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士們要參與世俗的事務?
有愈來愈多的教士正這樣行,他們的理由是什麼呢?他們的行動符合聖經嗎?
根據字典解釋,教士是「一群經過正式任命在基督教會中事奉上帝的男女。」換句話說,基督教乃是他們的特別事務。可是,今日的教士卻越來越喜歡參與俗世的事務而捲入政治問題的漩渦中。
例如在瑞士,簽署一項關於越南戰爭的宣言的知識分子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教士。在西德,教士們被牽涉在東部奧德尼西的邊界問題中。在南美,羅馬天主教的教士正竭力增加宗教壓力;例如耶穌會的教士對於智利現任總統的當選舉曾予以很大的助力。
特別在美國,有許多教士紛紛干預世俗的事務。他們組成的一個團體企圖在越南戰爭的問題對政府大施政治壓力。他們也深深介入爭取公民權的運動中。最近基督新教和羅馬天主教的教士們在加州得到主教的許可,離開講壇參加與工會問題有關的示威運動。事實上,根據葡萄工人工會組織者所說,在決定這件事的結果方面,各教會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神學院的教導
為什麼教士參與世俗事務的趨勢愈來愈厲害呢?我們可以舉出許多理由,其中之一是教士們在神學院裡被教導去這樣行。哈佛神學院的教授覺士在他所著的《世俗城市》一書中說:「我們必須學習以世俗的方式談論上帝,」因為基督教以往那種形而上學及屬靈的說法已永遠消失了。據他看來,「今日神學的開始點應該是一種社會變更的神學。」
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神學院的院長包羅亞也表示過同樣的見解。據報導說他最大的興趣是宗教對政治和教育的影響;他說,『知識雖有其本身的價值,但卻必須導致社會的,亦即世俗的,行動。』甚至極端基本主義派的鮑卜鍾士大學也介乎於一項世俗事務,保守的共和黨政策。在1928年它的創辦人作了500次演說擁護共和黨的候選人胡佛與民主黨的候選人天主教徒史密夫對抗;在1964年的政治運動中,它派出一架公共汽車週遊全國擁護高華德,其上的標語說:「美國回頭吧!現在只有上帝的奇跡才能拯救我們!」
為什麼情形會變成如此呢?在許多事例上顯然是由於對上帝的道聖經缺乏信心所致。有多少神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在聖經被人奉科學之名肆意抨擊詆毀的世俗大學裡攻讀了四年之後還認真相信聖經呢?所以難怪就在芝加哥大學的神學院裡湯麥斯·阿提薩突然獲得一個結論,認為對現代社會說來「上帝已經死了。」當然,他這樣一類的教士均認為天國是必須憑人的力量才可以帶來的!
未能正確地了解聖經
雖然正如美國有一位頗有地位的長老會教友在最近指出,教士們參與世俗事務是由於他們不相信聖經是上帝所感示的道而促成的,有些人卻認為他們的行徑是聖經所支持的。例如波士頓的循道會主教馬太士辯稱,「施洗約翰對於當日的各種爭論並沒有保持緘默,不論是對於今日我們稱為經濟、軍事、或民政的問題。耶穌也沒有保持緘默,因為他實際是由於擾亂當時受人公認的制度而被釘死的。」——《紐約時報》,1966年四月廿二日刊。
由這些論據看來,顯然有些教士參與俗世事務是因為他們未能正確地了解聖經所致。施洗約翰並沒有鼓吹改革當時的稅務或軍事制度,他只是在一些稅吏和兵士向他請教時,他給予一些關於行為的訓示而已。他被斬首亦非由於他從事社會改革而是由於他受到希羅底的猛烈仇視之故。她不但與丈夫腓力離婚。並且唆使希律·安提帕休了自己的妻子而娶她,施洗約翰告訴她的丈夫這樣娶她是與上帝的律法不合的。——路加福音3:10-20;馬太福音3:11-12;14:3,4。
耶穌基督也沒有干預俗世的事務。不錯,他是以擾亂者的罪名被處死的,但他所擾亂的是誰呢?如何擾亂呢?羅馬政府的官員本丟·彼拉多和希律·安提帕多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其實我們甚至可以說耶穌特別留意避免被牽涉在世俗的爭論中。當他的仇敵企圖迫使他擁護某一方時,他機巧地以一種無人可以批評的方式回答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馬可福音12:17;路加福音23:22。
不錯,耶穌的罪名是「擾亂受人公認的制度,」但他所擾亂的受人公認的制度並非受人公認的政治制度而是猶太的宗教制度。他被差遣到地上來是要「為真理作見證;」這真理乃是關於上帝與上帝的王國的真理,由於這樣行,他不得不把真理的仇敵暴露出來。(約翰福音18:37)他的活動完全是宗教性質的;雖然當時猶太人在羅馬的重軛之下呻吟,他也沒有參與任何的世俗事務。顯然當教士們聲稱施洗約翰和耶穌基督的榜樣支持他們參與世俗事務時,他們根本錯了。他們並未能正確地了解聖經。
未能體會屬靈事務的更大重要性
教士們參與世俗活動的另一個理由是他們不體會屬靈的事物比物質更為重要。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一段時期不貞和不道德流行到像今日這麼廣泛的程度。很清楚地,在這種情況之下,從沒有一個時代像現今這麼急需向一般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去宣揚聖經的道理和原則;但教士們卻忽略了人們在靈性上的需要而僅見到他們對世俗物質的需要。結果是,今日普世均有一場「因不聽耶和華的話」的饑荒。——阿摩司書8:11。
不錯,耶穌最低限度有兩次餵飽大群饑餓的群眾,但他並不以救貧為傳道工作的目的。他知道「常有窮人與你們同在。」他餵飽群眾乃是因為在當時的特別場合之下他覺得有義務這樣行。他們從鄉村和城鎮長途跋涉去聽他講道,在聽完之後都因為沒有進食而饑餓,為了不想他們在返家的途中餓到,耶穌神奇地供給他們食物,但這不是耶穌每天的工作。——約翰福音12:8;馬太福音14:14-22;15:32-39。
耶穌體會到屬靈的事務總是應該居首位的,這可以從他譴責翌日跟從他的人看出;當時那些人在受過他神奇的款待之後想得到更多的食物:「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因此表明行神跡的人是上帝的一位先知],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與這個勸告一致的是耶穌在馬太福音所舉出的第一福。他並沒有說,「貧窮的人有福了。」反之,他說,「虛心的人有福了,」或是譯得更正確一點,「認識自己靈性上的需要的人快樂了。」——約翰福音6:25-27;馬太福音5:3,《新世》。
無疑在耶穌的日子有許多在物質上貧乏的窮人,但他所最關心的乃是靈性上的貧乏者。甚至他醫治病人也只是傳道工作的一種附屬而已,他之如此行乃是要證明自己是上帝所任命的,以及藉此影射他的王國會為人帶來的幸福。因此,教士們可以說是懷著像以掃一樣的態度而對聖物毫不體會。有一次當以掃饑餓時,他竟為了一碗紅豆湯而出賣了長子的權柄以及上帝所應許的祝福。——約翰福音10:38;希伯來書12:16,17。
熱心但卻沒有正確的知識
使徒保羅曾論及他的同胞猶太人說:「我可以證明他們向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保羅指出,他們的錯誤是要藉著摩西律法建立自己的義,以致不肯藉著上帝的兒子那唯獨可以除罪的贖價去尋求上帝所賜的義。——羅馬書10:1-4。
今日的教士們想藉著參與世俗事務以圖增進人類的社會福利也可說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可說是有熱心,但有沒有正確的知識呢?他們想改革世界,但上帝知道卻吩咐基督徒要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1:27。
正和教士們想改革世上各國以帶來上帝王國的見解相反,聖經表明它會取這些國家而代之,並將這些國家毀滅,正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一般:「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
整本上帝的道自始至終均反覆申述上帝的王國會以這種方式來臨,請留意詩篇2:1,2,7-12所說:「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耶穌基督。然後耶和華告訴他的兒子說:「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你必用鐵杖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地上的統治者們則受到勸諭說:「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把列國如同瓦器摔碎並不僅是藉著社會改革將它們改變就算了;反之,這意味到將它們毀滅,使它們不在存在而由上帝的王國統治整個地球。
聖經在啟示錄19:11-21逼真地描述受膏者耶穌基督(上帝的道)與世上的列國作戰的情形。它用類似的語氣形容基督『用鐵杖轄管萬國。』啟示錄16:14,16透露受鬼魔感示的不潔言論或宣傳正將列國召集到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中;這場戰爭稱為哈米吉多頓。
在現存的邪惡世界事物制度毀滅之後,上帝的道所預言的種種王國幸福便會來臨了。這種情形甚至會超乎人的理想之外。不錯,軟弱不完美而又時常極度自私的人怎可能使基督的模範禱告實現呢?他們能夠完全使上帝的名成聖,使他的王國來臨以及使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嗎?他們能夠希望除去一切痛苦、煩惱和死亡嗎?但這卻是上帝應許要成就的事:「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4;馬太福音6:9,10。
真正的基督徒傳道員對聖經具有信心,承認它是上帝所感示的道,正確地了解聖經,以屬靈事物為首,對上帝和他的旨意具有正確的認識,因此,他們絕不會參與政治或世俗的活動。他們不會企圖藉著改革社會制度而將上帝的王國帶來。反之,他們會繼續祈求上帝使他的王國來臨,而且他們努力『將這王國的好消息傳遍全地,對萬民作一個見證。』這樣他們所行才與上帝的旨意相符而不是與他的旨意相反!——馬太福音24:14,《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