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偷窃——何以不可?
“我今年16岁,我有一个很大的难题。最近我经常偷窃。我刚在一个购物商场内偷了七对耳环。我不敢将自己的难题告诉别人。请帮助我!”
一位心烦意乱的少女致函一份杂志的忠告专栏时写出上述的话。一位作家报道说:“在美国,估计零售店因盗窃、抢劫、诈骗或其他方式……每年损失价值达一百亿美元的货品。因店铺盗窃而被捕的人,差不多半数都是青少年。”
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中生都承认曾入店行窃;而据珍妮·诺曼和迈伦·哈里斯所作的另一项调查指出:“差不多所有青年都承认自己至少有一次没有付钱便取去一些东西。”
何以他们会偷窃
人如果在未获得同意便擅自取去一些属于别人的东西,他便是个窃贼。有时人正陷于贫困之中,偷窃可能看来情有可原。一位家境清贫的青年回忆说:“我正陷于赤贫之中,所以便走到一间[快餐店]的后门,将门踢开,取去几块鸡肉。但只是这样而已,因为我实在太饿了。”
圣经的一句箴言曾说:“贼因饥饿偷窃充饥,人不藐视他。”即使这样,偷窃行为在道德方面依然是错的。接着的一节经文指出,盗贼即使因饥饿而偷窃,也‘必须作出赔偿’,把严重的罚款赔上。——箴言6:30,31。
可是,令人震惊的是,由于正当理由而偷窃的青年只属少数。年轻的玛莉·珍便是个典型例子,她承认说:“不错,我曾入店行窃,但我对自己所做的事真的摸不着头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我要这样行。爸爸妈妈给我足够的零用钱。我根本一无所缺。”a《十七岁》杂志也有类似的报道:“一项由国家防止罪行委员会所作的调查表明,犯过者偷窃的最普遍理由是,他们想免费获得一些东西。”有些青年甚至辩称他们偷窃是因为店铺物品‘价格太贵’!
对有些青年来说,偷窃是他们一种消愁解闷的方法。曾一度偷窃的杰里米解释说:“我只是想在放学后寻找一点开心而已。”偷窃看来也被视为一种颇为刺激的玩意,当他们将一件偷来的衬衫塞入手提包,或将一张镭射唱碟偷偷地滑进背囊里时,他们的肾上腺素便会高涨。看来他们正是喜欢这种感觉。
掩饰痛苦?
当然,要消愁解闷是有许多较安全方法的,根本无须冒牢狱之险。追求这种刺激仅是为寻得些微乐趣抑或背后还有其他因素呢?许多专家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妇女家庭杂志》评论,有些青少年“觉得很难应付成长中所面对的压力。跟父母打架、与朋友绝交、考试得分低等理由都会使他们感觉身不由己。所以犯法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恢复自信。”
不错,窃贼在表面虽然故作威风,但隐藏在背后的却可能是极度的伤心和痛苦。正如圣经说:“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箴言14:13)证据表明,经常入店行窃可能是抑郁的一个征兆。有些青年窃贼后来被发现,原来他们在童年时曾遭人虐待。不论痛苦的成因是什么,偷窃的刺激看来至低限度会使痛苦暂时得到纾缓。b例如,一位美国青年便从偷车,然后疯狂地开快车寻得乐趣。他说:“简直畅快极了!你会感觉既惊险又刺激。”
同辈压力
圣经说:‘不良的交往会破坏有益的习惯。’(哥林多前书15:33,《新世》)这项事实是人所公认的。作家丹尼斯·V·兰格评论说:“年轻人很少会单独犯错的。”同辈之间往往会互相挑激去偷窃一些东西。颇遗憾的是,许多青年便屈服于同辈的压力之下。
年轻的凯茜说:“我在初中时交上了一群女孩子。”但她要怎样才能加入她们一党呢?条件是要她偷一件名贵的运动衣。她承认说:“我由于想加入她们,所以便到一家商店偷了一件运动衣。”
培养上帝的观点
偷窃看来是一种颇为吸引的玩意,因为可以拥有一些自己无力购买的东西,也享受到冒险犯难的刺激和受到同辈接纳。可是,在圣经里十诫的其中一条是:“不可偷盗。”(出埃及记20:15)使徒保罗也写道:“偷窃的……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哥林多前书6:10)特别对一些自幼便受教成为基督徒的青年来说,他们尤其应当关心上帝的观点。人若在外表显出公义,但暗地里却是个小偷,这是多么伪善的行径!使徒保罗这样说:“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罗马书2:21。
要避免犯偷窃罪的另一个有力理由是,这样行会被绳之以法而使人变得面目无光。一个年轻窃贼在被人揭发之后说:“我真想一死了之。”知道耶和华“憎恨抢劫”乃是拦阻人在一时冲动或压力之下偷窃的最有力理由。(以赛亚书61:8,《当代》)即使一个人能够瞒过店主、警察和父母,但却无法瞒过耶和华。恶行始终会被人揭发出来。——以赛亚书29:15。
请也记住,罪行可以使人变得铁石心肠。(希伯来书3:13)人起初可能只是犯轻微的盗窃罪,但这种倾向可以使人变成越来越肆无忌惮、不顾后果。例如,年轻的罗杰起初便因为从母亲钱包内偷钱而踏上犯罪的途径。后来,他更将一些老妇摔倒在地,抢去她们的钱包!
抗拒引诱
无可否认,如果一个人在暗中有偷窃的恶习,要戒绝它殊不容易。一位青年承认说:“这是一种癖好。”什么可以帮助一个青年人改邪归正呢?
向上帝认罪。上帝会对那些改邪归正和坦白承认罪过的人“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7。
寻求帮助。本杂志有许多读者都经常跟他们区内的耶和华见证人基督徒会众联络交往。这些人可以向当地的基督徒长老寻求属灵的帮助和纠正。(雅各书5:14,15)怀持优良道德原则的父母也可以向他们提出帮助和支持。如果恶习是由于伤心、痛苦或仅是沉闷而导致,向一些富于同情心的人倾诉会对他大有帮助。——箴言12:25。
作出赔偿。在摩西的律法之下,偷窃的人必须连本带利物归原主。(利未记6:4,5)这样行不但可以帮助人持有清白的良心,也可以使人深深体会偷窃会对人造成的伤害。圣经应许,如果一个人“还人的当头和所抢夺的,遵行生命的律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以西结书33:15。
抑制嫉妒和贪婪的倾向。十诫中的最后一条是:“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记20:17)如果你真的需要或想要一些东西,但却不是自己能力可以买到的,也许你可以设法赚些钱去买。使徒保罗劝勉说:“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以弗所书4:28。
留意自己的交往。作家丹尼斯·兰格提醒说:“如果你跟一个或一群做坏事或犯法的朋友在一起,你便自然会被视为与他们同流合污。”如果同辈朋友怂恿你跟他们做些不法的事,要鼓起勇气说不。——箴言1:10-19。
考虑偷窃为人带来的伤害。窃贼通常只顾自己。但耶稣劝勉我们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人如果学会体贴别人,便较少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来。
顾及后果。(加拉太书6:7)不要只是想到一些自己无力购买的精致饰物或器具是多么诱人;相反,要想到遭人逮捕和检控时是多么羞耻;也要想想这样行会为父母和上帝带来多大的羞辱!这样你便一定会断言偷窃绝不是一件有趣的玩意。
[脚注]
a 人名经过删改。
b 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偷盗癖。这是一种由于精神失调而不由自主地想偷窃的症状。医生指出偷盗癖是十分罕见的。有这种症状的店铺盗窃者不足百分之5,而这种失调的情况往往可以用药物治疗。
[第18页的图片]
入店行窃往往会遭人逮捕而变成面目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