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月报》 12/13 3-6页
  • 帮助起初不愿意接受《圣经真理》书的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帮助起初不愿意接受《圣经真理》书的人
  • 王国传道月报-2013年
  • 相似资料
  • 你有没有运用这些册子?
    王国传道月报-2012年
  • 怎样运用《来自上帝的好消息》
    王国传道月报-2013年
  • 《浅谈圣经》的用途之一
    王国传道月报-2011年
  • 介绍新册子
    王国传道月报-2010年
查看更多
王国传道月报-2013年
《月报》 12/13 3-6页

帮助起初不愿意接受《圣经真理》书的人

1.为什么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喜欢接受《圣经真理》书呢?

1 一个人要成为上帝的仆人,必须先认识圣经的真理。可是,有些人信奉其他宗教,他们并不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有些人则不信上帝存在,也不尊重圣经。那么,对于最初不愿意接受《圣经真理》书的人,哪些圣经书刊能帮助他们呢?我们根据20多个国家的传道员的意见,提出以下的建议。

2.如果有人说他不信上帝,我们应该设法找出什么?为什么?

2 不信上帝的人 如果有人说他不相信上帝,你应该找出他不信的原因。他相信进化论吗?他是因为看到社会的不公平或者宗教的伪善,所以对上帝失去信心吗?他来自的国家限制人民的信仰吗?也许他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只是从来不觉得需要信上帝。很多传道员发觉,问问对方:“你一直都不信上帝吗?”能让对方说说自己的看法。之后要留心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话。当我们明白对方为什么 不信上帝,就会知道该怎样 回答,以及该给他什么书刊。(箴18:13)

3.我们可以怎样做,表明自己尊重别人和别人的信仰?

3 我们回答的时候,要避免让人觉得我们在批评他的观点。在美国,一些传道员提出了这个建议:“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看法。我们的目的不是要驳倒别人。更好的方法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思考并决定信些什么。”一个区域监督指出,他通常会先听住户的意见,然后问问对方:“你有没有想过……呢?”

4.我们可以怎样向佛教徒作见证?

4 很多佛教徒都对“上帝”感到陌生。英国一些传道员喜欢运用《怎样找到永久的平安幸福》册子向这些人作见证。他们会先跟对方讨论册子开头几段,接着讨论“真的有一位造物主吗?”这部分,下一次再讨论“造福全人类的指南”的内容。之后,他们会介绍《圣经真理》书,并向住户说:“就算你不信上帝,学习圣经对你也有益处,因为圣经有很多实用的指引。”美国一个先驱在汉语地区服务,他说:“地区里很多人都喜欢看书。很多时候,我们续访时,对方已经看完了留下的圣经书刊。不过,他们也许不明白圣经讨论的安排是怎样的。所以第一次探访时,我喜欢给他们《好消息》册子,因为册子的编写目的是鼓励人跟我们讨论。”在美国,一个探访汉语会众的分区监督指出,传道员可以在第一次探访时就介绍《圣经真理》书,但如果跟对方讨论,最好先从第2章开始,因为这一章简述圣经是一本怎样的书,而第1章是帮助人认识上帝的。

5.为什么我们必须表现耐心?

5 要对上帝培养信心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所以我们必须表现耐心。我们不一定在第一次探访就能令对方相信造物主存在。但一段时间后,对方也许会认为造物主有可能 存在,甚至表示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相信造物主是存在的。

6.为什么有些人对圣经没有兴趣?

6 对圣经没有兴趣或失去信心的人 有时候,有些人虽然觉得上帝存在,却没有兴趣认识圣经,因为他们不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也许他们住的地区人们都不信基督教,而他们一听到我们讲圣经,就以为我们是一般教会的信徒。或者在他们生活的国家里,大部分人都自称是基督徒,却跟一般人没有多大分别,所以觉得圣经对自己没什么用。我们可以怎样引起这些人对圣经的兴趣,甚至使他们愿意学习《圣经真理》书呢?

7.有什么好方法能引起人对圣经的兴趣?

7 希腊分部写道:“要帮助对圣经没有兴趣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开圣经,让他们看看其中的内容。很多传道员都看出,圣经的信息比我们所说的话更有力量,更能打动人心。(来4:12)很多人看见圣经里记载了上帝的名字,都很渴望看看圣经的内容。”印度分部写道:“很多印度教徒都想了解关于生命和死亡的真相。他们也有兴趣知道,圣经应许将来世上不会分种族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度也不会存在。”传道时,我们可以提及本地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难题,然后打开圣经,指出上帝的王国会解决这个难题。

8.有些人由于看见教会里信徒的行为而对圣经反感,我们可以跟他们说什么?

8 有些人由于看见在大部分教会里信徒的行为而对圣经反感。我们可以告诉对方,一般教会没有正确地解释圣经和圣经的教义。印度分部写道:“有时候,我们必须帮助对方看出,教会并不是上帝话语的保管人。”印度分部指出,印度教徒通常欣赏《人生有什么目的?你怎样才能寻得?》册子第4部分,这部分解释一般教会怎样破坏上帝话语的纯正,并试图毁灭圣经。在巴西,一个先驱在传道时这样说:“你可以看看圣经说的是什么。很多人都愿意客观地查考圣经。请放心,没有人会强迫你加入某个宗教团体。你查考圣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9.如果有些人起初没有兴趣学习圣经,为什么我们不该放弃?

9 耶和华能看透人的内心。(撒上16:7;箴21:2)他正吸引心地正直的人归附正确的宗教。(约6:44)很多人从来不认识上帝,也很少接触圣经。我们的传道工作能让他们有机会“得救,确切认识真理”。(提前2:4)因此,如果有些人起初没有兴趣学习圣经,我们不要放弃!你可以运用一本合适的圣经书刊,激发对方的兴趣。过了一段时间,你可以转用《辨明圣经的真理》这个研经课本跟对方讨论。

[第4页的附栏]

如果住户说他不信上帝,可以这样做:

• 问问他:“你一直都不信上帝吗?”,找出他不信的原因。

• 如果他是个佛教徒,可以运用《怎样找到永久的平安幸福》9-12页。

• 如果他相信进化论,可以运用以下的书刊:

《警醒!》杂志里“有设计者吗?”专栏的文章

《奇妙的万物彰显上帝的荣耀》影片

《如何活得心满意足》第4部分;《生命来自创造吗?》册子;《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册子

• 如果他因为世上不公正的事,或经历苦难,而对上帝失去信心,可以请他看看以下的资料:

《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书第10章

《上帝真的关心我们吗?》册子第6部分;《人生有什么目的?——你怎样才能寻得?》第6部分

• 如果住户开始看出上帝是存在的,请尽快转用《圣经真理》书跟他讨论。不妨先讨论第2章或其他吸引对方的课题。

[第5页的附栏]

如果住户不信圣经,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第17和18章

• 如果对方是印度教徒,可以运用《推理》21页的资料(或以下册子Why Should We Worship God in Love and Truth? 这本册子没有汉语版)

• 如果对方信犹太教,可以运用《推理》22页的资料(或以下册子Will There Ever Be a World Without War? 3-11页,这本册子没有汉语版)

• 谈谈我们听从圣经原则的益处。你可以运用以下书刊帮助人看出圣经的实用价值:

《警醒!》杂志里“家庭生活”专栏的文章

《圣经——对你的生活操有强大影响》影片

《来自上帝的好消息》第9和11课;《一本造益万民的书》册子22-26页;《如何活得心满意足》第2部分

《快乐幸福之道》3-7页,这本册子专为佛教徒编写

《真信心——快乐的要诀》第3章,这本册子专为伊斯兰教徒编写

如果地区里的人对圣经有偏见,你可以探访对方几次,谈谈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之后才告诉对方,你所说的都是根据圣经。

• 你可以运用以下的出版物,告诉对方圣经的预言怎样获得应验:

《圣经——准确的历史,可靠的预言》影片

《一本造益万民的书》册子27-29页

• 如果对方想知道圣经对于某些问题有什么看法,请尽快转用《圣经真理》书跟他讨论。

[第6页的附栏]

假如住户说:“我不信上帝”,你可以说:

• “我想用一点时间告诉你,为什么我 相信有造物主。”然后跟他谈谈《推理》43-45页的论点,或建议下次给他一本你自己很欣赏的圣经书刊。

• “如果真的有上帝,你希望他是个怎样的神呢?”大部分住户都会说,他们喜欢一个公正、慈悲、充满爱心和大公无私的上帝。然后打开圣经,让他知道上帝有这些美好的特质。(你甚至可以运用《圣经真理》书第1章,从第6段开始跟他讨论。)

假如有人说:“我不信圣经”,你可以说:

• “很多人都不信圣经。有些人认为圣经的内容不符合科学,有些人觉得圣经的标准不切合实际。那么,你自己有没有读过圣经呢?[让对方回答。接着打开《一本造益万民的书》第3页,让他看看引言的内容,并给他这本册子。]很多人不信圣经,是因为一般教会都没有正确地解释圣经的教义,册子的第4-5页有一个例子,下一次我想跟你讨论一下。”

• “很多人都这么说,但圣经里有一些经文实在令人惊叹,请你看看,好吗?[读出约伯记26:7或以赛亚书40:22,这些经文显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圣经的记载非常准确。]圣经里有不少至理名言,对你和家人都很有益,希望下次能跟你谈谈一个例子。”

• “谢谢你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上帝真的 为人类写了一本书,你觉得这本书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然后打开合适的经文回应对方。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