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9 2/1 21-25页
  • 耶和华供应我的一切需要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耶和华供应我的一切需要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认识灵性的需要
  • 使人兴奋的机会向我展开
  • 横越纳拉伯平原
  • 领食与否?
  • “予以援手”的邀请
  • 激励人心的仰光大会
  • 战争与日本入侵
  • 返回澳洲
  • 耶和华乃我自幼所赖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第3部——作见证直到地极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在“自由者之地”“宣告自由”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9年
《守》89 2/1 21-25页

耶和华供应我的一切需要

约翰·E·休厄尔君自述

我们一步一步穿过潮湿的泰国丛林,当时我想道:“从曼谷去缅甸,一定有些更容易的方法!”虽然我双脚发痛,汗流浃背,但那时我最担心的是碰上老虎、黑熊或大象;据报这些动物是时常在这个丛林中出没的——至于毒蛇就更不用说了。弗兰克·迪尤尔和我为什么要作这次冒险的旅程呢?

我们都是泰国的海外传道员,当时我们刚获悉1938年11月26-28日在缅甸的仰光有一个为期三天的大会举行。我们微薄的旅费只容许我们尽可能用最省钱的方法从曼谷到仰光去,而行程的一部分就要我们步行50哩(80公里)越过丛林。

11月16日,我们乘火车从曼谷出发,然后转乘小型的公共汽车,跟着划大独木舟横渡宾河,最后我们开始穿越那个丛林的长途步行。弗兰克仔细研究地图,最后决定跟从一条看来可行的路线。那里只有一条由旅客行出来的羊肠小径。基本上说来,小径只是跟着电话线而已,但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幸好我们见到的动物只不过是树上的无数猴子而已。一些美得叫人屏息静气的吊兰给我们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随着午间的影子越来越长,我们渐渐担心在丛林中露宿究竟有多安全。从前我常常在澳洲的原始森林区露宿过夜,但这里跟澳洲的分别实在太大了;再者,有人警告过我们,有些走私的人常常抢劫或甚至伤害旅客。

后来我们遇见一群看来凶猛的人,每人腰间都挂着一把大砍刀;那时我们的心真是凉了半截。他们截停我们,问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解释我们打算到仰光去参加一个基督徒大会;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但终于继续前行而没有伤害我们。

不久,我们遇见两个比较友善的青年。我们用十分有限的泰国语,雇用他们带领我们到缅甸去。天黑的时候,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在那儿可以拾级而上到达树枝当中一个木制的平台。我们四人就在那地方露宿一宵。

第二天傍晚,我们到达一条小村落,在当地一间简陋房子的走廊上住了一晚。第三天我们来到缅甸边境的湄索。在这儿我们跟为我们引路的青年分手。他们优良的服务使我们很乐意付出薪酬给他们。

渡河进入缅甸国境之后,我们乘小型公共汽车越过山路,然后再乘内河船只到毛淡棉去。最后我们乘火车完成了仰光之旅。经过辛苦的步行之后,这段最后的行程看来轻松无比。虽然整个旅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为了跟弟兄共享属灵的交往,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耶和华供应我的一切需要,以上的经历只是万中之一而已。但且让我先告诉你我是怎样来到泰国的。

认识灵性的需要

1910年,我在澳洲西部出生,那时一般人的生活和风俗都正在转变。在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来加速了这种变化。虽然我当时只有七岁左右,但我清楚记得妈妈写信给在欧洲打仗的爸爸。有一次妈妈向我说:“你知道吗?圣经说会有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妈妈没有解释下去,但我很想知道底蕴。

多年之后,在1934年12月,我正骑马回去我工作的农场。在此之前我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告诉我有些耶和华见证人最近从珀斯来到这里。他的家人买了见证人出版的一些书刊,但却决定不看这些书。由于好奇,我从他那里拿了一本题名为《生命》的书。

我在清爽的夜色下策骑,月色皎洁明亮,我可以读到各章书的大字标题。回到农场后,我继续在煤油灯下看书。当时我初次获知上帝有一个私有的名字——耶和华。知道上帝对地球定有奇妙的旨意使我雀跃不已,不错,地球将会成为一个乐园给顺服的人类享用。我的一切疑问竟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答!

我立刻想把我的发现告诉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他们住在86哩(138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农庄上,我骑马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去到他们那里。我告诉妈妈我所获悉的事,谁知她告诉我她也正在研究圣经,而且研读同一本圣经刊物。这实在使我喜出望外!一星期之后我骑马回家,在途中我想到很多事情,因为我研究圣经发觉上帝所要求的不单是知识和信心。我现在知道真正的基督徒必须跟从耶稣基督的脚踪,亲自向别人传道以借此事奉耶和华。因此我决定自那时开始尝试每个周末都向人传道。

使人兴奋的机会向我展开

为了在我们那人口疏落的农业区作见证,我买了一辆改装成客货车的福特牌T型汽车。我带着寝具和少许其他必需品,用整个星期六下午探访农家,晚上则在车上住宿,然后在星期日的早上继续到每个农庄探访,直至傍晚时分才回家。

1936年4月,我在珀斯一个人数不多的大会中受浸以象征我献身给耶和华。大会中的一个演讲强调全时的先驱传道职分。我知道我并没有任何符合圣经的义务阻止我分担这份重要的工作,于是便在1936年12月开始作先驱。

在同一个月,两位健硕的先驱,阿瑟·威利斯和比尔·纽兰兹,乘货车来到珀斯。他们二人在九个月前从东岸的雪梨出发,作了一次横越澳洲的传道旅程。社方委派我加入他们回程的传道工作,你可以想象当时我多么兴奋。他们给我的训练实在是无价之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帮助。

横越纳拉伯平原

纳拉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没有树木”。对于澳洲中部那干旱荒芜,没有树木的平原,纳拉伯这个名字实在十分适当。1930年代中期,我们在那里最崎岖不平的路上行了差不多1000哩(1600公里)。

每天晚上我们都在帆布床上睡觉,而且时常在明净的夜空下露宿。澳洲中部甚少下雨,也差不多完全没有露水。每天晚上我们在繁星密布的穹苍底下露宿,看见皎洁明净、没有污染的天空中那璀璨迷人的景象,我就常常想起诗篇第19篇的话:“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横越纳拉伯的火车线据说是世上路程最长的直线货运火车。火车行驶300哩(480公里)而没有半点弯曲。我们很喜欢向铁路沿线的小村落传道,以及向住在牧场或大农场上的人作见证。澳洲中部的地主都拥有非常广大的土地。我记得有一个牧场的面积超过一百万英亩(4,000平方公里),进了前门之后还要行大约50哩(80公里)才抵达牧场主人的家宅。

最后,我们抵达雪梨西面蓝山山脉的卡通巴,刚赶上1937年3月26日的耶稣受难纪念。我们周游传道的工作委派给我们很大乐趣,也带来很多属灵的酬报,但和上帝百姓的会众共处一段时间却是个愉快的改变。

领食与否?

1937年举行耶稣受难纪念的时候,上帝的子民对‘另外的羊’阶级的身份仍然不大清楚。有些人觉得一个人所表现的信心和基督徒热心会标明他是否获得属天的呼召。因此,像其他许多情况相似的人一样,我领食了象征物。翌年我们有若干先驱再次对于应否领食的问题感觉不安。

我们心里其实希望在地上的乐园里生活,但很多人觉得我们的热心和先驱传道职分乃是我们受圣灵所膏的证据。耶和华就在这个当儿通过他的地上组织答复了我们的疑问。在1938年3月15日耶稣受难纪念的下午,该期《守望台》运到了。里面的主要文章——题名为“他的羊群”——详细研究约翰福音10:14-16的经文。既有这个清晰的解释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感到多么高兴!

文章举出了多个例子,表明远在属天的呼召向人打开之前许久,上帝的灵已怎样有力地在他古代的仆人身上运行,使他们能够施行许多异能。照样,上帝也赐圣灵给那些现今在地上献了身给他而获得属地希望的仆人。所以,现在我们了解由圣灵所生和受上帝圣灵赐予力量去执行他旨意的分别。我们为此实在感激上帝。

“予以援手”的邀请

1938年使人兴奋的其他大事就是守望台社社长卢述福弟兄的探访和在雪梨运动场举行的大会。大会呼吁先驱自告奋勇到缅甸、马来亚、暹罗(现称泰国)、爪哇(现称印度尼西亚)服务。赫克托·奥茨、弗雷德·佩顿和我很高兴获派到缅甸服务。

我以前从没有离开过澳洲,但不及两个月之后,我已和其他先驱一起乘船启程前往我们的委派地区去了。1938年6月22日,我们在新加坡登岸,在码头和比尔·亨特会面,后者在当地从事先驱工作已有一段日子。我们看到当地人民的服饰、风俗,听到一些我们不明白的语言,看来一切事物都新奇有趣。

亨特弟兄把一封从澳洲拍来的电报给我,通知我社方把我的委派地区由缅甸改为马来亚,但弗雷德·佩顿和赫克托·奥茨则仍会前往缅甸。我很高兴知道我会和两位经验丰富的海外传道员,库尔特·格鲁伯和威利·昂格劳比,一起工作。他们原本来自德国,但在马来亚服务已有一段时间。

在马来亚工作了三个月之后,我奉派到泰国去。威利·昂格劳比和从前在当地从事过海外传道工作的弗兰克·迪尤尔也和我一起到泰国服务。我们在1938年9月乘火车抵达泰国,找到一个临时的居所之后就立刻投入见证工作。泰国语的表达能力很强;当我们尽力学习之际,我们发觉泰国人很仁慈而有耐性。

激励人心的仰光大会

正如上文所述,我们从泰国曼谷开始那前往缅甸仰光的艰辛旅程。那是缅甸第一次举行大会,美丽的大会堂座无虚设,有超过一千人出席公众演讲。由于已没有空位剩下来,所以我们被迫要将礼堂的大门关上。缅甸和邻近各国只有很少见证人,故此大部分来聆听演讲的人都是响应在大会之前派出的数千份邀请单张而来的。

就我们来自孤立海外传道地区的人而论,大会实在是属灵的强心针。大会结束之后,我们启程回泰国去——但这次旅程却轻松得多,我们无须步行穿过丛林了。

战争与日本入侵

这时战云已开始笼罩东南亚。日本军队一入主泰国,就禁止耶和华见证人的工作。战时所有英国人、美国人、荷兰人都要送入营中拘禁。乔治·鲍威尔是个先驱,他从新加坡北上曼谷和我会合,结果和我一起被囚禁起来。我们一同在营中度过了三年零八个月。

我们被囚在营中之际收不到任何新书刊或社方的来信。但我们却经历到诗篇执笔者的应许“凡跌倒的,耶和华将他们扶持;凡被压下的,将他们扶起。”——诗篇145:14。

返回澳洲

1945年战争结束,我们获得释放,之后我就返回澳洲去了。由于有良好的食物和较为合适的生活环境,我的健康得以复原,并且能够再次开始先驱工作。后来在1952年,我奉派作环务监督,从事周游各地的探访工作。在此后的22年我一直享有这项权利。1957年我和伊莎贝尔结婚,当时她已有11年的先驱经验。婚后我们夫妇二人继续从事环务工作。

后来健康的难题开始使我们难于继续从事周游工作,所以1974年我们在墨尔本定居下来作先驱。我仍然不时代替弟兄作环务监督,最近更有权利作先驱服务训练班的指导员。在这一切工作上,内子给予我喜乐和始终如一的支持。现在我已届78岁高龄,我深深感谢耶和华继续供应我的一切需要。

回顾以往多年,我常常反省耶和华怎样训练我们,帮助我们克服过失,管教我们,精炼我们去作他的仆人。我不时回想上帝帮助我渡过考验的情形。这些考验根本是超乎人力所能忍受的,但上帝却为我预备了方法,使我能够安然渡过。这些回忆是力量的来源,也不断的提醒我,耶和华的确供应我的一切需要。

[第21页的图片]

我和内子伊莎贝尔的近照

[第23页的图片]

在纳拉伯作见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