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並不耽延
「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惡人卻不得福樂,……因他不敬畏上帝。」——傳道書8:11,13。
不止一次地,上帝的聖名曾因為他似乎未能如期執行他的判決而被人譏誚。但是如此的譏誚完全是不正確的。上帝在執行他的旨意方面從未試過遲緩。他所作的判決必定是依時執行的。
在一般懷疑主義者,一般自謂受過「科學」方法和思想薰陶的人和一些相信自然會不斷按照不變的自然律而進化的人看來,歷史記載所表明的似乎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們把上帝的忍耐和恩慈誤作緩慢。他們甚至斷言上帝根本沒有應許要毀滅這個邪惡的世界而建立一個新世界;即使有,他也已經忘記使其實現。或者上帝根本沒有時間、工夫、或能力去使之實現。所以東方消極的哲學認為生命並沒有真正的意義,只是受慾望所支配而永無目的地兜圈子而已。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而覺得生命是一個沒有真正意義的永恆掙扎。哲學家羅素在他所著的《自由人的崇拜》一書中聲稱人只可把希望建在「一種不屈的絕望底穩固根基上。」
對這些人說來,生活是沒有希望的。上帝的道和預言是無意義的,哈米吉多頓只是一個夢想。末日的災劫看來不甚可能。可是在今日這個核子時代中,他們卻不敢斷言。他們認為即使毀滅降臨,這也是人的所為而非神的旨意。至於耶穌和他的門徒論到這個世代將會看到上帝所應許的毀滅來臨的話,他們說,「我們早已聽過這種論調了。你們耶和華見證人豈不能看出世上的一切都是照舊一樣嗎?」為了證明他們的見解,他們甚至引用蘇格拉底在二千多年前說的話:「年青的一輩只愛享受,他們沒有禮貌,不尊敬長輩,愛空談不愛工作。他們成為家中的霸王,當長輩進來時他們不再站起來了。他們駁斥父母,在人面前高談闊論,狼吞虎嚥,大模大樣,甚至壓制他們的教師。」「你看,」這些批評者說,「時代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是嗎?」他們沒有考慮到耶穌第二次臨在的徵象其實是由很多特徵合成的;所有這些特徵必須同時在某一個世代內實現,而只有現今這世代才符合這一切條件。
這些人的行徑是表明我們已達到世界末期的有力證據,因為他們應驗了使徒彼得論到末世的預言:「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那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彼得駁斥這些譏誚者說他們其實掩眼不看歷史的事實。「他們故意忘記,」彼得說,「從太古憑上帝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但現在的天地正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用火焚燒。」上帝曾毀滅一個邪惡的世界;我們都應該以這件事實作為鑑戒,因為這證明他能夠,亦必定會,再如此行。但譏諷的人會問道,這件事究竟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呢?
時間與忍耐
從亞當夏娃被逐出樂園到今日已差不多有6000年的時間,從洪水至今亦已過了4300年——但新世界仍未來到。在壽命被減到七八十歲的人類看來,數千年無疑是一段很長的時期,但在耶和華看來這6000年只相當於我們人類的六日,正如詩篇的作者說:「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這不過是一個很短的時間而已。——詩篇90:4;彼得後書3:8。
雖然對上帝說來時間並不是一個難題,因為他的生命是不會終結的,但是他卻有時間觀念,因為他是個有秩序的神。所羅門王曾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使徒保羅也指出耶和華「預先定準人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他又說耶和華「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至於這個世界遭受毀滅的日子與時辰,耶穌說沒有人知道,「只有父知道。」這表明上帝對時間是很留意的。由耶穌的話我們也可以推知耶和華已定了一個毀滅世界的時限。從耶和華自己的話我們可以確信這一切都會實現。「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傳道書3:1;使徒行傳17:26,27,31;馬太福音24:36;以賽亞書46:10。
自古至今耶和華一向證明他是個說話可靠的神。他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後裔會受人苦待四百年。從以實瑪利迫害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開始到以色列人在埃及被苦待為奴,正如預言指出,在經過400年之後耶和華上帝便將他們救出埃及。四十年後他進一步把他們帶進應許賜給他們的地方。在實現他的應許方面他並沒有耽延。——創世記15:13。
藉著他的先知但以理,耶和華預言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時,即公元前455年,到彌賽亞出現的日子會經過六十九個七年。483年後,即公元29年,彌賽亞果真出現了。上帝有遲緩嗎?沒有,他是準時的。——但以理書9:25。
耶和華預言在西底家王被傾覆之後,外邦的列國會統治「七期,」即二千五百二十年。在這個期限結束之後,戰爭、饑荒、地震會接踵發生,這些都是表明耶穌基督已在天上作王掌權的證據。外邦人的時期由公元前607年開始,到公元1914年的秋天結束,從這一年起世界大戰、饑荒、地震果然接踵而至,上帝的預言已準時地應驗了。——但以理書4:10-17;以西結書21:25-27;馬太福音24:3-14。
這些證據並不能使懷疑者滿意。這些無知的譏諷者故意不理會上帝重大的旨意而堅要認為上帝緩慢或根本不關心人類。但彼得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但願人人都悔改。」忠心的猶太人告訴我們耶和華「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他「斷不喜悅惡人死亡。」因此他的旨意是「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雖然看來他好像耽延,其實他是想儘量多拯救些人類。——彼得後書3:9;尼希米記9:17;以西結書33:11;提摩太前書2:4。
雖然『有人以為他耽延,』其實耶和華並不耽延。當人在過了很長的時間而仍然沒有實行他們的應諾時,別人便會說他們改變了計劃或忘記了,或沒有實行的能力,或他們能夠從拖延得到利益,或他們根本就是食言的人。但是耶和華的應諾雖然在人看來遲遲未能實現,我們卻不能說他是由於上述的原因而拖延,他是不會以這種方式對待人的。使徒彼得的意思是說,耶和華之沒有立刻實現他的旨意並非為了自私的緣故。即使他看來緩慢,受益的還是他的受造物。他對他們表現忍耐恩慈而不願有任何人滅亡;反之他願他們都悔改而獲得永生。因此耶和華差遣了他的獨生子到世上來,「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耶和華希望所有得永生的人都對他保持忠誠。試驗人的忠誠是需要時間的。從伊甸園以來的數千年容許人類有時間產生兒女,受上帝考驗和參加洗雪上帝的聖名的工作。這些用來拯救生命和證明上帝為真實的時間是值得花的。
對惡人的警告
惡人不應該以為上帝既沒有阻止他們作惡,他也不會懲罰他們。耶和華那萬無謬誤的道說:「惡人,就是忘記上帝的外邦人,都必歸到陰間。」上帝可能看來緩慢,但我們卻不能說上帝不會懲罰人。他可以立刻擊殺罪人,但他想拯救他們,所以他容許他們存活一段時期以便讓他們有機會悔改而獲得生命。倘若他們拒絕他的救恩,他們便會滅亡。作父母的無疑懇切地希望兒女不致受責打。但假如兒女犯了過錯,在必要時父母就要施以責罰。一個法官可能希望他所審判的每個人都無罪,但是被告的罪名若被證實,法官就必需依照法律裁判他了。公義的上帝也是這樣,他希望沒有一個人會遭受毀滅,但是人若不接受他所預備的救恩,耶和華就會「迅速作見證」對他們施以應得的懲罰。他會公正地執行他的律法。——詩篇9:17;瑪拉基書3:5,6。
對於不信的人,末日的來臨會像賊一樣突然,正如彼得說:「耶和華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有大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對於邪惡的人這場災劫會是多麼突然、恐怖、和痛苦!既知這末日必定會來臨,彼得說:「你們為人應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因此基督徒不應該為自己在地上積聚財富,或貪愛行將消逝的俗世事物,或過一種放蕩荒淫醉生夢死的生活。現在便是與上帝和好的時候了。——彼得後書3:10,11;哥林多後書5:20。
現今乃是一個嚴重的生死關頭。指定的外邦時期已經結束了。自從公元1914年以來,君王耶穌基督已經開始由天上在他的仇敵中間掌權了。雖然世上的惡人對公元1914年以來王國建立的證據和基督行將在哈米吉多頓擊碎列國的事實視若無睹,這並不能改變基督徒的信念。他們知道上帝在1918年減少了大災難的日子乃是為了使他的選民,即聖靈所膏與基督一同承受王國的人,得救的緣故。耶穌說:「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只是為了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馬太福音24:22)自從1918年以來,一群王國的承受者和一大群愛戴上帝而將自己呈獻給上帝的人已被召集起來。今日耶和華在普世有超過900,000個活躍的傳道員。與世界的人口比較起來這並不是一個大數目,但在挪亞的洪水時代,八個生還的人與當時整個世界的人口比較起來也是一樣。由於耶和華的忍耐與恩慈,自從1918年以來已有這幾十萬人得到了救恩的希望。
今日上帝的忍耐應該使敬拜他的人充滿傳道的熱誠而不受懷疑者的欺騙。這應該使他們熱切地在哈米吉多頓來臨之前向更多的人宣揚耶和華的救恩。他們應該竭盡所能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所從事的聖經教育工作。正如農夫會趁暴風雨暫時止息之際,從速把他所收割的穀物藏入倉庫裡,基督徒亦必須在哈米吉多頓的暴風雨未來臨之前負起責任將上帝另外的羊召集到耶和華手下。我們『照上帝的應許而盼望的新天新地』必定在這個世代之內依時來臨。因此讓我們一同懷著絕大的信心面對將來,因為我們深知上帝的應許是信實的。——彼得後書3:13;希伯來書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