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神论的根源守望台1994年 | 12月1日
-
-
树根早在19世纪之前已经在地里长成了。令人惊讶的是,基督教国各宗教竟助长了现代无神论的发展!这是怎么一回事?由于这些宗教团体腐败不堪,结果使人们醒觉过来,提出抗议。
种子撒下了
中世纪期间,天主教会对属下的信徒大施压制。《美国百科全书》评论说,“在照料人民的属灵需要方面,教廷看来力有不逮。等级较高的教士,特别是主教,大都来自贵族阶级;这些人将拥有神职视为谋取声望和权力的方法。”
有些人,例如加尔文和马丁·路德,曾试图改革教会。可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却未必总是符合基督的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满了不容异见和流血事件。(可参阅马太福音26:52。)那个时期有不少斗争非常激烈,以致三个世纪后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写道:“那些不信神的人还可以原谅,但加尔文加于上帝身上的残暴品性却更难宽恕。”a
显然,宗教改革运动并没有把纯真崇拜恢复过来。可是,这件事却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梵蒂冈不再在信仰上持有专利权了。许多人加入了新成立的基督新教教派。其他人则由于对宗教大失所望,于是将人为思想当作崇拜对象。接踵而来的是宗教上的开放态度,容许人对上帝持有各种不同的见解。
怀疑论应运而生
到了18世纪,一般人把理性主义视为解决世界难题的灵丹妙药。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倚赖政治和宗教的指引有碍人类进步。他敦促说:“要勇于探知!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解力!”
这种态度成了启蒙运动(又称理性时代)的特色。在整个18世纪,当时世上一般人都十分热中于探求知识。《历史里程碑》一书说:“怀疑代替了盲目的信心,所有旧式的正统观念都受到质疑。”
受到这种审察的‘旧式正统观念’之一是宗教。《世界通史》说:“人们改变了他们对宗教的看法。到天堂享福的应许已不再令他们满意;他们要在地上过较好的生活。他们开始对神灵失去了信心。”的确,大部分参与启蒙运动的哲学家都对宗教不屑一顾;他们尤其责怪渴求权力的天主教领袖,因为这些宗教领袖一直刻意蒙骗人民。
由于对宗教深感不满,许多哲学家变成自然神论者。他们相信上帝,但却断言他对人漠不关心。b有几位哲学家,例如霍尔巴赫,成了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霍尔巴赫声称,宗教是“分裂、愚昧和罪行的根源”。随着时间过去,许多人对基督教国感到厌倦,于是开始同意霍尔巴赫的看法。
基督教国竟然助长无神论的流行,这是个多大的讽刺!神学教授迈克尔·J·巴克利写道,“教会是无神论的温床。教会的所作所为使西方人士的良知大起反感,他们也对为人告解的宗教愤慨不已。各教会和教派摧残了欧洲大陆,策划大规模的屠杀,发动宗教抵抗运动和革命,甚至企图把君王逐出教会或干脆把他们罢免。”
-
-
无神论的根源守望台1994年 | 12月1日
-
-
a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基督新教各教派仍保留了许多不符合圣经的教义。请参看《儆醒!》1990年11月8日刊,19-22页;1990年12月8日刊,25-9页。
b 自然神论者声称,像钟表匠一样,上帝使他的受造物开始运作后就对一切置身事外,只是站在一角冷眼旁观。据《现代遗产》一书说,自然神论者“相信无神论是人在绝望之余所产生的错误构想,但天主教会的权力主义架构和对教义那种墨守成规、不容异见的态度却甚至比无神论更可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