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見證人在魁北克的今昔
二十年前這件事是絕不可能在魁北克發生的。一間天主童學校的校務委員會竟一致批准耶和華見證人在天主教學校舉行宗教大會的申請。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可以在魁北克上門探訪居民向其談論聖經而不受到警察的干涉、監禁的恐嚇或教士授意的暴民干擾,在十五年前這是十分罕見的事。現在天主教的教士們時常毫無忌憚地批評教會,這也是前所未聞的。
羅馬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均失去其威望及影響力,但也許沒有一個地方像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那麼顯著。這個地方一直是天主教勢力的一個堅固堡壘。沒有一個團體比耶和華見證人更感覺到這種轉變,因為他們多年來一直是教會和政府的攻擊對象。
昔日:頑固與無知
你倘若在二十年前或十五年前曾伴同耶和華見證人一起在魁北克從事逐戶傳道,你以為會有多少家庭開門給你呢?在當地的教士不斷從講壇向耶和華見證人提出譴責的地方,你認為民眾會有什麼反應呢?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位駐魁北克的海外傳道員在1953年的經驗。他行近每一家人時都聽見門後扣上鎖的聲音。他做了三個鐘頭的傳道工作只有兩家肯開門。
在魁北克一個稱為哈厄辛非的城市中,四位勤奮盡責的海外傳道員工作了一整年仍無法獲得一個聖經研究。他們在路上經過時路人每每駐足而觀,指手劃腳,好像他們是來自另一星球的怪物一般。但終於有少數人肯聽,開始研讀聖經及與海外傳道員交往,後來更建立了一個小組。但宗教壓力如此厲害,以致有些人竟因此失業而被迫遷到安大略去維持家計。後來在同一地區一個人數不多的宗教集會也受到暴民滋擾而無法繼續舉行,結果見證人被迫將聚會改在蒙特利爾舉行。
當時耶和華見證人的敵人對他們所作的每種誣告都被人深信不疑。教士的言辭就是法律。一般人都不肯自己用腦筋思想。這便是魁北克省的一般情形。無容置辯的事實是:教會的愚民政策使這個省份落後了幾十年。
正如其他天主教地區一樣,節育受到禁止,龐大的家庭蔚然成風。兒童常在完成學業前被迫離開學校以做工維持弟妹的生活。有一位現在已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女子在1940年告訴教士她認為九個孩子已經夠了,但教士加以申斥,並恐嚇說她會因此下地獄,結果她有了十二個孩子。
今日:一群不安的人
然而那是昔日的事,當時魁北克正在沉睡中。現在它已醒過來了;它正力圖迎頭趕上國內其他地方及世界其他地方。電視、教育、旅行、現代交通工具及高薪職業產生了一個更富裕的魁北克社會。今日許多魁北克人都能自己思想,估計有百份之十五的人甚至想脫離加拿大而獨立自治。宗教的守舊者已不像以前那麼多;事實上,今日有許多人正公開表示對他們的宗教感覺不安。
倘若今日你和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從事逐戶的傳道工作,你時常會聽到人們對教會表示不滿。當別人問她「你對天主教會在魁北克發生的轉變有何感想」時,一位表示關心的老婦人答道:「我不知道。也許你能告訴我。他們對所有因為在星期五吃肉而下地獄的人打算怎樣處置呢?」
另一位婦人答道:「一切都今非昔比了;他們已除下偶像;甚至聖母馬利亞都要離開教堂。唯一僅存的東西只是告解室,而現在他們如此草草了事,以致你差不多不知道究竟告解了沒有。」
以前的聖物正被搬出壁龕和教堂的安奉的地方,這使魁北克的許多天主教徒深感不安。省內有一位商人乘機買入這類廢物作為古董售出而大有所獲。關於他的活動,一份報章報導說:「有人提議各教堂應該除去一切『顯眼的』財富標熾,這些東西曾是崇拜的對象,也是窮人抗議的對象。教會派出指導員往各教區鼓勵教士們除去教堂內所有的符咒、武士、聖所燈、燭台、燈台、偶像、雕像、聖餐杯等,總之是教堂內一切閃爍的東西,例如黃金等。」
至於這些遺物被撥作什麼用途,據首先將其當作古董出售的商人解釋:「富人願出高價購買聖餐杯作為酒具。他們也向我們購買載聖餐餅的高腳器皿。它們作為糖果碟或高貴的玻璃器皿非常好看。他們還未發現十字架、祭壇和帳幕有什麼普通用途。但是燭台、燈台等物卻很容易改為燈飾……。」
還有其他理由使魁北克誠懇的天主教徒大感不安。有些人對於教堂的現代化建築看不順眼。有些則對於教士們宣傳進化論感覺困惑。但更使人不安的也許是像蒙特利爾附近都華利市一位教士對屬下教徒所發表的這類言論:「我不再以煉獄或地獄教人了,因為兩者都根本不存在,而且從未存在過;它們一向只是一片謊言而已。」
目下教士們竭力設法逢迎教堂內的青年人,甚至以阿哥哥樂隊和結他代替以前的風琴以圖引起一時而非永久的興趣。較年長的人對於此等技倆也看不過眼;許多人甚至為此不上教堂。
教會失去影響力
以前在魁北克大部份的地方,警察局長、市長或市議員若不先得到教士贊同,就決不會有任何措施。天主教徒的生活沒有一方面不受教會所干預,從睡房到經濟莫不皆然。魁北克的教會甚至擁有自己的銀行。一個家庭無論在崇拜、工作或遊戲方面均受教會所控制。蒙特利爾有些著名的法國公司甚至在人事部門掛起招牌說,『只准法國天主教徒申請。』
可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天主教會的言論已不再為大眾聽從。它不能再深入人民的生活和活動中了。它也不再毫無疑問地被人服從。今日魁北克比以往有更多人離開教會;許多教堂舉行彌撒時均門庭冷落。有一個婦人問教士她對於丈夫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應該怎麼辦,教士回答說:「傷腦筋的是再沒有人來做彌撒了。他們都離開教會而成為無神主義者或耶和華見證人。」
甚至魁北克的教會領導人物也大感灰心或沮喪。1967年十一月,任蒙特利爾大主教達十七年之久的紅衣主教里澤竟辭職不幹。在公開發表的辭職聲明中他說:「青年人的信心崩潰,許多基督徒對教會日益冷淡,普遍的失望和不滿,更不用說社會若干階層的人對宗教難題所懷的激烈態度,這一切都是今日基督教的癥結。」
然後,他將自己的宗教比作風雨飄搖中的一隻船說:「也許有人頗有理由地詢問,為什麼我要在狂風暴雨中棄船而逃呢。然而在最後的分析中,使我放棄領導地位而成為一個普通傳教士的便是這項危機。」旁觀者可能說:『他在船沉之前放棄作領導不愧為明智之舉。』
值得留意的另一點是教士們已不能像以前一般隨意左右政客們了。例如蒙特利爾的一位教士在不久之前放棄教職而投身政治場中,他解釋說:「倘若我被選入國會,也許我會有機會發言促使政府採取行動。」
魁北克教育界一向都深受天主教會的影響,可是現在教會也逐漸喪失勢力了。去年學生首次可以自由選擇上宗教課與否,以前則一律是強迫的。一般人認為低年級生亦會步其後塵。
教士們也有份促使教會失去影響力,因為他們生動地描繪天主教的四分五裂,靈性貧乏的情況。例如最近三個教士著了一本名為L’Eglise S’en Va Chez Le Diable(教會正走向魔鬼)的書,以法文在魁北克出版。教士們對天主教徒提出的勸告及此書的精采之點成為報章首頁的大標題。根據法文報紙La Patrie1968年四月七日刊的報導,這些教士說:「『如果你覺得望彌撒太麻煩就不必去了。』『要提防聖者的崇拜。』『教士帝國促成貧民區。』『教士無權干涉婚姻生活。』」
今日天主教會已不再有以前的勢力了,這是多麼顯而易見!它的勢力已成為強弩之末。這件事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小數人獲得自由
在1959年,該省總理保羅·秀夫「讚譽百多年來魁北克的教會與國家間的合作,並詡為自由的象徵。」(《蒙特利爾星報》1959年十月八日)可是誰享有自由呢?無疑不是小數宗教人士如耶和華見證人!
在許多年的一段悠長時期中,德普利斯一直以鐵腕統治這個政教合一的魁比克省。由於天主教教士的慫恿,他企圖終止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甚至不惜為止將每個人的個人自由犧牲。當德普利斯企圖通過一個法案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工作時,他說:「那些企圖藉著現行法律的寬大而發展自己勢力的人應該知道這些法律將被修正,政府會與其他權威合作以終止他們的活動。」
蒙特利爾的李斯利·羅拔士,加拿大的一位著名記者,將這個總理壓制耶和華見證人的行動稱為一場「長期戰爭」,一場無情的戰爭。
當德普利斯以政教合一的方式統治該省之際,人們時常聽聞有數十名耶和華見證人被拘捕和控以非法分派小冊,或更嚴重地,煽動民眾的罪名。隨著總理和檢察官的榜樣,其他輕信的官吏也紛紛攻擊見證人。通常他們均受天主教教士所慫恿。事實上,教士的誣捏是耶和華見證人飽受迫害的主要原因。1946年有一次甚至有1,000名見證人在魁比克被拘待訊!
現在魁北克的政治作風已經改變了。教會對政治的影響力雖在鄉開仍然存在,在城市中卻已消失了。有些著名和活躍的政客都避免為教會所利用。他們不再倚靠教會去爭取選票了。因此,往昔在法庭及街上司空見慣的事今日已不再發生了。一位旁觀者問耶和華見證人說:「你們這班人怎麼了?你們不再有麻煩了嗎?」
鉅大的改變
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在1946年由鄰近的安大略省遷至蒙特利爾加入當地350位見證人的行列,她談及她的第一個經驗說:「我抵達魁比克的那天便決定站在街頭介紹《守望台》雜誌給行人,這是我一生中的首次。幾分鐘之後有一個男子行過來。『多少錢』他問。『五分錢捐款,』我回答說。『這是我的證件。我是個警察。你現在被拘捕了。』『在此之後我記不清曾被拘捕多少次,看來我出入警署和出庭受審的時間比傳道的時間更多。」
今日她仍然是全部時間的傳道員,她描述現在的傳道工作說:「現在警察已不再找我們的麻煩了。他們在街頭站在我旁邊。我們常和他們談話,他們還問及我們的工作情形如何。我們甚至分派雜誌給他們。」
在蒙特利爾對岸的夏多基灣郊區,1945年有一大群暴民在警察左袒之下將一位見證人及其幼子從這地區逐出。今日在同一郊區已有兩個人數頗多的耶和華見證人小組建立起來,他們和平地在該區傳道,而且獲得極好的效果。
1935年只有十名耶和華見證人在蒙特利爾聚集起來以法語研究聖經,並有很少的見證人敘居於該省各地。今日城中已有三十五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的監督回憶當年只有幾個人數集在一角小樓中一起研讀法文的《守望台》雜誌。三十三年後的今日,蒙特利爾已有超過2,000名的活躍傳道員,全省則共有3,500名。
近年來該省的人士已開始認識、尊重及欽佩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曾借用基督新教及天主教的學校、球場、競技場、蒙特利爾著名的大禮堂和甚至大會堂舉行大會。教士們已很少像往日一般攻擊耶和華見證人了。
不久之前有一位婦人從上門探訪她的耶和華見證人定閱了《守望台》和《儆醒!》雜誌。一位留意到這件事的鄰人立刻登門探訪她;在發現她所留下的雜誌之後,這位鄰人說:「我們天主教徒是不准閱讀這些雜誌的。我們甚至不應該與他們談話。」
「啊,我相信現在已非如此了,」婦人答道。於是她們同意打電話向主教詢問此事。
主教回答說:「當然你可以閱讀這些雜誌;事實上你應該閱讀它們。我們有些聖經討論是以他們的雜誌為根據的。你要閱讀這些雜誌才知道他們的觀點和信仰如何,下次他們探訪時你便能夠與他們討論了。」當見證人下次往訪時,這位婦人請求見證人和她主持一個聖經研究。
昔日的居民大都孤陋寡聞和不求甚解。今日,由於耶和華見證人不顧反對繼續傳道,民眾已認識和接納耶和華見證人會繼續在此居留的事實。正如一位頭腦開明的人說:「他們已成為當地社會的一部份了。」
去年一共有六十八名年青的耶和華見證人全部時間傳道員在蒙特利爾接受法語訓練,然後派往全省各地的許多小市鎮從事傳道工作。
有許多家庭正紛紛從加拿大各地遷往魁北克,學習法語以求與魁北克的人民分享聖經所提出的前途希望。魁北克的驚人轉變使這項活動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