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行肆虐的杀手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
横行肆虐的杀手
玛格丽特的儿子提托染上疟疾,她于是拼命寻找特效药。儿子先后服用了三种药物,包括口碑载道的氯奎。不过,提托结果还是夭亡,只活了九个月。
在玛格丽特的家乡肯尼亚,这种不幸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新闻周刊》报道:“‘冈比亚疟蚊’是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在世界这边很容易滋生。由于这缘故,儿童就很难在这里健康成长了。有百分之五的儿童在未到入学年龄便死于疟疾。”
-
-
何以“医得好”的疾病又再度蔓延?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
疟疾——威胁世界差不多一半人口
自从公开宣布疟疾几乎被消灭之后,差不多40年已过去了,如今疟疾在阿富汗、巴西、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越南,以及非洲不同的地区都造成严重威胁。“每分钟便有两名儿童死于疟疾,”法国的《费加罗报》报道。每年有二百万人丧生——远远超过死于爱滋病的人数。
有接近2亿7000万人受疟原虫感染,有可能染上疟疾的人相信有22亿之多。“疟疾曾一度绝迹,在百分之90的世界人口当中受到控制,为什么现今又再次威胁逾百分之40的人口呢?”菲莉达·布朗在《新科学家》周刊问道。原因有很多。
砍伐树林和开拓殖民区。在巴西,开拓雨林——蚊群滋生的地区——令疟疾在殖民区十分猖獗。免疫学家克劳迪奥·里贝罗说:“我们侵占了蚊的家园。”他指出移居者“对疟疾感染毫无认识,也没有对该病作出预防”。
迁徙。为了寻找工作,有大批缅甸难民拥入博赖(泰国一个小镇)的宝石矿。“这些难民不断迁移,要控制疟疾的发病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新闻周刊》报道。记录显示,仅是在矿工之间每月便有大约一万宗疟疾病例!
旅游。许多人访游疟疾肆虐的地区之后,把病菌带返家中。因此,在1991年,美国有大约1000宗病例被诊断为疟疾,欧洲则有一万宗。每年有数以百计的游客和海外雇员把这种传染病带回加拿大。在一宗可悲的事例中,整家人由非洲回来之后,不久两名儿童便开始发烧。医生起初没有怀疑他们染上疟疾。“后来父母把他们送进医院,但为时已晚,”多伦多《环球邮报》报道,“在数小时之内,他们相继死去。”
抗药性菌类。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抗药性疟疾菌类正在整个热带非洲蔓延。《新闻周刊》指出,在东南亚,“若干菌株的抗药性进展如此迅速,以致不久便会达到无法治疗的地步。”
缺乏资源。在一些地方,诊所缺乏设备去进行简单的血涂片化验。在其他地方,大部分的医疗预算均拨作其他紧急需要之用,结果杀虫剂和药物的供应便缺少了。有时问题也牵涉到利润收益。“医治热带疾病根本是无利可图的,”《新科学家》周刊承认,“因为,以一般而言,患者都不能负担药费。”
-
-
何以“医得好”的疾病又再度蔓延?警醒!1994年 | 6月8日
-
-
“以全球而言,疟疾的情况相当严重,并且会继续恶化,”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岛宏医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