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漆器的精美藝術
《儆醒!》雜誌註沖繩島通訊員報導
你曾見過精美細緻的漆器嗎?這真是一種美麗的藝術品。它那磨得緻緻生光的表面可以媲美高度釉彩的瓷器。也許你想到這必然是來自東方國家如中國、日本或韓國的產品。可是你知道有些最精美的漆器是在沖繩島製造的嗎?
漆器本身通常是木製的。首先將木模鑄成花瓶、盤子、碟子等形狀。令人驚異的是木竟然可以前成這麼薄。有時它薄得像一片紙!然後塗上十幾層稀薄的特別漆油,逐層塗上去,使器皿變成非常堅硬耐用。
精良的漆器甚至經過幾百年也不會陳舊。有一批漆器曾經與船一起沉入海底,經過十八個月才打撈上來。1878年它們在維也納展覽會中展出供人欣賞。雖在海裡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它們竟然絲毫無損!
富於耐久性的漆油是用一種鹽膚木的樹液製成,這種樹生長在中國、日本及其他東方國家。一般人稱之為漆樹。日本漆油被視為最上品,理由是有人認為日本人僅在樹液最佳的時候才榨取;這個時候是六月和九月。
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已發明製造漆器的技術。早在漢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製成的漆器也有發現。日本人後來從中國人學得這種技術。
大約在公元714年。日本探險家抵達琉球群島,沖繩島乃是其中最大的海島。他們可能首次將漆器帶到沖繩。薩碧珈在《沖繩的習俗典文化》一書中說:「1943年有七名沖繩人前往日本學習製造漆器的方法。幾年之後他們返回沖繩訓練其他的人。」
作者同時說:「緻緻生光的盤和碗在民眾中大受歡迎,於是他們開始實驗種種方法去改良漆器的質素。後來他們發明了一種新技術,使沖繩漆器的精良品質在東方聲譽鵲起,從日本到印度都稱之為東方最上品。」
什麼使沖繩漆器與別的國家不同呢?其中一個因素是沖繩人以獨特的方法準備黏土基。此外,他們所用的木料和原料也與別不同。
他們通常採用的木料是取自生長在琉球群島的樹。這種樹木輕而不易破裂,在潮濕的天氣下也非常強韌。
木條必須完全乾透,因為新木在製造的過程中會變成彎曲而翹起。他們用電動機器將木條鏇成碗、瓶、盤及其他器皿。
次一步驟是在器皿塗上一層特別的糊狀物。一年之前這種糊狀物還是用豬血、黏土和桐油製成。可是現在已改用一種綜合性的人造糊。它比較堅韌而不容易崩缺。
乾透的器皿要用砂紙和磨石磨滑,然後塗上一層漆,乾後再用炭擦平。這種過程反覆施行多次。然後在器皿塗上最後一層漆油。
次一步驟是加上裝飾。基本的裝飾設計分為三種。其一是珍珠貝,另一種稱為「堆錦」。先將各種顏色的漆油用滾筒敷在薄紙上,然後剪成蕉樹、芙蓉、地菊、竹樹等形狀,用來敷在漆器上。最後一種裝飾設計是用手塗上的,稱為「描金」。
漆器的種類很多。你若查考一下、漆器的種類,便會感到其中有許多種的確是精美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