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创造》 10章128-141页
  • 求证于无与伦比的行星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求证于无与伦比的行星
  •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与太阳距离适中
  • 神奇的大气
  • 水——别具一格的物质
  • “丰饶的土地”
  • 绝非巧合
  • 生机勃勃的地球
    生命来自创造吗?
  • 人生的确有目的
    人生的确有目的
  • 地上生物得以生存的奇迹
    警醒!1974
  • 宝贵的大气层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创造》 10章128-141页

第10章

求证于无与伦比的行星

1,2.观察者对于地球这行星怎么说?

地球这个行星实在是个奇观,是太空中一颗希罕、瑰丽的宝石。太空人报告说,从天外临眺,地球的蓝天白云“使它成为极目所见最迷人的东西”。1

2 但是地球何止瑰丽!刘易斯·托马斯在《发现》杂志上写道:“宇宙论上所有科学谜之中,使我们设法理解的心力全然徒劳的最大一个,就是地球。”他补充说:“我们到现在才开始领略到地球多么玄妙、壮丽,怎样叫人屏息凝眸,是盘绕着太阳漂浮的最可爱的东西,封在它自己蔚蓝的气泡内,制造、呼吸着它自己的氧,把空气中自己的氮固定到自己的泥土里去,产生着自己的气候。”2

3.《地球》一书怎样论及地球?为什么?

3 还有一件事实耐人寻味:在我们太阳系所有的行星之中,只有在地球上科学家才找到生命。而且,生物的种类何其丰富多采——有微生物、昆虫、植物、鱼类、鸟类、牲畜、人。此外,地球是个大宝库,蕴藏着维持芸芸众生所需的一切。诚如《地球》一书所说:“地球是宇宙的奇珍异宝,是无与伦比的天体。”3

4.有什么比喻可以用来说明地球的独特?我们的结论是什么?

4 为了说明地球怎样独特,且想象你处身在一个不毛的沙漠里,四周一点生命都没有。突然,你发现了一幢漂亮的房子。房子有空气调节、供热装置、水管工程、电力供应。冰箱和食橱都放满了食物。地下室里贮藏着燃料和其他物资。假设你问人说,在这样荒芜的沙漠里,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如果人家答道:“这一切都是碰巧就有的,”你会怎么想?你会信吗?抑或你会断定有设计者和建造者是理所当然的事?

5.圣经中哪一个比喻对于地球说来很恰当?

5 科学家探测过的其他行星全部都毫无生命。地球却充满生命,而且有非常复杂的系统,供应光、空气、热、水和食物好维持生命,而每一样都处于微妙的均衡状态。这证明地球是特别建造成可以让生物活得舒适的——像一所豪华巨宅一般。按理说来,正如圣经的一位执笔者指出说:“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上帝。”不错,宏伟、神奇得何止千万倍的“房屋”——我们这地球——更须有一位绝顶智慧的设计者兼建造者才行,而这就是上帝。——希伯来书3:4。

6.有些人怎样承认地球具有睿智设计的迹象?

6 科学家对于地球和其上的生物越研究下去,就越发觉它的确设计得尽善尽美。《美国科学》月刊叹赏道:“我们放眼宇宙,辨认出发挥有益作用的许多次物理、天文意外时,不禁觉得宇宙一定在某种意义上预先知道人类要来了。”4《科学新闻》杂志承认说:“看来这样特定的、精密的环境因素不可能偶然发生。”5

与太阳距离适中

7.地球怎么从太阳获得恰好适中的光能和热能?

7 地球上维持生命所需的许多精密环境因素之一,就是来自太阳的光和热有多少。地球只获得太阳能的很小部分。然而这恰好是维持生命所需的适中能量。原因就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刚刚好——平均是1亿4900万公里。要是地球离太阳近得多或者远得多,温度就会太高或者太低,生物便不能生存了。

8.为什么地球绕日运行的速度那么重要?

8 地球每年环绕太阳一周,运行速度是每小时10万7000公里。这个速度正好抵消了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速度稍减,地球就会被太阳拉到较近。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地球就会像最接近太阳的行星水星一样,成为一片不毛的焦土。水星日间的温度超过摄氏300度。另一方面,如果地球运行的速度增加的话,就会离开太阳较远,可能像航道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一样,成为冰封的荒地。冥王星的温度是摄氏零下180度左右。

9.为什么地球按一定的频度自转那么重要?

9 此外,地球恒久不变地每24小时绕轴自转整整一周。于是光和暗就会定时交替了。可是,如果地球一年才自转一次的话,那又怎样呢?那么地球一边就会全年向着太阳了。这一边很可能变成熔炉般的沙漠,而不见天日那边就可能变成零下温度的荒野。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可以生存的生物寥寥无几,甚至可能完全没有。

10.地球的倾斜怎样影响到气候和农作物?

10 地球自转的轴心与太阳相对倾斜23.5度。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话,就不会有季节的更替,气候就会老是一样。这么一来,虽不至于不能活命,但是生活的情趣就减了不少,目前许多地方的农作物周期也会大变。要是地球再倾斜得多,夏天就会极端炎热,而冬天就会极端寒冷了。然而23.5度倾斜刚好造成了四季轮转,令人称快,而且这些季节各有不同的变化,可以增添乐趣。在地球上许多地方,春天是清新的,这时草木初醒,花开正艳;夏天是暖洋洋的,适宜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秋天轻寒爽朗,树叶变得彩色缤纷;在冬天,山岭、树林、田野无不披盖着皑皑白雪,景象壮美。

神奇的大气

11.地球的大气如何独特?

11 同样独特,甚至可说神奇的,就是包裹地球的大气。在太阳系里没有别的行星有这样的大气。连我们的月球也没有。这就是太空人需要穿上太空衣才能生存的原因。可是在地球上不需要太空衣,因为我们的大气含有生命绝对必需的各种气体,而且比例恰到好处。这些气体中,有些当单独存在时是足以致命的。但是由于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占的比例很安全,所以我们加以呼吸也没有害。

12.(甲)为什么可以说地球大气的氧气量刚好适中?(乙)氮具有什么重要的功用?

12 这些气体之一是氧,它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占百分之21。要是缺了氧,人和动物不到几分钟就会死去。可是氧太多也会危害性命。为什么?呼吸纯氧呼吸得太久是会中毒的。而且,氧越多,东西就越容易燃烧。大气含氧量过高,可燃的东西就变成高度易燃。各处动不动就失火,火势控制起来也很困难。很明智地,氧有别的气体加以稀释,其中主要是氮,它占大气的百分之78。但是氮绝非只是稀释物。每天在全球各地的雷暴中,闪电发生千千万万次。闪电使氮与氧化合,产生出来的化合物由雨冲洗到地面上,给植物利用作为肥料。

13.在生物循环中,二氧化碳含量恰当有什么作用?

13 二氧化碳占大气的百分之1以下。这么少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它,所有植物都会死去。植物需要吸收的就是这么少的二氧化碳,好放出氧气。人和动物吸入氧而呼出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所占的百分比上升,对于人和动物或多或少会有害处。百分比下降,植物就不能生存。这个为人类和动植物而设的自给自足循环多么神奇而恰到好处!

14,15.大气如何具有保护壳的作用?

14 大气除了维持生命之外,还有很多作用。它同时也是个保护壳。在地面之上大约25公里的地方,有薄薄一层臭氧气体,把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线过滤出去。如果没有这个臭氧层,辐射线可以把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毁掉。此外,大气也掩护地球免受流星袭击。大多数流星不会到达地面,因为穿过大气陨落时都烧掉了,看起来好像星体凌空坠下的样子。要不是有大气,千千万万颗流星就会打击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对于生命和财产造成广泛的破坏了。

15 大气不但是个保护壳,同时也使地球保暖,免得热能散失在寒冷的太空里。至于大气本身,因为地球有引力,才不致漏掉了。这种引力的强度刚好足以挽留大气,但又不致大到妨碍我们举动自如。

16.试形容天宇之美。

16 大气不仅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其实人间美景之一就是瞬息万变的天空。它那寥廓雄伟的气势简直不可思议。地球四面八方被天幕上威严、斑斓的无限风光环抱着。在东方,一道金霞报晓;向白昼作别的西天,则粲然放出桃、橙、红、紫的光芒。巨浪似的、棉花似的白云,宣告晴朗的春日、夏日;秋天羊毛般的浮云,俨如一件大披风,诉说冬天将至。晚上堂皇的长空,满挂着荧荧星光;清亮的月夜,别有一种华美。

17.一位作者怎样评论天空?功劳归于谁?

17 从各方面来说,我们地球的大气都是多么奇异的恩赐!就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位作者写道:“总的来说,天是一项神奇的成就。它从不失灵,在达成设计原意方面,与大自然任何东西一般完美。我想谁也不能算出什么办法来改良它,至多偶然要把局部地区的云翳由这儿挪到那儿罢了。”6这段话叫人想起数千年前一个人物的看法,他目睹这么奇特的东西时领略到这是“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当然,他所指的是“创造诸天,铺张穹苍……的上帝”。——约伯记37:16;以赛亚书42:5。

水——别具一格的物质

18.水有什么别具一格的特性?

18 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而水具有种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它比任何别的物质都多。水有很多有利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它以气体(水蒸气)、液体(水)、固体(冰)形态出现——三者全都在地球的温度范围之内。此外,人类、动物、植物所需的原料都必须靠流体运送,例如血液和树液。能发挥这种功用最理想的就是水,因为溶于水的物质比溶于任何其他液体的更多。要是没有水,营养作用根本不能维持下去,因为生物全靠水使食物溶解。

19.水结冰的特点怎样异乎寻常?为什么这个特点十分重要?

19 水结冰的方式也是别具一格的。湖泊、海洋里的水冷却时,变得越来越重而下沉。这使较轻、较暖的水升到水面上来。可是,水接近冰点的时候,过程就刚好倒过来!较冷的水现在变得较轻而上升。水结成冰块时就浮在上面。冰块成了一种绝缘体,使底下深处的水不致结冰,从而保护水中生物。如果水没有这个特点,每年冬天就会有越来越多冰沉到水底深处,翌年夏天的阳光又不能透到水底加以融化。不久,河流、湖泊甚至海洋中的水,大部分都结成坚冰。地球也就变成冰天雪地的行星,不宜于生物存活。

20.雨是怎么形成的?雨点的大小如何显示出细心的设计?

20 另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就是远离河流、湖泊、海洋的地带也可以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每一秒钟,太阳的热力使数十亿公升的水变成蒸气。水蒸气比空气轻,于是飘摇而上,在天空形成云层。风和气流使云彩移动,在适当的情况下,水分就滴下为雨。但是雨点只会凝聚到某一个大小为止。否则,要是雨点变得很大很大,就会怎样?那就酿成大祸了!相反地,落下来的雨点通常大小适中,而且十分轻柔,连一根草、一朵极娇嫩的花,也很少会摧折的。水这种东西表现出何等匠心独运、无微不至的设计!——诗篇104:1,10-14;传道书1:7。

“丰饶的土地”

21,22.“丰饶的土地”的构造怎样显露智慧?

21 圣经的一位执笔者描述上帝“用智慧坚立丰饶的土地”。(耶利米书10:12,新世界译本)这“丰饶的土地”——地球上的泥土——很了不起。它的构造流露着智慧。土壤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成分。植物在有光的环境下,使土里的养分和水与二氧化碳化合起来产生食物。——参阅以西结书34:26,27。

22 泥土里含有维持人类和动物生命所需的化学元素,可是必须先由植物把这些元素转化成身体能够吸收的状态才行。有无数微小的生物参与这个过程。光是一匙土就有千千万万微生物了!不同种类的设计数不胜数,每一种都发挥作用,把腐叶、枯草和其他废物转变为可用的形态,或弄松泥土,使空气和水分能够透入。某些细菌把氮转变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合物。此外有蠕虫和昆虫不断垦钻,把底土粒子搬到地面上,使表土的质素提高。

23.土壤具有怎样的复原力?

23 诚然,有部分泥土由于受人滥用和其他因素而受到破坏。但是这样的破坏未必是永久的。地球具有奇异的内在复原力。这种功能在经过火灾或火山爆发蹂躏的地方可以清楚看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地带就再次草木繁茂了。污染受到控制后,本来已经沦为荒野的土地也能复原。最重要的,地球的创造者为了根除滥用泥土背后的症结,已经定意要“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保存大地作为他当初为人类预备的永久家乡。——启示录11:18;以赛亚书45:18。

绝非巧合

24.有关盲目凑巧,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24 在思索上文之际,请考虑这几件事:地球与供应光能和热能的太阳之间距离刚好适中,是否盲目凑巧所致呢?地球环绕太阳运行速度精当,每24小时绕轴自转一次,倾斜角度恰到好处,推本溯源,是否仅属巧合而已呢?地球具备有保护、摄生作用的大气,各种气体调配得如此适当,难道是凑巧所致吗?地球上有种植粮食所需的水和土壤,难道是凑巧所致吗?有这么多味道鲜美、五彩缤纷的水果、蔬菜以及别的食物,难道是凑巧所致吗?有目不暇接的美,存在于天空、山岭、江河、湖泊之上,呈露于花卉草木之间,以至于形形色色别的可喜活物身上,难道都是凑巧所致的吗?

25.对于我们这独一无二的行星,许多人都下了什么结论?

25 许多人都下了结论,相信这一切绝不可能是盲目巧合而有的。相反地,他们无处不看见细心、睿智、刻意设计的鲜明印记。既然如此,他们觉得蒙受恩泽的人理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为他是“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示录14:7。

[第129页的精选语句]

“地球是宇宙的奇珍异宝,是无与伦比的天体”

[第135页的精选语句]

要是缺了氧,人和动物不到几分钟就会死去

[第137页的精选语句]

“天是一项神奇的成就”

[第137页的精选语句]

要是没有水,动植物就不能吸收所需的养分

[第141页的精选语句]

地球上铸有刻意设计的鲜明印记

[第128页的整页图片]

[第131页的图片]

地球的运行速度使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恰好适中

[第136页的图片]

晚空别有一种华美

[第138页的图片]

水越冷越沉,快要结冰时却往上升。这样地球就不致变成冰封的行星了

[第139页的图片]

太阳的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加上泥土里的水和化学品,神奇地化合起来产生食物

[第140页的图片]

地球具有奇妙的复原力。草木转眼又生

[第141页的图片]

有这么多可喜的东西给我们享受,难道是盲目凑巧所致?

[第130页的图解或图片]

既然每一座房子都必有设计者和建造者,何况我们这精致得多、完善得多的地球?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砖

天窗

木瓦

檐槽

水落管

抹灰外墙

板条

木披叠板

A,A-10

13,1

12,12

E,E,E,E

[第132,133页的图解或图片]

地球的倾斜带来了令人称快的季节更迭

夏

秋

冬

春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23.5°倾斜

[第134页的图解或图片]

有些气体单独存在时是致命的,在大气中混合起来却能维持生命

地球大气的构造

78%氮

21%氧

1%所有别的气体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大气掩护地球免受有害辐射线和流星袭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