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2 7/15 420-423頁
  • 我們的生存希望僅限於今生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的生存希望僅限於今生麼?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小標題
  • 對未來生命的態度
  • 希望不僅限於今生
  • 為什麼永生是可能的?
  • 如何可以贏得永遠的生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守》62 7/15 420-423頁

我們的生存希望僅限於今生麼?

死亡會永遠終止你的生存嗎?抑或你在死後可以再活過來呢?

1956年七月二十五日當意大利郵船安得利·杜利亞號和貨船斯托克荷姆號相撞時,船上驚慌的搭客們在當時最大的慾望便是逃生。沒有一個人會高興隨著船沉下海底去。所以他們一聞警訊便本能地急忙逃命,連衣服也來不及換便只穿著睡衣瘋狂地衝到船面上等候逃生。人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們都要活下去。

當一個人和別人談及死亡和求生的正當慾望時,他可能冷淡而輕鬆地表示滿不在乎;但是當他們和意大利郵船安得利·杜利亞號將沉時的搭客一樣面對著生死的關頭時,他們便會表示一種完全不同的緊張態度了。他們會寧願捨棄一切而逃生。

一個正常人是決不會有求死的慾望的。假如他有病的話,他會願意罄其所有醫好他的病。人求生慾望並不會因為年齡的漸增而消退,反之它會隨著年齡的漸長而愈強。

你的一生有如在你面前展開的一條道路一般。當你年青時它看來十分悠長而一直伸展到你所看不見的遠方。這時你並沒有怎樣留意到自己生命的寶貴。但是當你年事漸長而逐漸看到生命的盡頭時,你的態度便會改變了,你會竭盡全力企圖延長這條生命的道路,或者甚至想重頭再走一次。即使在現今這個腐敗黑暗而飽受戰爭摧殘的世界裡你也會想活下去。當十八世紀的英國作家約翰生(Samuel Johnson)在寫出以下的詩句時,他將人的這種感覺很貼切地描繪出來:

「捕捉吧,呵!捕捉那煙雲過眼的時光吧,

把瞬息消逝的每一刻鐘都盡力改善;

生命有如一個短速的夏天——人有如一朵花;

他死了——啊!他死得多麼匆促!」

對未來生命的態度

許多物質至上主義者爭辯說我們的希望僅是在今生而已。所以他們相信當人死亡時,無論是死於意外抑或壽終正寢,他們的生命便永遠終止了。因此在他們看來今生一段短暫的時間便是一個人所僅有的時間。所以人的一生有如一朵花一般,繼盛開之後便是枯萎和消滅,以後便永遠不再出現了。

著名的不可知論者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說:「就我個人來說,我以為沒有理由相信人死後尚活著。」法國進化學論者諾埃(Lecomte du Nouy)在論到人在死後仍然生存的信仰時認為人僅是信賴自己的想像而已:「他明知自己不能再在地上見到他所愛的人了,但他又不肯相信他並不能在另一個地方繼續活著。因此他便發明了另一種生命,並且創造出另一個世界使他們大家都能夠在那裡有一天再次相見。」

世上有很多人不肯相信他們的生存希望僅在於今生。他們堅謂死亡並不是人的生存的終結而是人進入另一個世界獲得一種更豐富的生命的開始。他們爭辯說人有一個不死的靈魂在死後仍然活著。著名的美國詩人朗法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便表示過這種見解說:「根本沒有死亡!看來像死的只是一種過渡而已。」

雖然這些人視死如友而認為死亡會為他們帶來一種更好的生命,他們在面臨死亡時卻並不感覺歡欣。相反地他們會拼命掙扎以求繼續生存下去。

相信人類靈魂不死的信仰在古代的非基督教徒當中極為普遍,甚至今日在基督教國的內外也一樣普遍。今日有許多迷信和奇異的宗教信仰及宗教儀式都是它所造成的。由於這種信仰有許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竟擁護惡人的靈魂在一個有烈火焚燒的陰間或地獄中永遠受苦的異教道理。另外有些人則相信靈魂的輪迴(Transmigration)。

希望不僅限於今生

不過,死亡終止了人的生存和人在死後還可以生存這兩種見解在某一個限度上都可說是對的。聖經並不支持人類靈魂不死這個異教信仰。所以它很清楚地說:「犯罪嘅靈魂定必要死。」(以西結書18:4,《廣東話聖經》)它證實了人在死後便知覺消失的見解。詩篇146:4說人死時「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傳道書9:10也告訴我們死人是不能工作和思想的,也不能有知識和智慧。換言之,他已不再是一個活著而有知覺的動物了。他在死亡時並沒有一個不死的靈魂離開他的體軀,也沒有繼續生存的感覺。他化為沒有生命的塵土,因此也不再存在了。

但是當死亡之幕落下時,這並不是說人的生命無法恢復。事實上人是可以復活而繼續生存下去的;這便是他對死後所懷的希望的根據。創造主和生命之源的耶和華可以和他在最初創造人類時一樣輕易地將人的生命恢復。

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他所創造的人類享有永遠的生命。亞當若不反叛上帝,他便可以一直活到今日。他的故意反叛不但使他失去自己的生命。而且連他的後裔的生命也一同失掉。人的死亡便是由這第一位祖先像遺傳病一般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的。羅馬書5:12這樣寫道:「這就如罪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我們雖然被我們的第一位祖先連累而陷於一種看來無法自拔的情況,死亡卻不是無可挽救的。藉著耶和華的恩典,我們有由死裡復活的希望。「靠著上帝盼望死人無論善惡都要復活;就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個盼望。」(使徒行傳24:15)既然擁有這個希望,我們便沒有理由將死亡視為我們生命的永遠終結了。

我們絕沒有理由認為上帝將一些在生前違反他的律法和肆意在他眼中作惡的人復活。復活並不是為他們而設的。對於這些人說來,他們的生存希望只限於今生而已。對他們說來死亡便是生命的永遠終止了。「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唯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詩篇37:9)這樣的惡人會永遠喪失他們的生命。

不論死者死了多久,這並沒有關係。這一點不會減低上帝使人復活的能力。上帝所復活的體軀並不是人死時所埋葬的那一個。那個屍體早已分解為塵土而被其他生物所吸收了。但復活時偉大的生命賜予者只需從地上的各種元素造成一個新的體軀,然後將死者生前的思想和性格類型印上去便成了。這個型類是存留在上帝的記憶中的。在復活時人的知覺會和生前一樣。

有一小部分的人在復活時會成為靈體而到天上生活。保羅曾論及這批被復活到天上的人說:「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5:44)但這只是限於一些被選到天上和基督一起作王統治的人。大部分由死裡復活的人則會在地上繼續生存。他們會有權承受地土而成為地上永遠的居民。「蒙耶和華賜福的必承受地土。」——詩篇37:22。

這些復活的人不會再生活在一個像我們現今所處於的邪惡事物制度之下。所有的惡人都會由上帝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將其完全鏟除。「耶和華說,你們要等候我,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聚集列邦,將我的惱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他們身上;我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西番雅書3:8)地上這個腐敗的制度和它那邪惡的隱形統治者會好像被烈火燒滅一般永遠消逝。

這個地球將會由上帝所揀選的君王耶穌基督掌權統治。他會公義和平地治理人類。在他的指揮之下這個地球會變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屆時以賽亞書32:16-18的預言將會在普世應驗。「那時公平要居在曠野,公義要居在肥田。公義的效果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穩的住處,平靜的安歇所。」被復活過來的人會居住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他們所過的生活會比他們生前幸福得多。

在基督公平的統治之下上帝對人類原本的旨意將會完全實現。地球上會居住著完美而公義的人類。亞當所遺傳的死亡不會再殺害他們,反之他們會承受永生的恩賜。——詩篇133:3。

為什麼永生是可能的?

假如沒有基督所獻的贖價,人類便不可能享有永遠的生命。死者也不可能復活;於是我們的生存希望便只是限於今生而已。

但是由於耶和華的慈愛,他使他的兒子犧牲生命作為人類的贖價而使人得以擺脫亞當所遺傳下來的罪孽和死亡。「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約翰一書4:10。

人類並沒有辦法將自己由亞當的罪孽中解放出來。正如從父母承受了某種遺傳病一樣,他自己毫無辦法擺脫這種罪孽。他需要外來的救助。耶和華乃是唯一可以提供這種救助的力量。藉著將他在天上的愛子的生命轉移到地上,他使耶穌生為一個和人類的始祖亞當一樣完美的人。耶穌犧牲了他那完美屬人的生命和權利,由此得以為人類消除亞當的罪所帶來的惡果。「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馬書3:23,24)藉著這種救贖,人類可以在上帝面前獲得一個公義的地位,藉著這種救贖人類亦可以得回亞當為他們所失去的生命。

如何可以贏得永遠的生命

既然藉著基督的贖價人類可以由死裡復活,甚至更可以獲得永生的恩典,所以我們可以說生存的希望絕不限於短促的今生。我們若對耶和華的旨意表現濃厚的興趣和對於他的道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我們便會獲得遠較豐富的生命。

你必需獲得關於上帝和他的旨意的正確知識然後才能以此為基礎而建立起堅強的信心來。信心是贏得上帝的嘉許的必要條件,而他的嘉許則是決定人是否可以獲得復活和永生的要素。聖經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1:6)耶和華見證人正在竭力幫助別人建立這種信心。去年他們曾花了一億三千多萬小時幫助別人獲得建立信心所需的聖經知識。

一旦獲得了關於上帝和他的旨意的正確知識之後,我們便必須順從偉大的生命賜予者。我們絕不可以故意違背聖經所規定的原則和誡命。縱使世人企圖強迫我們忤逆上帝,我們仍須堅守立場而不為所屈。我們必須採取使徒彼得所表明的立場,「我們必須服從上帝為統治者過於服從人。」——使徒行傳5:29,譯自NW。

得永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對耶和華上帝作純真的崇拜。對耶和華的崇拜是不容有拜偶像的惡行和靈魂不死,永遠受苦等異教理論滲雜在內的。崇拜耶和華的必須以心靈和真理去敬拜他。因為新世界社會裡的耶和華見證人都以這種方式崇拜他,他們都充滿信心地期望獲得一種遠較今生長久的生命。

努力事奉偉大的生命賜予者也是贏得他的喜悅的條件之一。事奉上帝一方面是愛上帝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我們對上帝所作的敬拜的一部分。「因為人以心相信而成義,但以口作公開的宣布而得救。」——羅馬書10:10,譯自NW。

所以我們邀請你現在就跟隨一大群不斷湧進新世界社會裡的善意人士。他們都懷有在地上獲致身心的完美而永遠生活的希望。分享他們對復活所具的信心吧。因為熱切相信上帝所寫下的應許,他們確知除了短促的今生之外他們還有遠較悠久的生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