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的领袖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
曾被“藐视”的土地
13.“外邦人的加利利”指什么地方?这地怎样被人“藐视”?
13 以赛亚现在间接提到的,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经历过的一场重大灾难:“这地虽然黯然无光,但必不像以往国土受压迫时的情况。从前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人藐视。可是将来海旁的路、约旦河区、外邦人的加利利,都必得着光荣。”(以赛亚书9:1)加利利位于北方的以色列国。在以赛亚的预言里,这个地区包括“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以及“海旁的路”,就是一条沿加利利海直通地中海的古道。在以赛亚的日子,这个地区所以称为“外邦人的加利利”,原因可能是当地大部分城市的居民都不是以色列人。c这地曾经怎样被人“藐视”呢?信奉异教的亚述人攻陷了这个地区,把以色列人掳走,然后安排异教徒前来定居,这些人都不是亚伯拉罕的后人。从此,十部族的以色列国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列王纪下17:5,6,18,23,24。
14.犹大国所经历的“黯然无光”的景况,怎样比十部族以色列国所遭遇的轻微?
14 犹大国也同样受着亚述的威胁。这个国家会像西布伦和拿弗他利所代表的十部族以色列国那样,永远陷入“黯然无光”的景况吗?绝对不会。在“将来”,耶和华所赐的福分不但会临到南方犹大国的地区,更会临到以往受北方以色列国统治的地方。这件事会怎样发生呢?
15,16.(甲)在“将来”哪个时候,“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情况会改变?(乙)以往被人藐视的地会怎样得着光荣?
15 使徒马太在圣灵启示下,记录了耶稣在地上的传道事迹,其中一段记载回答了以上的问题。马太记述耶稣早期的传道活动,说:“后来[耶稣]离开拿撒勒,来到迦百农住下。迦百农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境内,位于海边。于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话就应验了:‘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沿着海旁的路,在约旦河西岸,外邦人的加利利啊!坐在黑暗里的人,看见了大光;坐在死亡阴影之地的人,有光升起照亮他们。’”——马太福音4:13-16。
16 以赛亚预告的“将来”,就是指耶稣在地上执行传道职务的时候。耶稣在地上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加利利。他在加利利一带展开传道工作,也在那里开始向人宣告“天上的王国近了”。(马太福音4:17)他在加利利发表著名的登山宝训,拣选使徒,施行他的第一个奇迹,复活后显现给五百个门徒看。(马太福音5:1-7:27;28:16-20;马可福音3:13,14;约翰福音2:8-11;哥林多前书15:6)耶稣既然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得到荣耀,也就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当然,耶稣并非只是向加利利人传道。耶稣把好消息传遍巴勒斯坦,使以色列全族“得着光荣”,犹大自然也有光彩。
“大光”
17.“大光”怎样照耀加利利?
17 马太也提到加利利的“大光”,这又是指什么呢?这个词语同样引自以赛亚的预言。以赛亚记述:“在黑暗中行走的人民看见了大光。住在漆黑之地的人,有光照亮他们。”(以赛亚书9:2)到了公元1世纪,真理之光已被异教的谬误道理遮盖了。令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犹太的宗教领袖死守他们的宗教传统,“叫上帝的话语作废了”。(马太福音15:6)平民百姓跟从“瞎眼的向导”,除了大受压迫外,也常常被误导。(马太福音23:2-4,16)弥赛亚耶稣出现后,不少平民的心眼奇妙地敞开了。(约翰福音1:9,12)以赛亚的预言用“大光”来形容耶稣在地上时所做的事,以及他的牺牲所带来的福分,实在十分贴切。——约翰福音8:12。
18,19.对真理的亮光有反应的人,有什么理由感到十分快乐?
18 对这种亮光有反应的人,确实有理由感到快乐。以赛亚继续说:“你使这个国家人口众多、举国欢腾。他们在你面前欢喜,就像收割的时候那样欢喜,又像分战利品的时候那样喜乐。”(以赛亚书9:3)耶稣和他的跟从者所从事的传道活动,吸引了诚心正意的人,这些人都渴望用心灵按真理崇拜耶和华。(约翰福音4:24)短短四年内,已有一大群人信奉了基督教。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有三千人受浸。过了不久,单是归信的男人,数目已“将近五千”。(使徒行传2:41;4:4)门徒都热心显扬真理的光辉,结果令“门徒的数目在耶路撒冷大大增加,一大群祭司也服从这个信仰”。——使徒行传6:7。
19 耶稣的跟从者看见归信的人不断增加,无疑感到十分高兴,就像人因为丰收而欢喜,或者因为打仗大胜后,分得贵重的战利品而快乐那样。(使徒行传2:46,47)到了时候,耶和华也让亮光照耀外邦人。(使徒行传14:27)于是,万国万族的人都能感到快乐,因为现在他们也能够亲近耶和华了。——使徒行传13:48。
“就像击溃米甸的日子”
20.(甲)什么显示米甸人常常与以色列人为敌?耶和华怎样令他们不能再威胁以色列人?(乙)在将来“击溃米甸的日子”,耶稣会怎样使上帝的子民不用再受敌人威胁?
20 正如以赛亚接着的话表明,弥赛亚所做的事产生了恒久的影响:“你砸碎了他们所负的重轭,粉碎了压在他们肩膀上的权杖,又粉碎监工的棒子,就像击溃米甸的日子一样。”(以赛亚书9:4)在以赛亚的日子以前多个世纪,米甸人和摩押人合谋用诡计引诱以色列人犯罪。(民数记25:1-9,14-18;31:15,16)后来,有七年的时间,米甸人常常劫掠以色列人的村庄和农地,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士师记6:1-6)可是,耶和华后来任用他的仆人基甸,击溃米甸的军队。在“击溃米甸的日子”以后,耶和华的子民再没有从米甸人手中吃苦了。(士师记6:7-16;8:28)不用多久,更大的基甸耶稣基督也会发动致命的一击,把耶和华子民的所有现代敌人铲除。(启示录17:14;19:11-21)这样,像在“击溃米甸的日子”那样,基督靠着耶和华的大能,而不是依靠世人的力量,取得了彻底而最终的胜利。(士师记7:2-22)上帝的子民永远不会再受敌人辖制!
21.以赛亚的预言指出,将来会不会再有战争?
21 上帝在战争里显扬他的力量,并不是要颂扬战事。复活后的耶稣是和平的领袖,他将会把仇敌消灭,缔造恒久的和平。以赛亚说,军事用品会被火完全烧毁:“踏步震地的战靴、血迹斑斑的战袍,也要作烧火的燃料。”(以赛亚书9:5)士兵行军时战靴踏地所造成的震动,将不会再有。战士激战后染满鲜血的战袍,也不再复见。世上不会再有战争!——诗篇46:9。
“卓越的劝导者”
22.以赛亚书用什么复合的预言性名称来称呼耶稣?
22 将会成为弥赛亚的婴孩奇迹地出生后,取名叫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可是,他也有其他名字,就是一些预言性的名称,全都概要地显示他的主要任务和崇高地位。其中一个名称是“以马内利”,意思是“上帝与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14)以赛亚接着提到另一个预言性的名称:“有一个孩子为我们而生,有一个儿子赐给我们。他必肩负领袖的重任。他的名要称为卓越的劝导者、大能的神、永恒的父、和平的领袖。”(以赛亚书9:6)这个复合的预言性名称含有很丰富的意义,我们现在就分析一下。
23,24.(甲)耶稣怎样是“卓越的劝导者”?(乙)今天,基督徒劝导者可以怎样仿效耶稣的榜样?
23 劝导者就是给人意见或劝告的人。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确实给人卓越的劝告。圣经说:“群众都对他的教导方式感到惊讶。”(马太福音7:28)他本着智慧和同情心劝导别人,对人性的理解特别透彻。他劝导人的时候,并不是一味训斥人或责骂人。在大多数事例上,他都是向人提出教诲和仁慈的劝告。耶稣所提出的劝告十分卓越,因为他的劝告总是充满智慧、恰到好处、确实可靠的。人如果听从他的劝告,就能够享有永生。——约翰福音6:68。
24 耶稣所提出的劝告并不仅是出于他的聪明头脑。他自己说:“我所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于那位差我来的。”(约翰福音7:16)耶稣像所罗门一样,他的智慧源自耶和华上帝。(列王纪上3:7-14;马太福音12:42)在基督徒会众里,施行教导或提出劝告的人应该受耶稣的榜样所激励,总是按照上帝的话语提出训谕。——箴言21:30。
“大能的神”和“永恒的父”
25.“大能的神”这个名称,使我们知道耶稣在天上有什么身份?
25 耶稣也是“大能的神”和“永恒的父”。这并不是说,耶稣篡夺了“我们的父上帝”耶和华的权力和地位。(哥林多后书1:2)“他[耶稣]……从没有想过要攫取跟上帝同等的地位。”(腓立比书2:6)他只是称为大能的神,不是全能的上帝。耶稣从来没有自视为全能的上帝,他说他的天父是“独一的真神”,也就是惟独配受众生崇拜的上帝。(约翰福音17:3;启示录4:11)在圣经里,“神”也可以指“大能者”或“强者”。(出埃及记12:12;诗篇8:5;哥林多后书4:4)耶稣来到地上以前“是个神”,“以上帝的形态存在”。他复活后重新得到天上的崇高地位,甚至比从前更崇高。(约翰福音1:1;腓立比书2:6-11)此外,“神”这个称谓也有额外的含意。正如有一次耶稣自己指出,以色列的审判官也称为“神”。(诗篇82:6;约翰福音10:35)耶稣是耶和华所任命的审判官,他“将来要审判活人死人”。(提摩太后书4:1;约翰福音5:30)由此可见,耶稣称为“大能的神”是很有道理的。
26.为什么耶稣称为“永恒的父”?
26 “永恒的父”这个头衔,表示弥赛亚君王有力量和权力使人永远生活在地上。(约翰福音11:25,26)我们的始祖亚当把死亡遗留给我们。耶稣是末后的亚当,“成了赐人生命的灵体”。(哥林多前书15:22,45;罗马书5:12,18)既然永恒的父耶稣可以永远活下去,顺服的人类有他作为父亲,也能够永远因此得福。——罗马书6:9。
“和平的领袖”
27,28.“和平的领袖”所统治的人,现在和将来可以享有什么福分?
27 人需要永生,也需要与上帝和别人保持和睦的关系。甚至在今天,臣服“和平的领袖”统治的人已经“把刀剑打成犁头,把枪矛打成镰刀”。(以赛亚书2:2-4)他们不再受政治、地缘、种族或经济差距所影响,以致心怀怨恨。他们同心同德,一起敬拜独一的真神耶和华,并且竭力跟会众内外的人保持和睦。——加拉太书6:10;以弗所书4:2,3;提摩太后书2:24。
28 到了上帝所定的时候,基督在地上所建立的和平盛世,将会是遍及全球、恒久稳定的。(使徒行传1:7)“他必作领袖,国势昌盛无穷,和平持久不息。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统治他的王国,以公正和正义使国坚定稳固,从现在直到千秋万世。”(以赛亚书9:7上)耶稣以和平的领袖的身份掌权时,绝不会施行暴虐的统治。他治下的人不会丧失自由,被迫服从他。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出于“公正和正义”的。这种转变叫人感到多么快慰!
29.我们如果想永远蒙福,享有恒久的平安,就应该怎样做?
29 既然耶稣的预言性名称含有这么深远的寓意,以赛亚在这个预言的结语实在令人振奋。他说:“万军之主耶和华必热心成就这件事。”(以赛亚书9:7下)不错,耶和华总是怀着热心成就各事。他做事从来不会敷衍了事。我们可以肯定,无论他应许什么,他都能够完全实现。因此,任何人要是渴望享受永生,就当全心全意地事奉耶和华。愿上帝的所有仆人都“热心行善”,就像耶和华上帝以及和平的领袖耶稣一样。——提多书2:14。
-
-
和平的领袖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
c 所罗门曾经把加利利的20座城送给泰尔王希兰。据估计,这些城的居民主要是非以色列人。——列王纪上9:10-13。
-
-
和平的领袖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
[第127页的图片]
耶稣为世人带来光明
-
-
悖逆的人有祸了!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
第11章
悖逆的人有祸了!
1.耶罗波安犯了什么大错?
与耶和华有立约关系的民族曾经分裂成两个国家,十部族的以色列国由耶罗波安所统治。这个新登位的国王虽然精明能干、雄心万丈,却对耶和华没有真正的信心。结果,他铸成大错,令北方的以色列国走上亡国的历程。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以色列人必须每年三次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守节。这时候,圣殿所在的地方,是在南方犹大国境内。(申命记16:16)耶罗波安恐怕他的子民如果常常南下,就会萌生跟南方犹大国统一的念头,于是“造了两头金牛犊,对人民说:‘以色列人啊,你们上耶路撒冷太为难了。看,这就是领你们从埃及地上来的上帝。’他把一头牛犊立在伯特利,一头立在但”。——列王纪上12:28,29。
2,3.耶罗波安的错误政策对以色列国有什么影响?
2 耶罗波安的策略看来很快就奏效了。人民逐渐不再到耶路撒冷去,转而崇拜那两座牛犊像。(列王纪上12:30)可是,这种叛道的宗教习俗却腐化了十部族的以色列国。很多年后,耶户虽然清除了巴力崇拜,热心可嘉,但连他也继续向金牛犊下拜。(列王纪下10:28,29)耶罗波安的错误决定还换来什么恶果呢?就是政局不稳,民生涂炭。
3 鉴于耶罗波安叛道不忠,耶和华宣告他的子孙将不会统治这个国家,北方的以色列国最终会有悲惨的下场。(列王纪上14:14,15)耶和华的宣告果然实现了。以色列国历任国王中,有七个在位不到两年,有些只登位几天就被推翻了。其中一个国王自杀身亡,其余六个是被篡位的人行刺而死的。到了耶罗波安二世统治结束的时候(约公元前804年),以色列国政局动荡,暴力和暗杀的事横行。同一段时期,犹大国的统治者是乌西雅。基于这个背景,耶和华通过以赛亚向北方的以色列国说了一番“话”,也就是发出一个率直的警告信息。“耶和华有话抨击雅各,责备以色列。”——以赛亚书9:8。a
高傲自大招致上帝的烈怒
4.耶和华向以色列发出什么信息?为什么?
4 耶和华的“话”是不可忽视的。“以法莲人和撒马利亚的居民,他们所有人都必知道这个警告,因为他们自高自大,心存骄傲。”(以赛亚书9:9)“雅各”“以色列”“以法莲”“撒马利亚”,全部都是指北方的以色列国,以法莲是这个国家的主要部族,撒马利亚是首都。耶和华对这个国家发出严厉的审判信息,因为以法莲叛道不忠,不肯悔改,而且胆敢对耶和华傲慢不敬。上帝绝不会保护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免受作恶的后果。他们别无选择,必须留意上帝的话。——加拉太书6:7。
5.以色列人的什么表现,显示他们对耶和华所施的刑罚无动于衷?
5 国内情况日见恶劣,人民也蒙受不少损失。百姓的房子通常只是用泥砖和平价木材盖成的,现在他们连这些居所也失去了。他们的心有没有因此就软化下来呢?他们会留意耶和华的先知的信息,重新归向上帝吗?b以赛亚记述人民的高傲回应:“砖倒塌了,我们就用凿好的石头建造;桑叶无花果树砍了,我们就换上雪松。”(以赛亚书9:10)以色列人藐视耶和华。上帝派先知来说明他们受苦的原因,他们却弃绝这些先知。他们仿佛在说:“房子毁了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泥砖木块最终也会破烂。我们不单要重新盖一座房子,还要用更好的材料,用凿好的石头和雪松木来盖房子!”(参看约伯记4:19。)耶和华见他们无可救药,别无选择,只好进一步惩戒他们。——参看以赛亚书48:22。
6.耶和华怎样破坏以叙两国危害犹大国的计划?
6 以赛亚继续说:“耶和华必使利迅的敌人大占上风,对以法莲不利。”(以赛亚书9:11上)当时以色列王比加跟叙利亚王利迅是盟友,二人正计划征服两部族的犹大国,然后立“他别的儿子”做傀儡皇帝,登上耶和华立在耶路撒冷的宝座。(以赛亚书7:6)可是,这个阴谋必定会失败。利迅有不少劲敌,耶和华会使这些敌人“大占上风”,对“以法莲”,也就是以色列不利。“使……大占上风”这个片语表示,上帝会让他们攻无不克,最终瓦解两国的联盟,达不到结盟的目的。
7,8.亚述征服叙利亚对以色列有什么影响?
7 亚述攻打叙利亚,联盟就开始瓦解了。“亚述王……上去攻打大马士革[叙利亚的首都],攻占了那座城,把城里的居民掳到吉珥,又杀了利迅。”(列王纪下16:9)比加丧失了强大的盟友,他针对犹大国的毒计也就大受挫折。事实上,利迅死后不久,何细亚行刺比加,篡夺了撒马利亚的王权。——列王纪下15:23-25,30。
8 现在,亚述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强国,以色列的前度盟友叙利亚就沦为亚述的附庸。以赛亚预告,耶和华会怎样运用这个新的政治组合:“他[耶和华]必驱策以法莲[以色列]的仇敌,叫叙利亚从东面来,非利士人从后面来,张口吞灭以色列。尽管这样,他的怒气仍旧没有消退,手仍然伸出。”(以赛亚书9:11下,12)不错,叙利亚现在是以色列的敌人,以色列将会受到亚述和叙利亚的夹攻。这次入侵十分成功,亚述王迫使篡位者何细亚臣服,又向他苛索贡品。(几十年前,亚述也从以色列王米拿现得到大量贡银。)先知何西阿的话果然没有落空,“外族人吞吃了他[以法莲]的力量”!——何西阿书7:9;列王纪下15:19,20;17:1-3。
9.为什么我们可以说非利士人是从“后面”发动攻击的呢?
9 以赛亚也说,非利士人会从“后面”入侵。在还没有指南针的时代,希伯来人通常用人面向日出方向时的观点来指示方位。换句话说,“东面”就是前面,非利士人位于西面沿岸的根据地就是“后面”。以赛亚书9:12提到的“以色列”,也可能包括犹大国在内。亚哈斯和比加是同期的君王。非利士人在亚哈斯掌权期间攻打犹大,攻占了犹地亚不少城市和堡垒。犹大国像北方的以法莲一样,遭受耶和华的惩戒是罪有应得的,因为犹大国也同样叛道不忠。——历代志下28:1-4,18,19。
彻头彻尾的悖逆国族
10,11.以色列国老是悖逆,耶和华会怎样惩罚这个国家?
10 北方以色列国屡遭劫难,又常常听到发自耶和华的先知的严厉谴责信息,却还是悖逆耶和华。“这族人却没有回头归向那打击他们的上帝,也没有寻求万军之主耶和华。”(以赛亚书9:13)于是,先知说:“耶和华必在一天之内,把以色列的头和尾、枝子和灯心草,通通砍掉。年老而有威望的人是头,误导人的先知是尾。领导人民的,使他们迷途;被领着走的,一片混乱。”——以赛亚书9:14-16。
11 “头”和“枝子”代表“年老而有威望的人”,也就是国家的领袖人物。“尾”和“灯心草”指的是假先知。这些假先知只会发出取悦国家领袖的信息。一位圣经学者指出:“假先知所以称为‘尾’,是由于他们卑鄙无耻,无人能及。他们常常卑躬屈膝,百般逢迎支持邪恶的统治者。”爱德华·扬格教授论到这些假先知说:“他们根本不是领袖,只懂得跟着领导的人走。他们只懂阿谀奉承,活像小狗身上摇来摆去的尾巴。”——参看提摩太后书4:3。
连“孤儿寡妇”也悖逆
12.以色列的社会腐化到什么程度?
12 耶和华时刻维护孤儿寡妇的权益。(出埃及记22:22,23)可是,请听听以赛亚现在怎样说:“耶和华必不欢喜他们的年轻人,也不向他们的孤儿寡妇发慈悲,因为他们人人都叛道作恶,说话愚妄。既然这样,他的怒气仍旧没有消退,手仍然伸出。”(以赛亚书9:17)叛道的精神腐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连孤儿寡妇也不例外!耶和华很有耐心,差遣先知提醒他们,希望人民改弦易辙。例如,何西阿呼吁人民,说:“以色列啊,归回耶和华你的上帝那里去吧,因为你的罪过使你失足了。”(何西阿书14:1)上帝一向维护孤儿寡妇的权益,却也不得不对他们施行刑罚,这必然叫他大感痛心!
13.我们从以赛亚日子的情况学到什么?
13 我们跟以赛亚一样,生活在一段非常时期,不久之后耶和华就会刑罚邪恶的人。(提摩太后书3:1-5)既然这样,真基督徒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都务要保持灵性、道德和心灵上的清洁,以求赢得上帝的悦纳。所有人都要时刻警惕,好好维系自己跟耶和华的关系。但愿所有已经逃离“大巴比伦”的人,都不致再度“分担她的罪”。——启示录18:2,4。
谬误的崇拜助长暴力
14,15.(甲)邪灵崇拜产生了什么恶果?(乙)以赛亚预告以色列国将会持续经历什么苦难?
14 谬误的崇拜实际上是邪灵崇拜。(哥林多前书10:20)从洪水以前的世界可见,邪灵的影响促使暴力横行。(创世记6:11,12)因此,以色列国叛道不忠,转而崇拜邪灵后,邪恶暴力的事充斥全国,实在并不出奇。——申命记32:17;诗篇106:35-38。
15 以赛亚用意象鲜明的文字,描写邪恶暴力的事怎样充斥以色列国:“邪恶就像燃烧的火焰,吞噬荆棘和杂草,又使森林的树丛着火,弄得烈焰腾空,浓烟乱滚。万军之主耶和华震怒了,地就燃烧起来,人民必成为烧火的燃料。没有人怜恤自己的弟兄。人割右边的肉,仍觉饥饿;吃左边的肉,还不觉饱。他们要吃自己手臂的肉。玛拿西吞吃以法莲,以法莲吞吃玛拿西。他们必联手攻击犹大。既然这样,他的怒气仍旧没有消退,手仍然伸出。”——以赛亚书9:18-21。
16.以赛亚书9:18-21的预言怎样应验?
16 火焰怎样随着荆棘蔓延开去,暴力的事也像火那样一发不可收拾,很快烧着“森林的树丛”,导致暴力横行,仿佛丛林大火一样无法控制。圣经评注家凯尔和德利奇形容当时暴力有多猖獗,说:“在混乱的内战期间,发生了最惨无人道的自相残杀。人人都丧失了恻隐之心,相咬相吞,不知满足。”经文惟独提到以法莲和玛拿西部族,可能由于他们是北方以色列国最具代表性的部族。这两个部族是约瑟两个儿子的后人,在十部族中是血缘最接近的亲族。虽然这样,他们惟独在攻击南方的犹大国时,才会暂停同族间的互相厮杀。——历代志下28:1-8。
-
-
悖逆的人有祸了!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
a 在原文里,以赛亚书9:8-10:4分为四个诗节,每个诗节是一篇韵文,结尾部分都有这句预示灾祸的话:“这样,他的怒气仍旧没有消退,手仍然伸出。”(以赛亚书9:12,17,21;10:4)这种文学手法把以赛亚书9:8-10:4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一番“话”。(以赛亚书9:8)要留意的是,耶和华的“手仍然伸出”,并不是说他打算同人修好,而是要审判他们。——以赛亚书9:13。
b 耶和华差遣到北方以色列国去的先知包括:耶户(不是国王耶户)、以利亚、米该雅、以利沙、约拿、俄德、何西阿、阿摩司、弥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