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6 10/15 21-25页
  • 八十年的召集工作达到快乐的高潮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八十年的召集工作达到快乐的高潮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 小标题
  • 真理的光照射到印度
  • 即使困难重重,仍然结出果实
  • 以多种文字发行书刊
  • 80年来所结的果子
  • 六年的工程
  • 最后成果
  • 特别事件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守》86 10/15 21-25页

八十年的召集工作达到快乐的高潮

印度!一个在文化、宗教、习俗和气候方面均有许多强烈对比的国家。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迥然不同而颇为神秘的国家。但每一个访游它那充满魅力的海岸的人均会承认印度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

这个庞大的次大陆共有居民7亿7,500万人。去年在马哈拉什特州西部山脉一个小镇——朗内夫拉——上发生的特别事件吸引了全国各地爱戴耶和华上帝的人的注意。事情发生在1985年1月20日星期日。

何以在这特别的一天,许多人的思想都集中于距离人口稠密的首都孟买70英里(110公里)的这个可爱山城之上呢?问题的答案在于过去80年来在印度一直进行的一件工作,召集耶和华的珍宝——他的百姓——的工作。这不仅令当地7,000多个耶和华见证人欢欣鼓舞,同时对普世上帝百姓的整个弟兄团体来说也是喜乐的因由。

为了对这宗特别事件的意义获得更深刻的体会,让我们简略地探讨一下过去80年来真理如何在印度奠定稳固的根基。

真理的光照射到印度

1905年,印度一个理科学生S.P.戴维访游美国。在美期间,他听到罗素弟兄——当时守望台圣经书社的社长——所作的一个圣经演讲。戴维对真理发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返回家乡——位于印度东岸的马德拉斯。最后他建立了40个研经班。

大约在同一时候,一个年轻的印度男子正在寻求有关三位一体和婴儿受洗等问题的答案。当时,A.J.约瑟夫是英国圣公会的教友,他以邮递方式收到罗素所写的一本书称为《上帝与人之间的和解》。这本书使约瑟夫看出耶和华是至高主宰的真理。约瑟夫他的父亲和一个表亲不久便在现今称为克雷拉州的许多种植稻米的乡村和椰子农场中把圣经真理传播出去。随着罗素弟兄在1912年探访印度之后,约瑟夫成为一个全时的王国宣扬者。1924年,他独力在印度作了一次3,600英里(5,800公里)的传道旅行,使许多人能够听到真理的信息。直至他在1964年去世为止,约瑟夫弟兄一直是个热心的工人。

1926年,守望台圣经书社的第二任社长卢述福弟兄探访英国。他在英国期间问当时作“派书者”(全时传道员)的埃德温·斯金纳说:“你喜欢到印度去吗?”毫不迟疑地,斯金纳弟兄回答说:“你要我什么时候启程?”不及三周之后,斯金纳弟兄便和他的同伴启程前往印度去了!

在随后的50年,埃德温·斯金纳担任分社仆人之职,初时负责照料印度、锡兰、波斯、阿富汗和缅甸各地的传道活动。他乘坐火车周游探访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在照料分社、周游探访和传道方面,他与他的同伴互相交替地工作。后来他们购置了一部“房屋汽车”,把见证工作伸展至火车不能到达的地区去。现今,在91岁的高龄,斯金纳弟兄仍然是印度分社办事处一个热心的工人和杰出的好消息宣扬者。

1947年,守望台社基列圣经学校的毕业生开始抵达。在英国出生的理查德·科特里尔是首批抵达印度的基列毕业生之一;38年之后的今日,他仍然十分活跃。至今印度政府已有一段时期禁止任何新的海外传道员进入印度境内。可是,当地有17位——每位平均从事海外传道服务已有30年——弟兄姊妹继续忠心地服务。

印度弟兄们本身在灵性上也有很大进步。现在他们当中有许多已具备资格成为特别先驱和周游监督。1983年有两届为期十周的守望台圣经训练班在分社办事处举行。46位就读这项课程的特别先驱受到鼓励和更佳的装备去应付印度在召集工作方面的更大需要。他们对于把工作扩展到新的地区去有很大帮助。

即使困难重重,仍然结出果实

虽然广大辽阔的印度地区充满各种各式的挑战——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整个社区的居民均饔飧不继,根深蒂固的宗教传统控制着日常生、老、病、死的活动——召集的工作却继续进行。在印度的亿万居民中有些人正在寻找解决人类难题的方法;他们渴望对上帝有更深刻的了解。

达杜便是这些人之一。达杜年轻时对无数的人崇拜许多不同的神一事感到大惑不解。他尝试阅读圣经。但对他来说,圣经大部分的内容均很难明白。于是他跑到印度教的庙宇去,并且研读有关这个宗教的书籍。

“他们告诉我所有的宗教都是由名叫克里什那(Krishna)的神掌管的。他颈项上挂着的珠链中每一颗珠代表一个宗教,”达杜回忆说。“我不禁想道,事情若是这样,那么何以在不同的宗教之间会有仇恨存在,并且时常导致流血事件呢?”后来达杜查考回教的信仰,这使他相信他与几个已故的祖先取得接触。然而,与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之后,达杜和他的妻子获悉世上各种不同宗教的起源。他们也获悉跟他们接触的所谓善良的灵体其实是鬼灵冒充的。达杜说,“我们感激耶和华上帝给予我们所需的知识,使我们得以摆脱鬼灵的影响。”现今,达杜和他的妻子两人均是全时的传道员。

七年之前,一位母亲从耶和华见证人获得一部圣经和若干圣经刊物。虽然她与家人迁到没有见证人传道的地区去,她在私底下却继续作个人的研读。最近她再次与见证人取得接触。她叙述说:“在过去多年,我一直未能忘记我从圣经获悉的真理。我实在无法再接受以前的崇拜方式了。”

以多种文字发行书刊

在印度各地,人民说十五种主要的语言,使用九种不同的文字。以所有这些文字供应灵粮一向是个挑战。甚至早在1912年,罗素弟兄已作出安排把一些讨论圣经题目的小册译成印度文、古亚拉提文、马来亚林文、马拉提文、提鲁古文和谭模文。后来社方进一步把其他的印度方言包括在翻译的范围内。这些刊物大部分在海外印刷,然后运往印度去。在1960年代早期,印度政府禁止一切以印度方言出版的刊物入口。

从经济方面说来,由印度分社自行印刷刊物并不切合实际。因此社方遂与印刷商签约。一些被遴选出来的先驱受到教导去照料自己地区内的刊物。目前国内有11个不同的印刷地点,印制16种文字的圣经书刊,包括《守望台》杂志的9种不同版本。不久,由于社方装置了MEPS电脑系统(多种语言电子照相排版系统),刊物的排版和设计工作将会在分社办事处进行。这会使许多先驱能够拨出更多时间从事召集的工作。

80年来所结的果子

印度的人口在世上占第二位,国内仍有巨量的工作尚待完成。直至目前为止,全国仅有百分之6.6的人口曾听到好消息。与大部分的国家比较,耶和华在印度的百姓增长得相当缓慢。印度花了53年的时间才越过1,000名传道员的大关。虽然如此,海外传道员和当地的弟兄却一直锲而不舍,继续耐心地执行天父的旨意。(以赛亚书60:22)现今我们很高兴见到去年有百分之10的增加,国内共有340个小组和孤立的小群,传道员达到7,410人的新高峰。

这种稳定的增加显示需要兴建更大的分社。可是,要扩展位于孟买的印度分社是绝无可能的事。这个城市土地稀少、地价昂贵。同时,孟买的空气质素据说能使人减寿十年。1978年,社方在山区的避暑胜地朗内夫拉购置了一块土地。这个山城位于孟买以南第一个公路与铁路的交汇处。由于坐落在2,000英尺(610米)高的山上,这个城比较上说来空气较少污染。

六年的工程

兴建新分社的初部工程包括建筑高达15英尺(4.6米)的围墙,目的是要保护地盆的土地及巩固邻近位于陡峭斜坡上的建筑物的泥土。深陷的低洼地带需要填平。地盆上满布毒蛇——诸如眼镜蛇和蝰蛇——的矮树丛则需要清除。几间平房和其他现存的建筑物则需要大大翻新以供住宿及作临时办事处之用。

社方雇请承办商担任建筑工作,但派具备资格的弟兄督导每个阶段的建筑工程。许多其他的人则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协助。一名受雇铺道路的承建商决定把工作延迟六个月,因为他们未能作出所需的安排在粗糙的路面上洒水。于是整个分社之家的成员一个黄昏复一个黄昏挑着水桶到路上去以便使工程能按时完成。这是个多么感人的场面!

在印度,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人手完成的,所以在地盘听不到任何压路机的声音。建筑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直至完成建筑物的第一层为止。就在这个时候,国内的水泥发生严重短缺。幸好韩国的守望台分社作出安排以船只运来1万包水泥,这使所有建筑工程得以如期完成。这样,在1984年,美观的新分社大楼终于落成——使赞美归与耶和华。

最后成果

现今有八座建筑物矗立在分社占地4.6英亩(1.9顷)的物业内,园中各处植有香蕉树、芒果树、无花果树及木瓜树,连同许多开花的植物和灌木丛。

分社的主要建筑物楼高两层,地库中设有车房和洗衣房。工厂位于建筑物的底层,可容纳三部小型印刷机以及各种裁剪、摺合和缝钉(钉装)的机器。建筑物的这一层还设有MEPS电脑室和运输部,把当地印制的书刊运往56个其他的国家去。建筑物的第二层则设有办事处、图书馆和卧室。

建筑物的前端是新的王国聚会所。以手刻柚木作镶板的讲台位于一隅,面向能够容纳250人的观众席。在邻近一带,翻新的建筑物为分社之家的31名成员提供住所、厨房和饭厅。若有需要作进一步的扩展,现存的土地仍有多余的空间。

特别事件

这样,召集耶和华的珍宝的工作进行了80年之后,现今在一月份这个喜乐的日子,人人的注意力均集中于印度新分社的呈献典礼之上。

在呈献典礼的节目中,讲者追溯印度在过去80年来的传道活动。接着讲者忆述有关建筑工程的要点。带务监督孔兹弟兄在呈献典礼的演讲中指出,在过去五年,耶和华的百姓在普世各地增加了百分之30。然而,他很高兴透露印度却超过这个数字而增加了百分之34。他提醒听众,借着作出更大的努力,印度必定会继续向前迈进。

耶和华的祝福的这项明显证据使所有在场的人均大感振奋。印度的弟兄决心要努力不懈地工作,务求使更多人能够获得帮助对王国的好消息作出响应。

[第22页的图片]

埃德温·斯金纳(右起第二人)与“房屋汽车”

[第23页的图片]

孟买以南的新分社总部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