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用木建造?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俄羅斯西北部有一間木建的教堂,其上有22個洋蔥頭形的小圓頂,在清冷的日光照射下,22個圓頂像銀色的魚鱗般光輝閃耀。人若近看圓頂,便會發現這些圓圓的小屋頂原來有數以千計的木瓦覆蓋著,它們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有點凋殘。這座木教堂坐落在奧涅加湖的一個島嶼上,已差不多有三百年歷史了,在嚴冬裡抵受著冰封雪侵。它無聲地證明了木材的耐用程度多麼驚人。
另一些木建築物的耐用程度甚至更高,它們散布北歐各地,歷史更為悠久。例如,挪威人在第12世紀左右掀起了興建木建築物的熱潮,時至今日,當地的郊區仍然零散著不少這樣的建築物。在英國埃塞克斯都的翁加,一座建於1013年左右的木建築物熬過了惡劣的氣候卻仍然屹立不倒。然而,最古老的木建築物看來是日本的一間佛寺,它的興建時期較上述建築物要早多個世紀。
最古老的木建築物
這間木建的法隆寺何以能夠這麼耐久呢?基本的原因是,昔日負責興建這間佛寺的木匠對於木材具有豐富的知識。他們知道應當採用什麼木材,也知道應當選用木材的哪個部分,以配合某些特定的功用。為了興建這間佛寺,他們選用了日本花柏,他們把樹砍下來時,那株樹至少已有一千年的樹齡了。
不久前去世的木工大師西岡常一曾把不少精力花在修葺佛寺之上。他聲稱佛寺之能夠這麼耐久,跟工匠所用的釘子也有密切關係。製成這些釘子需要經過多重捶打和加熱的過程,製造方式跟製造日本武士刀一樣。西岡指出,他在修葺佛寺時使用舊製的釘子,「因為現代釘子的耐用期還不到20年。」
有些人也許會懷疑法隆寺是否真的有1300年歷史,因為該寺有百分之35的部分是在本世紀更換過的。然而,許多主要的柱子、橫梁和屋簷卻是原本的木材。西岡說:「我相信這間佛寺還可多存留1000年。」
日本各地既栽有這麼多優質的樹木,難怪古代的日本人這麼喜愛木材。甚至到了現今,日本人的家居設計也繼續反映出他們對木材有所偏愛。
日本人的家居
不少室內傢具都是用木製造的,只是沒有髹漆。柱子、門和傢具等表面髹上的塗料仍能使木器保持著原有的木紋和色調。走廊的木板甚至完全沒有髹上任何塗料。沒有髹漆的木板與園子的樹木和灌木配襯得更自然。這給人一種和諧、寧靜的感覺,一點也不刺眼。
不少日本人表示,這類房子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居所。然而,以質料上乘的木材所建造的房屋非常昂貴,一般工人也許無法負擔得來。雖然這樣,要是可行,日本人都喜歡盡量使用木材,因為歷史告訴他們,木料除了美觀之外,還可以配合他們的環境需要,例如頻常的地震、颱風、炎熱潮濕的夏季,以及寒冬。
對於地震頻生的國家來說,木材的確是一大恩物,因為在壓力之下,木材會給扭曲或變彎,但石頭一類的物料則會破裂。此外,木材還具有保持水分和隔熱這些優點。雖然日本在六至八月期間潮濕多雨,可是,木建的房子並不會因而朽壞。木材能夠適應這樣的氣候,因為它能夠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然後自動風乾,從而也使室內保持涼快。無論如何,人們喜歡木材還有好幾個理由的。
木之美
世界各地的人大多都喜愛使用木料製品,因為它十分美觀。艾伯特·傑克遜和戴維·戴在他們合著的《柯林斯優質木手冊》解釋:「由於木是一種大自然產品,每一件木料都是獨特的。一棵樹的不同部分,甚或同一塊木板的不同部分,都是有分別的。它們的硬度和色澤也許是一樣的,但其上的木紋模式卻有所不同。由於木材在特性、硬度、顏色、可加工的程度,甚至氣味方面都變化多端,這一切都是木吸引人的地方。」
木紋何以會這麼多樣化呢?理由之一是,有些樹會長出直紋來,另一些樹的木紋則有較多的節疤,還有一些木紋形成波浪紋,甚或捲曲的木紋。隨著樹木繼續生長,它們許多時都會扭曲或改變生長的方向,它們也會長出枝丫來,還有昆蟲在其中進進出出。這些因素共同促成樹木形成這麼多有趣的木紋來。此外,人若朝著不同的方向鋸木,木紋看來也會有所分別。有一種褐紅色的木,當被鋸開時會呈現出一些清晰、近黑的條紋來,有些國家因而將其稱為斑馬木,另一些國家則將其稱為虎木。
千變萬化的色彩使木顯得更迷人。並非所有木都是棕色的。印度和斯里蘭卡烏木的中心部分是黑色的;西非的紫檀有紅色和深紫色;中美及南美洲的紅木則是紅褐色。緋紅的巴西木源自巴西,這種樹木當暴露在空氣中時便會變成深紅褐色。有些樹木是綠色的,有些則是粉紅色。產於阿拉斯加的黃雪松的木材是淺黃色的,而歐洲的懸鈴木的顏色則甚至更淺。顏色最淺的則是白木樹,它差不多是無色的。
木材的氣味也相當吸引人。其中一種有香氣的木材就是杜松,所羅門的木匠就是用這種木材去鋪砌聖殿的地板。(列王紀上6:15)也許杜松的香氣散發空氣之中,有時可能會與在聖殿燒的香的芳馨混和。(歷代志下2:4)杜松不但氣味芬芳,也相當耐用,而且也不易朽壞。
對木的歌頌要說的還可以有很多很多哩!木的優點如此眾多,若要想出它有什麼缺點,我們恐怕要費煞思量了。
木——一項恩物
誠然,並非所有木都能夠防蟲蛀,或是不易朽壞,或是耐用數百年。人在興建木造建築物時最關注的就是失火的問題。然而,在高熱的環境下,重材燒焦得較慢,失去堅固性的時間也較慢,不但這樣,它被燒至倒下來所需的時間要比鋼鐵來得久。可是,現今很少房屋是用舊式的重材橫梁和柱子蓋造的。因此,當火災發生時,人必須盡快逃離失火的房子。
木材絕非一種質劣價廉的建築材料。相反,人若選用了適當的木材,並且以正確的方式加以處理,這樣的建築物能夠有相當高的絕緣度,並且可以多使用數百年之久。某些權威人士指出,人若在保養木材方面處理得當,木建築物可能永不朽壞。不論此說是真是假,木無疑是創造主在建築材料方面給我們的一大恩物。
[第17頁的圖片]
木教堂上洋蔥頭形的小圓頂,這間教堂位於奧涅加湖的一個島嶼上
[鳴謝]
Tass/Sovfoto
[第18頁的圖片]
日本著名的木建法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