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惶恐度日警醒!2005年 | 8月8日
-
-
惶恐度日
罗珊娜a希望找一份兼职,却不敢跟丈夫表白。有一次,她想回娘家探望母亲,只一开口向丈夫要钱搭公车,就被丈夫狠狠地打了一顿,伤势严重到要看医生。罗珊娜每天都惶恐度日。
劳兰杜的妻子晚上回家,以往只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从没出过事。可是,自从区内频常发生伤人案后,劳兰杜就开始担心妻子的安全,现在要亲自驾车接她了。
海蒂在首都市中心工作。有一次在回家途中,她遇上抗议游行的群众,场面后来演变成暴力冲突。现在她只要听见附近有抗议游行,就会非常紧张。她说:“这里很不安全,我很想离开这个地方,却又别无选择。”
罗珊娜、劳兰杜和海蒂那么恐惧,不是突发的事所引致的。他们总是非常恐惧。人经常提心吊胆,会令自己心力交瘁,难以完成想做的事,生活于是也无乐趣可言。不错,一个人如果惶恐不安,思绪就不能集中,办事能力必大打折扣。
一个人天天都恐惧这、恐惧那,压力之大不言而喻。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抑郁,损害健康。一本健康杂志指出,“压力会抑制人的免疫系统,令人患上多种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身体承受压力一段时间之后,衰败的迹象就会出现。有些器官更会直接受影响,病人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肠胃病、溃疡、头疼、失眠、抑郁症、焦虑不安等病征。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之下,人很容易感到心力交瘁”。
今天不少人要惶恐度日,然而会不会有这么一天,人人都不再恐惧,生活愉快呢?
[脚注]
a 不是真名。
-
-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惶恐度日?警醒!2005年 | 8月8日
-
-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惶恐度日?
惶恐的气氛正笼罩着人类。即使我们不察觉,这种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情绪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恐惧的气氛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有些人一出家门就怕得要命?为什么许多人觉得工作的地方不安全?为什么许多人对儿女的安全放不下心?人究竟受着什么威胁,连在家里也感觉提心吊胆?
引起恐惧的原因很多,不一而足,本文会讨论其中四个最常产生恐惧的原因:街头暴力、性骚扰、强奸和家庭暴力。让我们先看看城市里的暴力问题。今天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无疑是适切的。
城市沦为危险地带
人起初建造城市,很可能是为了得到庇护。但讽刺的是,现今许多人却把城市视为危险地带。一度叫人感到安心的庇护之所,现在已沦为令人心惊的险地。拥挤的闹市为不法之徒营造了理想的犯案环境。有些城市的贫民窟不但路灯稀少,而且绝少遇见警察,简直是令人生畏的高危地带。
人们感到恐惧,并非总是小题大做而已。死于暴力的人实在多得令人震惊。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说,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人死于暴力罪行。在非洲,据估计在每10万人当中,每年就有60.9人因暴力罪行而丧生。
许多人以往受人信任,许多地方和组织以往被人视为安全,现今却叫人望而生畏。不少游乐场、学校和商店现已沦为高罪率的危险地带。宗教领袖、社工和教师本该保护弱小无助的人才对,但有时却辜负了别人对他们的信任。媒体不时报道他们淫辱儿童的败行,结果很多父母不敢把孩子交托他们看管。警察本来是为了保护市民而安排的,但在一些城市里,警察贪污和滥用权力的情形十分常见。在一些国家,提到所谓的“保安部队”,就会勾起人民对内战的可怕回忆,想起他们的亲人被军方拘捕,从此消失踪影。在世界多个地方,警察和军人非但没有纾缓恐惧的气氛,反而使人增加不少恐惧。
《生活在恐惧中——拉丁美洲街头暴力实况》一书说:“在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的首都,治安都极为恶劣,居民经常生活在恐惧中。在这片广大地区,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暴力;每三个市民就有一个曾直接或间接受暴力所伤害。”在世上其他地方,首都常有政治抗议发生。每逢抗议游行失控,许多不法之徒就乘机抢劫商户,结果造成更大的骚乱。在市内工作、生活的人,不难遇上愤怒的群众而身陷险境。
在许多国家,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穷人愤恨的情绪越来越深。许多贫民愤而抢掠邻近的高尚住宅区。有些城市虽然还没有发生抢掠,但情势却有如一颗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只是没有人知道在什么时候爆炸而已。
贼匪和革命分子已够令人提心吊胆了,可是还有更多令人惶恐不安的理由。
性骚扰
对千百万妇女来说,挑逗的口哨、淫猥的手势和色迷迷的目光,是每天都得咬牙忍受的噩梦。《亚洲周刊》(英语)说:“调查透露,每四个日本女子就有一个曾在公众地方受到性侵犯,其中百分之90的案例发生在火车上。……遭侵犯后,只有百分之2的受害人采取行动。大部分女性说,她们敢怒不敢言,主要由于害怕被色狼所伤害。”
在印度,近年来性骚扰的案例大增。当地一个记者说:“女性一踏出家门,就禁不住提心吊胆。她随时会遭人讪笑和调戏。”印度一个城市的街道一向相当安全,居民都引以自豪,但一个报道说:“[这个城市的]难题不是在街上而是在办公室里。……接受调查的女子有百分之35声称,她们曾在工作地方受到性骚扰。……百分之52的女子说,由于害怕在工作地方受人性骚扰,她们宁可接受[只]跟女人打交道的低薪差事。”
害怕被强奸
妇女害怕的,不是只限于丧失尊严而已。性骚扰有时带有强奸的意图。许多女子害怕遭人强暴,甚至过于被人杀害。女子单独在某个地方逗留时,有时会涌起害怕被人强奸的感觉。如果当时她遇见一个不认识或不信任的男子,甚至可能会惊惶失措、心慌意乱。她焦急地想道:“他会怎样做?我可以逃到哪里去?我应该高声求救吗?”如果女子时常有这样的焦虑,可以损害自己的健康。许多人由于害怕遭人强暴,宁愿搬到郊外居住,或尽量避免到市区去。
《女性的恐惧》一书说:“对许多住在城市的妇女来说,恐惧、忧虑和苦恼可说是家常便饭。由于害怕遭人强暴,她们不得不步步为营,时刻警惕,尤其在晚间,如果背后有人走得太近,她们就会紧张起来,提心吊胆。……对女性来说,这样的恐惧感总是挥之不去的。”
暴力罪行曾使许多女子身受其害,而差不多所有妇女都受到恐惧 暴力的情绪影响。联合国出版的《2000世界人口情况》说:“在环球各地,每三个女子就至少有一个曾被殴打、强迫性交或以其他方式受到侵犯,施暴者时常是女子所认识的人。”恐惧的情绪在其他地方也感受到吗?人们在家里也感到恐惧吗?这样的情形有多常见?
家庭暴力
在世界各地,许多男子为要迫使妻子就范,习以为常地殴打妻子。这种暴行虽然令人发指,却在许多地方近年来才被视为罪行。印度的一份报告声称,“至少有百分之45的印度女子常被丈夫掌掴或拳打脚踢”。在世界各地,受配偶虐待成了人身安全的一大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报道,国内15和44岁之间的女子,被家庭暴力所伤的,数目竟然超过在汽车失事、抢劫和强奸案中受伤女子的总和。有时夫妻也会争吵,甚至互相掌掴,但家庭暴力是较此严重得多的暴行。许多妇女生活在恐惧中,害怕遭配偶所伤,甚至被杀害。加拿大的一个全国调查显示,在受过家庭暴力所伤的女子中,三分之一有时害怕自己会被杀。在美国,两个研究者声称:“对女子来说,家庭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她们时常受到残忍虐待的场所。”
为什么许多妇女不设法摆脱这种危险的处境呢?许多人觉得很难明白,“为什么她们不向人求助呢?为什么她们不毅然离开这样的家庭呢?”答案大多是:由于恐惧的缘故。有人认为恐惧是家庭暴力的特色。虐妻的男子往往以暴力使妻子慑服,并且恐吓要杀死妻子,令妻子不敢向人申诉。就算饱受虐待的妻子有勇气向外人求助,也不一定能获得帮助。有些人虽然痛恨暴力,但听到家庭里的暴行,却会视作等闲、不予理会,或认为丈夫情有可原。再说,有些丈夫虽然在家里是暴君,在外人面前却俨如谦谦君子。朋友往往无法相信他竟然会殴打妻子。既然无人相信,也无路可逃,许多饱受虐待的妻子只好逆来顺受,惶恐度日。
有些饱受殴打的妇女离家之后,又可能遭到另一种的骚扰:被人跟踪。在北美洲,最近对路易斯安那州一千多名女子所作的调查显示,百分之15的女子声称曾被人跟踪。你可以想象这些女子所感到的恐惧。一个恐吓要伤害你的人竟然对你尾随不舍。他打电话骚扰你,跟踪你,窥伺你,等候你,甚至把你的宠物杀死。这简直是不折不扣的恐怖行为!
你也许从未感受过这种恐惧。恐惧的情绪对你每天的生活有多大影响呢?
影响日常生活
我们生活在充满恐惧的世界里,也许没有留意到日常所作的决定,有多少受恐惧所支配。恐惧有没有影响你的生活呢?
由于害怕受暴力伤害,你或家人是否尽量避免晚上单独回家呢?你害怕使用公众交通工具吗?由于顾虑到往返工作地点有危险,以致影响你所选择的职业吗?由于害怕同事或害怕在职业上要与之打交道的人,这影响到你所拣选的工作吗?恐惧影响到你的社交生活或你所喜欢的娱乐吗?由于害怕遇上醉酒闹事的人和群众,你不敢出席某些球赛和音乐会吗?恐惧影响到你的校园生活吗?许多父母害怕孩子沦为犯罪少年,所以小心翼翼地为儿女拣选适当的学校。基于同样的理由,许多父母也决定亲自到学校接送孩子,不让他们步行或乘坐公众交通工具回家。
人类的确生活在充满恐惧的环境里。其实有史以来,人类大部分时间都对暴力深怀恐惧。我们真的能期望情形有所改善吗?憧憬免于恐惧的自由,只是痴人说梦吗?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将有一天,不用再害怕受祸患所伤害?
-
-
免于恐惧的自由——有可能实现吗?警醒!2005年 | 8月8日
-
-
免于恐惧的自由——有可能实现吗?
生活在今天这个危险的世界里,有没有人是从不恐惧任何事的呢?没有。即使是相信上帝的人,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而感到忧虑。公元1世纪的使徒保罗曾周游各地传道,他就提及自己经历过沉船的海难、江河的危险、强盗的危险、城里的危险。(哥林多后书11:25-28)今天的情形也一样,大部分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危险的情势。
可是,如果我们行事小心、早作预防,那就可以降低风险,减轻忧虑。圣经说:“精明的人见祸就躲藏,缺乏经验的人上前就遭殃。”(箴言22:3)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早作预防
值得留意的是,圣经虽然在很久之前写成,却含有许多在今天仍然实用的原则,帮助我们避开各种危险。例如圣经说,“有智慧的人目光清晰,头脑清醒;愚昧的人行事,好像在漆黑中摸索”。(传道书2:14)留意周遭有什么人,尽可能回避幽暗的地方,显然是明智之举。在归家途中,最好行走在有灯光照明的街道上,即使要多走一点路也不要介意。圣经说,“两个人比一个人好,……要是孤身一人,就可能被人独力制伏;要是有两个人,就能抵抗得住”。(传道书4:9,12)如果你住的地方不安全,可以跟别人相约一起回家吗?
如果你不幸被拦途截劫,要记住,生命比财物宝贵得多。(马太福音16:26)此外也要谨记,每逢有愤怒的民众结集起来,就可能导致难以预见的后果和危险。(出埃及记23:2)
如果有好色之徒骚扰你,对你大讲猥亵的笑话或试图触摸你,要坚决抗拒。也许要立即离开,就像约瑟被一个荡妇抓住时立刻挣脱一样。他立即“逃到外面去”。(创世记39:12)如果你无法离开,可以义正辞严地说:“请自重一点!”“不要毛手毛脚!”“我不想听这类的话!”如果某些场所时常发生性骚扰,可以的话,就不要到这些地方去。
离家避祸
如果你丈夫脾气暴烈,令你恐惧,那该怎么办呢?为防丈夫的行为突然失控,令自己或儿女的身体受到伤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你不妨预先想好必要时可以怎样逃生。a圣经叙述雅各仔细定出一个逃生计划,以便在兄长以扫动手伤害他时实行出来。虽然后来他无需将计划实行,未雨绸缪究竟是明智之举。(创世记32:6-8)你要预先想想:在紧急情况下,谁可以收容你?你需要什么?你不妨把重要文件和其他必需物品放在就手的地方,逃生时就不会狼狈了。
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向警方举报丈夫的暴行及寻求庇护。b圣经指出,人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动负责,承担后果。(加拉太书6:7)论到政府权威,圣经说,“当权的是上帝的仆人,对你有益。但你作恶,就该惧怕”。(罗马书13:4)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街上,侵犯别人都是罪行。在许多国家,跟踪别人也是罪行。
上述各种措施也许能够至若干程度减轻我们的恐惧。但圣经并不是仅提出一些实用的忠告,教人怎样帮助自己就算了。圣经也含有许多百无一误的预言,向我们透露上帝正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将来会怎样做。圣经对千千万万被迫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提出什么希望呢?
恐惧蔓延的含意
使徒保罗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到了最后的日子,必有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那时候,人必专爱自己,……没有亲情,不愿意达成协议,毁谤人,漫无自制,凶悍,不爱良善”。(提摩太后书3:1-3)这段话描述一个多么令人惊惧的时代!
谈到“这个制度的末期”,耶稣说,“民族要攻打民族,王国要攻打王国,必有大地震,一处接一处有瘟疫和粮荒,又有可怕的事和天上奇异的景象”。(马太福音24:3,7,8;路加福音21:10,11)我们见到许多“可怕的事”使世人惶惶不可终日,实在不该感到意外。但这一切事具有什么意义呢?
耶稣说:“你们看见这些事发生,就知道上帝的王国近了。”(路加福音21:31)在我们的日子,我们能够期望上帝的政府从天上掌权管治全人类。(但以理书2:44)在这个政府治下,人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不再有恐惧!
圣经描述将来会天下太平,恶人都销声匿迹,只有爱上帝的人才会在地上生活。耶稣的使徒彼得在信中提及“不敬虔的人受审判遭毁灭的日子”。在此之后,我们就无需害怕恶人了,因为正义会在地上伸张。(彼得后书3:7,9,13)试想想,能够生活在许多忠诚信实、相亲相爱的人当中,多么令人舒畅!既有这样的前景,我们对目前险恶日子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令人惊惧的日子绝不会永远延续下去。(诗篇37:9-11)
为了安慰焦虑不安的人,耶和华吩咐他的先知,“要对心里忧愁的人说:‘你们要坚强,不要害怕!看哪!你们的上帝必来复仇,施行报应。上帝必来拯救你们!’”(以赛亚书35:4)因此,上帝的仆人能够满怀信心,正视未来。(腓立比书4:6,7)耶和华原本定意要地上布满认识他的人,人人都彼此相爱,反映他的各种美好特质。他绝没有改变初衷。对世上千千万万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来说,知道这件事是多大的安慰!(创世记1:26-28;以赛亚书11:9)
我们深知,没有什么事能阻止耶和华实现他对人类所定的仁爱旨意。(以赛亚书55:10,11;罗马书8:35-39)我们一旦明白这件事,诗篇23篇那为人熟知的诗句就对我们具有特别意义了。执笔者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他使我重新得力,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走在漆黑的谷中,却不怕受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23:1-4)即使时势日益险恶,我们却确实知道,人人安然无惧的日子已指日可待了。
[脚注]
a 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与配偶分居才合乎圣经原则,请看《家庭幸福的秘诀》159-161页,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b 关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请看《警醒!》2001年11月8日刊3-12页;《警醒!》1993年9月8日刊19-30页。
[第8-10页的图片]
不久上帝就会带来没有恐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