代一些王朝,帝王宝座时常镶上绿柱玉作装饰。即使在今天,绿柱玉仍是富贵和权力的象征。

在世界各地,绿柱玉通常都比钻石昂贵。虽然一般来说,红宝石才是最贵重的,但据地质学家泰里·奥塔韦说:“如果将绿柱玉跟其他宝石一克拉一克拉地比较,极品绿柱玉绝对是世上最贵的宝石。”一颗一手可尽握、重约3克的绿柱玉,价格可高达100万美元!

绿柱玉价值连城,部分原因是它相当稀有。绿柱玉是一种结晶体,成分有铝和矽(硅)两种常见的元素,加上一种稀有的元素铍。只要再加上一点像铬或钒这些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就可令绿柱玉闪耀着夺目的碧绿光泽。

古时早已开采

几千年来,差不多全球的绿柱玉都是来自埃及的。著名的克娄巴特拉(克丽奥佩特拉)宝矿是位于开罗东南方约700公里的地方。这个宝矿相继受到埃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所大力开采,而开采工作则相当艰辛!矿工要冒着烈日,在酷热的荒漠工作,身上起了水泡;他们要在粗糙的沙土旁开采。工人也要在恶劣的地底矿坑中挖掘,这些恶劣的环境给开采工作增添不少困难。另一方面,工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都要靠拖车从尼罗河畔,耗上起码一周的时间才能运来。虽然开采工作这么艰苦,不过从公元前330年到公元1237年,开采工作几乎毫无间断。

古人对绿柱玉情有独钟,除了因为绿柱玉外表美观外,还相信它拥有治病的魔力。人把绿柱玉当成医治许多疾病的特效药贩卖,还深信它能增进女性的生养能力和性欲。因此埃及和其他国家的绿柱玉贸易越做越大,利润丰厚。这门生意还做到印度那么远呢!

埃及这门独家生意一直做到16世纪的早期,才给人打破。当时西班牙征服者抵达南美洲,没多久,希梅内斯·德克萨达征服了现在的哥伦比亚。后来1558年,西班牙人在穆索找到一个宝矿,那里的绿柱玉,不论品质或体积,都令人目瞪口呆。

西班牙人没多久就控制了宝矿,至于吃力、危险的挖宝工作,就强迫当地人做。在短短数年间,在欧洲随处都可以见到人佩带绿柱玉做饰物,它们的体积相当大,几乎没瑕疵。这些宝石有不少流入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波斯王手中,还有一些甚至流入印度帝王手中。这些玉石有的给人雕成工艺品,有的给人刻上文字;许多贵重的珠宝收藏品中,一定少不了绿柱玉的分儿。

高度保安也难保不失窃

今天,开采工人的收入相当微薄,而这些宝石又产量不多、开采不易。因此,一个记者弗雷德·华尔观察了这种情况后,说:“把这些石头挖出来的穷工人,他们连想都没想过有那么多钱可佩带一颗绿柱玉做饰物,这真是讽刺透顶!”把绿柱玉偷走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挡都挡不住,所以大部分矿工开采时,都受到严密监视。矿工卖力挖矿、磨石,警卫则在一旁拿着机关枪,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尽管开矿公司采用了这些措施,不过有些专家认为,世界各地绿柱玉的交易大部分都是非法的。《全国地理杂志》说:“许多绿柱玉的交易都没有记录,因为在黑市交易中,既不用纳税,又无迹可寻。差不多所有上等绿柱玉,都给人走私过。”

买家当心受骗!

在绿柱玉形成时,如果沾上其他物质,就会产生天然内在的瑕疵。当这种瑕疵扩大至表面时,就会产生裂痕,令绿柱玉的美观和价值都大打折扣。因此几百年来,珠宝商为了掩饰这些裂痕,于是将绿柱玉洗干净、磨亮,然后泡在像雪松树油或棕榈油这些热油中。原来将油加热,可将裂缝内的空气排出,而油就会渗入缝中,从而将裂缝隐藏起来。这颗绿柱玉给这样加工后,就可当上等翠玉卖出。但不出一两年,由于裂缝内的油早已蒸发得一干二净,瑕疵就会原形毕露,买了玉石的顾客觉得莫名其妙之余,同时也失望得不得了。

想买玉石的顾客更要提防的,就是假玉。早在中世纪以前,就有人将绿色的玻璃磨亮切割,来冒充绿柱玉,这种仿真技术早在那时就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几百年来,许多上当的人毫无戒心就买了假货,还以为自己的是货真价实的宝玉。《全国地理杂志》说:“连内行的专家都跟大伙儿一起上当。”不过,声誉良好的珠宝专家现在已能用一些测试技术,确保绿柱玉是如假包换的。

尽管人类的贪婪破坏了绿柱玉的形象,不过这些翠玉依然是美观、稀有、价值连城的。绿柱玉实在是上帝创造出来,叫人赞叹不已的苍翠宝石。

[第25页的图片鸣谢]

All emeralds: S. R. Perren Gem and Gold Room, Royal Ontario Museum; Ancient Egypt Gallery, Royal Ontario Museum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