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0 6/8 20-23頁
  • 北方水上公路巡禮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北方水上公路巡禮
  • 警醒!1970
  • 小標題
  • 準備上路
  • 河谷和三角洲
  • 冰丘之地
  • 土著及其生活方式
警醒!1970
《警》70 6/8 20-23頁

北方水上公路巡禮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你喜歡在一條沒有馬路和汽車的公路上旅行,讓它領你到北美大陸幾個風景最美麗的地方去觀光嗎?在廣大的加拿大北部蜿蜒1,500哩的便是北極地區西部的唯一公路——馬更些河。這條大水道以每秒鐘3,700,000加侖的水勢奔流入北冰洋,所經流域差不多佔加拿大的五份之一,約達700,000方哩,幅員等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兩倍半,或英倫三島的十三倍有多。這條以第一個探測它的人,亞歷山大·馬更些,為名的河流乃是美洲最後的一條水上公路。它至今仍然擔任著其他大河流曾一度擔任過的重要角色,那便是作為當地居民與外界之間的主要供應通道。

可是,在你急急接納我們的建議之前,讓我們先警告你整個航程需時達八週之久,而且在這「午夜太陽之境」內,你須要露宿於隱形的眾星之下。你須要面對冰涼的北極風,而且要和在溫暖的陽光中醒來,成群結隊盈千累萬的昆蟲作戰。可是你也會遇見和善的土人;他們在廣大荒涼的地土上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同時你也要準備在輕舟穿越高達四呎的風湧浪頭時咬牙忍受濺起的水花和濕氣所形成的入骨奇寒。

現在來與我們一同乘駕輕舟,沿著這偉大的公路行盡1,500哩將王國訊息的希望帶給沿岸的9,000居民吧。

準備上路

準備登程的第一步是要找一隻小舟,輕到足以被一副裝在船外的小引擎所推動,可是載重量卻要相當大。我們揀了一隻二十呎長的機動貨艇,因為它的平底可免傾斜,而且載量超過一噸。由於船尾扁平,我們很容易裝上我們所攜帶的兩副摩打中的一副,而且船的平底有許多空間容納我們所儲備的汽油,分裝在45加侖的小桶中。

除此之外艇裡還載有鋪蓋、帳幕、紮營用品、100至150磅的糧食和炊具、藥物、一個鐵錨和二十呎鍊子,六十夸脫滑油,額外的衣物、各色雜物和超過2,500部聖經書刊。

我們用防水布蓋著堆滿的東西,並且用50呎的繩子綁好以免在浪濤中被浪花濺濕。

河谷和三角洲

我們沿著這條公路所作的航程從普費頓斯堡開始,它是馬更些河谷的第一個前哨站。雖然時際初夏而白晝較長,我們仍然必須趕快,因為當時正吹著強烈的東風。在每年此際東風都可能帶來麻煩,因為它將破裂的冰塊從大奴湖吹入馬更些河。空氣中已經夾雜著玎璫的破冰響聲,冰塊好像一道銀色的冰河一般浮湧在水流中。船若被困在這些大冰塊中,其中有些厚達四呎和長達十五至二十呎,那便會有危險了。若等待浮冰停止則可能阻延兩星期之久。我們小心地沿著河中冰塊較疏落之處航行,溜過無數小島、沼澤和楊柳低岸。我們的航行速度平均約十海浬;不久我們便轉入一條大河中,這條河將黃色渾濁的水流入清澈冰冷的馬更些河中。這便是萊押河;它流過荒涼、美麗而神祕的拿漢利谷。當這幾條河最後匯合起來時,馬更河在以後一千里的航程中均變成渾濁。

河谷中差不多每50至200哩才有幾家人居住,彼此相隔的地方則絕無人煙。因此由一處人家到另一處人家往往需時數天。可是航程絕不沉悶,因為我們在到處均可以看見和領略到上帝奇妙的創造。當小舟順流而下,繞過形勢陡峭、古木參天的堤岸時,我們不禁感覺心曠神怡。靜靜諦聽阿比鳥黃昏覓食的哀啼使人油然產生和平寧謐的感覺!

我們每抵達一處村落,居民時常帶著好奇的眼光前來招呼我們。不久全部村民,其中百份之90至95是斯拉維族或其他支派的印第安土人,都知道我們抵達了,因為這裡是罕有外人來到的。可是,對他們談論過上帝的旨意之後,我們之間便不再生疏了。土人過著很簡樸的生活,夏天以捕魚為生,冬天則佈阱和打獵。有時全村的人家均離開冬天的住處而遷到曠野中心愛的河畔去並不希奇。他們在幾星期之間便捕獲大批的魚,用煙薰了之後收藏起來預備冬天供家人和狗之用。這些謙卑的土人很留心聆聽我們說話,因為他們都想在將臨的地上樂園裡永享和平快樂的生活。

沿谷的鄉村使我們飽覽不斷變幻的許多奇景。我們繼續航行,沿著普費頓斯堡和森遜堡之間的低岸進入海拔3,000呎的馬更些山。下行幾百哩我們抵達較低的富蘭克林山。有時有水流清澈的小瀑布從陡峭的岸壁傾瀉而下,使我們有新鮮清潔的水可以飲用。最有趣的是經過有『永火之地』之稱的羅門堡,其中的褐炭礦床在亞歷山大·馬更些於1789年第一次來到此地時一直燃燒至今!在原野森林之下蘊藏著無限的富源,包括各種礦產和原油在內。

大約在河下游500哩的羅門油井,已經開發了部份的資源,西半球最北的煉油中心便設在那裡。可是,在此地開採資源並不容易。在夏天,沼濕的原野隨時可以吞噬在其上移動的沉重機器,成群結隊的蚊蟲、黑蠅和其他昆蟲則幾乎使人無法在那裡生活。冬天整個地區均為冰雪所蓋,溫度降至零下。

過了羅門油井之後我們經歷到全程風景最奇偉的一段航路;馬更些河最危險和最大的急流,聖梭羅資便在這個部份。亞歷山大·馬更些很適切地將其描述為『沸騰嘈吵得像個開水壺。』這裡的水聲壓過船外的引擎聲,白浪的喧嘩清晰可聞。漩渦以12至15海浬的速度向下旋轉,然後翻騰上水面形成一片觸目驚心的白浪。小船均受到警告只在主流左邊較平靜的水上航行,因為這條激流已奪去了好幾個人的性命;他們被捲入漩渦裡而無法逃出。

安全地通過急流之後,我們來到大堡壘;這裡河水從逾哩的寬度減到只有四份一哩,而且水平如鏡,因此我們很快就溜過了那長達七哩,兩岸都是石灰石的懸崖峭壁的峽谷。過了不遠我們便真正到達「午夜太陽之境」了,因為我們進入北極圈之後一直有五個星期未見過黑暗或看到太陽沉下地平線。再行幾日我們來到一個稱為分界點的地方,至此河流又寬闊起來再分成三角洲地區。

馬更些三角洲是西半球最鉅大的三角洲之一,這裡有許多半沒在水中的島嶼和水道,其中的低岸在夏天因深達幾百呎的凍土融解而泥濘不堪。我們現在進入了麝鼠、鴨子、鵝群和天鵝的境域,偶爾有兀鷹飛翔,蚊子卻無時或歇。此地西望理察遜山,東部則有較低的加利布山;三角洲向東西展延七十哩,向南北則伸展一百哩。流域內包括兩個大市鎮,阿加拉域和艾魯域。由此前往馴鹿港,我們便達到航程的最後一站了。

冰丘之地

當我們行將抵達水上公路的終站時,我們看到北極西區的特殊景象之一,冰丘。我們可以將其形容為冰火山;這種小丘的高度由二十呎至二百呎不等,直徑則由百呎至差不多四份之一哩。冰丘是由於地下的凍土隆起而形成的。藍色的堅冰被大約二呎厚的泥土和花草蓋著。冰丘上所長的花非常悅目,特別以一種稱為虎耳草的紫色花朵更為可愛;它們的長成,開花和結實總共只需時一月。當我們離開時,此處的北極凍土地帶正開始溶解,使我們覺得它好像一塊綠色的巨型柔軟地氈一般。此地由於長年積雪,所以沒有叢林或樹木。我們看到很多小湖,這是由於表面的積雪融解之後無法穿過下面的堅冰滲入地中而形成的。

我們從這裡再行幾哩便抵達接近北冰洋海岸的一個捕鯨站。在七八月間埃斯基莫人要用六個星期的時間捕鯨,現今他們正在此紮營為捕鯨作準備的功夫。埃斯基莫人中作父親的帶著全家人在這個寂靜的海灣岸上搭起臨時的帳幕。我們在抵達時受到熱烈的歡迎,並有咖啡款待。其中一個男子熱心地向我們解釋怎樣獵取白鯨。

既然鯨魚不能在水淺的地方潛泳,牠們必須浮在水面上。牠們一現身之後埃斯基莫人便駕著快艇上前追趕,到彼此接近時,他將鯨魚射傷而使其緩慢下來。這樣獵人便有足夠時間將魚叉插入鯨魚體內,並將附著魚叉的繩索拋入水中。將魚刺死之後,他們便可以將其拖入營中了。他們先將鯨脂割下,在岸上晒乾,然後切成小塊在鍋中煮出脂油來。鯨肉則割成片,吊在架上晾乾。各家庭在覓取冬天糧食時都合作無間而充滿友善的氣氛。

對埃斯基莫人的慷慨接待感謝一番之後,我們揮手道別而踏上十八哩的行程,渡過波福海而向北極海岸的多吐驛多進發。

土著及其生活方式

小艇泊岸後,我們又再次受到埃斯基莫人的熱烈招呼。我們留意到他們正忙於將早晨的漁獲整理乾淨以備將臨的冬季之用。埃斯基莫婦人所用的工具稱為「烏盧」,是一種極鋒利的半圓形刀子。從男人的口中我們獲悉他們將大部份時間用在捕魚、佈阱和打獵上。

我們留意到此地的小村落,像大多數北方的村落一樣,包括若干細小簡陋的木屋,一間小商店,一間小學校和幾座政府建築物。也許你會問,埃斯基莫人慣居的圓頂雪製小舍在那裡呢?這些一度作家居之用的雪製小舍現在巳很少人用了,也許僅在出獵時才採用。

沿著水上公路的兩岸我們在許多地方可以見到進步的痕跡,可是進步也帶來了難題。例如濫飲無度正使許多人變成赤貧。較優良的教育設備解決了部份的難題,可是並未能解決所有的難題。對許多土著說來,前途實在未容樂觀。他們對聖經和其中的原則認識非常有限,雖然各教派的宗教機構已設立了很久。可慶幸的是,有許多人正聽聞和獲悉一種奇妙的情況不久便會臨到地上了。他們很熱切地接納聖經和聖經書籍以增加他們對上帝和他的旨意的了解。

我們已行完這條龐大的水上去路了。小艇已由於所載食物、燃料和聖經書籍的減少而輕快得多。當我們再次飽覽「午夜太陽」的金黃景色之際,我們更感覺非常欣幸能夠幫助這條水上公路兩岸的居民認識偉大的創造主和他奇妙的旨意。

[第20頁的地圖]

北極

北極冰原

波福海

多吐驛多

艾魯域

馬更些河

西北地區

大熊湖

大奴湖

胡加利

普費頓斯

馬更些山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