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页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第2页
这个世界在许多方面已摒弃了真正的价值观。你又如何?你有把多个世纪以来证明对人大有造益的价值观弃如敝屣吗?抑或你去芜存菁,继续把真正的价值观奉为生活上的指导力量?
-
-
价值观变成怎样了?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价值观变成怎样了?
在1948年世界大战休战纪念日的演辞中,美国的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将军说:‘我们有太多属科学的人,太少属上帝的人。我们掌握着原子的秘密,却拒绝了‘登山宝训’。……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和道德婴孩的世界。我们懂得战争多过懂得和平,懂得残杀多过懂得生活。’他说:‘由于道德方面的幼稚,人类有陷入这个世界的圈套中的危险。’
有一个时期,不少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基于圣经的,但情形已今非昔比了。这些价值观已被人置之度外,认为过时落伍。新的生活方式正蔚为时尚。‘真理’是相对的。事情已不再有所谓对与错、是或非。人无需作任何判断。人人可以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我行我素,自行其是。无过的淫行。无过的通奸。无过的离婚。无过的忽视儿女。人对任何恶劣后果都无需负咎——无论是少女怀孕激增、千百万宗堕胎、许多儿童一生被毁了。既然没有过错也没有咎责,就没有罪责可言。世界正以这些方式把真正的价值观弃如敝屣。
最初的一对男女选择要自行决定是非善恶。(创世记2:17;3:5)今日,亿万的人决定根本没有是非善恶。由于要为所欲为,世人把传统的价值观弃置一旁,大声欢呼说:‘终于自由了!做什么都可以了!’一旦取消一切约束,祸患便接踵而至!
一本著名杂志的大标题问道:‘举国都是说谎者?’接着大声疾呼:‘政府官员舞弊营私。科学家杜撰虚报。求职者窜改履历以期谋得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答案是,有越来越多社会批评家表示忧虑,基本的忠实已衰退到惊人程度。’
另一本销量巨大的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的文章,其中披露了不少‘珍闻’,如:爆出丑闻的商业交易,辜负公众信任的事件,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过犯。承认犯错,却不算是严重的过错,没有什么可算是犯罪。
该系列的文章作出结论说:‘美国人若要谋求较真确的道德平衡,他们也许需要重新检讨现时社会在他们面前诱惑夸耀的价值观,如:主管级的职位、政治权力、性的诱惑、豪华住宅、湖边别墅、在市场赚大钱等。因此真正的挑战是对欲求重新作出界定,为社会服务有如为自己服务一般,订出划一的道德标准去指导人所运用的手段,同时也达到正当的目的。’
《纽约时报》登出以下的标题:‘联邦调查局说,向州政府官员提出的106宗贿赂中,有105宗被人收受。’拒绝收受第106宗贿赂的人是正人君子吗?不,‘他只是嫌贿赂数额不够大而已。’
前任纽约市昆士区民主党领袖兼市议会议员特罗伊(Matthew Troy)在论及‘政府贪污与忠诚’问题时,告诉一群大学生说贿赂已成了风气。在州议会投票中发现有人用选票收买法官职位。‘州立高等法庭法官职位的普通价格是7万5,000美元,较低法庭的法官职位价格是3万5,000美元。’
小说家米切纳(James Michener)列举出一些目下流行的把戏,如:经济冒险家,他们积聚了亿万属于别人的金钱,却受人艳羡颂扬,违法的内幕交易丑闻,老谋深算的金融巨子筹划突袭的收购行动,恬不知耻的宗教人士发狂地敛财,爱滋病使大众惶惶不可终日,恐怖分子蓄意破坏社会,政客出卖国家公园,导致生态学上的灾祸,当局者售卖军火给公认的敌人,然后把赚得的钱用来资助中美洲的革命。
米切纳所作的结论是:‘1980年代将会被人记得是丑恶的十年,因为有太多丑事浮现出来。’这一切都是由一项简单的发展所促成的:真正的价值观被人弃若敝屣。
前任美国教育部长贝内特(William Bennett)批评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失败,并且把这种失败所导致的青少年难题列举如下:
‘项目:今日的14岁少女有百分之40在20岁之前会至少怀孕一次,所生的婴孩超过半数是私生子。
‘项目:青少年自杀创下新高峰,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
‘项目:美国在少年吸毒的比率方面高踞工业世界的榜首。
‘我们的学校能够‘解决’这些难题吗?不能。它们能够提出帮助吗?能够。它们有尽力而为提出帮助吗?没有。
‘为什么没有?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愿努力达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德育。例如,近期有一篇文章引述纽约区几位教育家的声称说,“他们刻意避免告诉学生在道德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文章叙述一次有十五个高中和初中学生参加的研讨会。学生在讨论中表示,一位同学把她在校内拾到的钱包里的1,000美元交还物主是一件蠢事。’训导员对于学生的评论不置可否,并且解释说:‘我的立场若是要阐明是非善恶,我就不是他们的训导员了。’
贝内特评论说:‘从前,训导员会提出训导,训导学生许多事情——包括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
家庭、学校和各教会的失职
在传授价值观方面,家庭正迅速变成毫无用处。家庭的分崩离析使家庭无法再发挥教育作用——父母出外工作、离婚、单亲家庭、单亲出外工作、儿童留给保姆或日间托儿所照顾,或者单独留在家里与电视作伴,让电视鼓吹以性为乐趣,提倡以暴力为解决难题的方法。报章专栏作家波特利茨(Norman Podhoretz)评论这些事情的结果说:‘影响包括犯罪行为激增;吸毒和纵酒的人数大增;少女怀孕、堕胎和性病的比率上升;青少年横死(杀人、车祸、自杀)事件日增。唯一减退的事看来是学校的成绩。’
波特利茨继续说:‘两位社会学家发现确凿的统计证据,证实了我们随处可见的一件事。他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满足自我的愿望’置于其他一切价值观念之先。他们发觉越来越少人愿意牺牲自我,甚至连牺牲自己的方便去满足儿女的需求也不愿意。令人惊异的是,美国有三分之二的父母认为“父母应该有自由去过自己的生活,即使要减少花在儿女身上的时间也在所不惜。”’
加伍德(John Garwood)在担任美国堪萨斯州福特希斯州立大学训导主任期间对真正价值观的丧失一事评论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各教会均未能对他们所指导的人灌输一套稳定、永久的价值观念,以致造成了今日的许多难题。英国伟大历史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留意到今日西方世界在忠实方面大为衰退,缺乏国家宗旨,大谬不然地强调物质主义,工作成就的自豪感日减,人心趋向于高度消费水平,但求自我满足。他留意到我国(美国)的生活方式含有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许多特色。’
撇弃真正的价值观使这个世界糊里糊涂地一味追求物欲。人拥有丰富的物质,在精神上却贫乏不堪,结果迷失方向而暗中盲目摸索。人类的得救端赖于归回真正价值观的来源。
-
-
真正价值观的来源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真正价值观的来源
所有人类社会都有一套道德法典。不论世人承认与否,他们都感到需要有一种高于自己和本身以外的指导力量。他们本能地仰望一种较高的力量,对之作崇拜或事奉。这种力量也许是太阳、月亮、星宿、山川河岳、飞禽走兽、人或组织。道德法典也许载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一本或多本圣典之中。世人的这种需要随处可见。这乃是人的本能。
据知名的精神科专家容格(C. G. Jung)说,‘宗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能态度,它的表现可见于人类从古至今的历史中。’著名科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在写作中提及‘一切人类社会均具有的道德法典,’并且补充说:‘我们可以很容易提出可观的论据,表明人的道德感继续存在,尽管有许多诱惑[和迫害]不断加以破坏。’
所有神圣著作中最为人知和销流最广的圣经承认人具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它在罗马书2:14,15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
霍伊尔认为进化论‘是任何形式的投机行为的公开特许状,’并且继续说:‘老实说,我有一项信念萦绕于心,在《物种起源》一书发表之后,所谓的学术界采纳了一套虚无主义的哲学,把人类导入一条自动自我毁灭的途径。一部世界末日机器在那时已开动了。……不少人现在已意识到人类社会有些基本的不妥,但不幸的是,他们把精力虚耗在抗议一件复一件的琐事之上。’
生命起源背后的智慧
接着,霍伊尔以精确的数学指出生命凭机遇在地上产生的或然率其实等于零。他说,正统科学家之所以拒绝承认有个创造力量存在是由于‘以往的宗教弊端’所致。但霍伊尔却相信生命是由宇宙空间中某股智慧力量所创造的。他认为在地上做不到的事在外太空可以做得到,但假定即使在外太空也有某种智力发挥作用。甚至最简单的生命形式——细菌——也复杂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创造它必然牵涉到智力,但霍伊尔却不愿把这种智力称为上帝。
其他“意识到人类社会有些基本不妥”的人却不像霍伊尔一样不愿提及上帝。其中之一是以上引述的精神科专家容格,他说:‘人若不依附上帝,就无法以自己的力量去抗拒世界在身体和道德方面的诱哄。为了这缘故,人需要内心卓越经验的证据,只有这样他才能受到保护不致同流合污。’
美国上诉法庭的首席法官墨菲(Francis Murphy)声称,现代人‘并不知道人生的最终目的,并且怀疑人生是否有任何真正意义。不论他的道德主张如何,他已在事实上将上帝排出自己的生活、办公室和家庭之外。因此他缺乏一个道德中心。’运动界的科素尔(Howard Cosell)对此表示同感;论到运动员滥用麻醉药的难题,他说:‘在美国已不再有明确的道德中心了。……这是整个文化的难题。’
报纸专栏作家盖耶(Georgie Geyer)说:‘若对上帝没有信心,要有个道德的社会或国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凡事就以“我”为依归,但唯独有“我”是没有意义的。……当“我”成了一切事物的准绳——牺牲了上帝、教会、家庭和一切公民所接纳的人类行为准则——我们就遭遇麻烦了。’
索津涅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说,如果有人叫他以一句话去指出二十世纪的主要特征,他会说:‘世人已忘记了上帝。’他继续说:‘整个二十世纪正被卷入无神主义和自我毁灭的漩涡中。……为今日世界的困难处境找寻出路的一切尝试都属徒然,除非我们重新引导我们的良知,翻然悔悟,归向万物的创造者:若非这样,就决不会找着出路,一切努力都会劳而无功。’
六千年来,人一直试图自行决定是非善恶。现代的趋势是各行其是——根本无所谓善恶。历史记录了这两种行径的可怖后果,证明人不能定自己的脚步。‘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14:12;耶利米书10:23)耶和华上帝创造人,对人了如指掌;他已向人提供导致快乐的指南:‘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为了造福人类,他的话语——圣经——将真正的价值观阐明出来。附表列出若干可行和不可行的事。
[第7页的附栏]
可以奉为生活准则的价值观
▸ 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耶和华上帝。
▸ 爱人如己。
▸ 以愿人待己的方式待人。
▸ 跟从耶稣,以之为榜样。
▸ 宽恕别人,正如你想受人宽恕一般。
▸ 孝敬父母。
▸ 谦恭有礼。
▸ 处事忠实。
▸ 力求与所有人和睦。
▸ 培养温柔、仁慈、自制的品德。
▸ 不要以恶报恶。
▸ 要以善胜恶。
▸ 勿崇拜假神。
▸ 不向偶像下拜。
▸ 不谋杀。
▸ 不偷盗。
▸ 不作假见证。
▸ 不辜负上帝的名。
▸ 不贪求别人的财物。
▸ 不含怒到日落。
-
-
什么价值观支配你的一生?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什么价值观支配你的一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也许要先行考虑一下几个问题,例如:你想从一生得到些什么?财富、名气、刺激、耸人听闻的冒险、情欲的满足?抑或你的目标是要以忠实、仁爱、同情、为大众服务、灵性壮健为人所知?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圣经的这条律则是真实不变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
你若扬弃真正的价值观,就必须甘愿接受一切后果。美国高等法庭法官休柯特(Paul Huot)指出这些后果的其中几点。他提及一般人对法律、社交礼节和管教失去尊重,说:‘事情不再黑白分明了。什么事都是灰色的。我们已丧失了礼貌,丧失了谦恭,丧失了正当的行为标准。很少人认识是非善恶之间的分别。如今被视为罪的不再是犯法本身而是犯了法之后被人发现。’
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就更加需要以道德来支配它们的使用。(箴言24:5)不幸的是,与知识和能力增加俱来的却是道德的崩溃。历史家汤因比评论这点说:‘想到我们在科技方面如此成功,但道德方面的失败却几乎无法估计,这件事实在可悲。……如果道德的鸿沟继续加宽,我预见将来的普通市民也许要带备手提原子弹才敢在街上行走。’
现行的趋势是撇弃真正的价值观,把罪的意识丢在垃圾堆里。这种态度与箴言30:20所说的淫妇无异:‘淫妇的道也是这样:她吃了,把嘴一擦就说:“我没有行恶。”’但罪其实仍然和我们同在,而且日益猖獗,只不过躲在某些别号之下进行活动而已,例如开放、自由、相对主义、价值观澄清、非判断主义等——这一切均美其名为‘新道德’。
颠倒是非
自以赛亚的日子以来,情形并没有真正改变。他的话仍然十分适切:‘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以赛亚书5:20)为了使错看来对,他们调改温度计的标记,使发高烧的温度看来正常。
哪一种价值观产生良好结果?哪一种令你快乐,结识到忠诚的朋友,带来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你想享有为人忠实、真诚和关心别人的声誉吗?受人所喜欢、尊重和敬爱?抑或你更珍视享有无限的资财,饱尝富豪权势的滋味?满足肉体欲望是否最重要的事?在你看来,全力追求自我满足是最重要的事吗?
非法的性关系十分流行,一般都受到传媒和社会所认可。但对于婚姻、家庭和儿女的福利,这却造成多大的损害!与性放任一起增长的是变态到极点的同性恋在今日到处蔓延,基督教国的若干主流宗教加以宽容,甚至加以允准。上帝的话语自问自答说:‘他们行可憎的事知道惭愧吗?不然,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耶利米书6:15。
耶稣强调灵性上的需要,说:‘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因为属天的王国是属于他们的。’(马太福音5:3,《新世》)可是有许多人把这种需要视为没有多大价值而不设法加以满足;但缺乏灵性的生活结果变成浅薄。即使拥有不少世俗的成就,这样的生活仍然是浅薄和缺乏真正快乐与属灵满足的。可悲的是,认识灵性需要而向基督教国各教会寻求满足的人均空手而回,因为基督教国的情况正如阿摩司先知所预言一般,‘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阿摩司书8:11。
此外,各教会有许多成员无意听从有益的属灵教导,反而‘随从自己的[私]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摩太后书4:3,4)教士和平信徒两者均与以赛亚时代的人有同感,他们对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说:‘“不要见异象哦”;对见异象的人说:“不要向我们传讲对的异象哦;只要向我们说圆滑的话,传讲虚幻的异象好啦;离开这条路吧!离开这路径,转走一边吧!别在我们面前再提以色列之圣者了!”’——以赛亚书30:10,11,《吕译》。
你需要把敬虔的价值观深印在心里。你若决定要把上帝所推荐的真正价值观反映出来,上帝的话语规划了一项公式给你遵循,那便是:‘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歌罗西书3:9,10。
可是,你也许尚未确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你也许对某些教义——例如不死的灵魂在地狱烈火里永远受苦——大起反感;或者由于圣经批评家把圣经撇弃一旁,认为它仅是神话,以致令你转耳不听;或者你见到许多传道者虽然故作虔诚之状,其实却伪善、贪财、行为不检,你对这些伪称代表圣经的人大感厌恶。
你若亲自研究一下,就会看出‘罪的工价乃是死’而不是在火里受苦;你会见到现代考古学证实圣经是正确的历史而非神话;你也会看出基督教国有许多教士与圣经时代的虚伪教士无异,与忠心的先知和使徒却截然不同。——罗马书6:23;马太福音第5-7,23章。
圣经是真正价值观的来源。让真正的价值观支配你的一生意味到会受上帝所嘉许,并且引导你在一个正义的新世界里获得永生;在那里‘上帝要擦去他们[人类]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4;约翰福音17:3。
因此要让上帝话语所推荐的真正价值观支配你的一生,从而使你得益:‘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教训你,使你得益处,引导你所当行的路。甚愿你素来听从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义就如海浪。’——以赛亚书48:17,18。
[第9页的图片]
平安有如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