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敏感是在正當方面嗎?
敏感可以在於錯誤方面,也可以在於正當方面。錯誤方面的敏感是軟弱,不成熟的徵象,它是對人有害的。但在正當方面的敏感卻是堅強的表現和成熟的徵象。
我們時常遇見一些在錯誤方面敏感的人。這種敏感有時被人稱為小氣。有些人對自己的外表十分敏感,因為他們可能體重過度,肢體殘缺或容顏有缺陷。
此外,有些人由於自己的國籍、種族或膚色而變得十分敏感,結果,他們的朋友和熟人必須極端小心,以免使他們覺得被人輕視或忽視。由於敏感易怒,他們反而使別人留意到他們想避免引起注意的事。其實他們若能夠忘記這些小事,無疑別人也能夠忘記。
極度敏感的人通常不肯接受糾正或批評。雇員或學生許多時對任何管教的建議均十分敏感。難怪聖經特別強調管教的需要,原因之一無疑是人類由於敏感而對管教常有含憤或規避的傾向。聖經曾多次促請人留意管教的價值,例如我們讀到:「要持定訓誨[管教,《新世》],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它是你的生命。」「[管教]的責備是生命之道。」「要聽[管教],就得智慧。」不錯,明智的人在受到糾正時並不會暴躁易怒。——箴言4:13;6:23;8:33。
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在這方面是個明智的人,他在所作的一篇詩中說:「任憑義人打擊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我的頭不要躲閃。」(詩篇141:5)他不是說了就算,而是身體力行。有許多次他因犯錯而受責,但他沒有一次表示怨憤。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在所寫的箴言中表示同感,說:「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5,6。
很諷刺地,對自己感情十分敏感的人往往對別人的感覺並不敏感,以致常會一意孤行。這種人無法忍受任何批評,但對別人卻敏於批判。在這方面一個極端的例證是阿道夫·希特拉。據報他絕不容同僚、部屬或任何人提出異議或批評,可是他卻恣意批評別人。他不但無動於中地下令殺害數百萬無辜的猶太人。而且以觀看這些人和其他仇敵受刑為樂。他不但使試圖謀害他性命的人遭受慘酷的刑罰,而且將他們的極度痛苦拍成電影作為自娛。不錯,人若一方面對自己的感情極度敏感,同時卻漠視別人的感覺,這無疑是一項惡劣的結合。
正當的敏感如何表現出來呢?方法之一可以借藝術界為喻。一位優秀的音樂家對聲音、樂曲與和聲的美妙十分敏感。一位用毛筆作畫的美術家對光和暗,色彩和構圖的細微差異也十分敏感。這些藝術家對外界刺激愈敏於反應,他們亦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愈大的快樂。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在觀察周遭的人方面保持警覺和敏感。這種敏感可藉對鄰人的同情與愛心表現出來。在聖經的「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均缺乏這種敏感。他們漠視一個被毆打和搶劫的人躺在路旁,對之絲毫不感到同情。但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卻有這種敏感;他富於同情心和人情味。他在這方面的表現是盡力救助遭難者。——路加福音10:29-37。
耶穌本身就有這種同情的敏感。我們讀到有一次他義憤填胸,「憂愁他們的心剛硬[不敏感,《新世》]」,因為墨守安息日的人竟寧願看見人受苦也不願見到他們在安息日得醫治。——馬可福音3:1-5。
不錯,耶穌「憐憫[他的同胞],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他獻出自己一生以照料別人的需要。他並且吩咐門徒要同樣行,說:「[要]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10:7,8。
另一種正當的敏感與我們的良心有關。由於這個事物制度的邪惡和與生俱來的自私心,有許多人「存虛妄的心行事,……心裡剛硬[不敏感,《新世》]。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這些人不再有一個敏感的良心。反之,他們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我們若在小事上忽視良心的指示,便會愈來愈粗心大意,結果發現自己陷在嚴重的罪中。——以弗所書4:17-19;提摩太前書4:2。
正當的敏感還有另一面,它稱為敏銳的洞察力,意即具有敏銳的悟性而能夠看出在各種情況下採取最佳的行動。這種特別的能力使人能夠在與他人相處時避免開罪人,因為他敏於觀察他人的情緒和思想。一個敏感的人可以觀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說話的語氣,站立的姿勢,甚至服裝的款式而見微知著。與有精神病的人相處尤其需要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及以之教人的基督徒也應當培養這種能力。
不錯,敏感的問題有許多方面。在錯誤方面敏感有時僅是疏忽大意而已。但許多時它是一種弱點,若非表現自私便是對別人的窮困或苦境無動於中。在正當方面敏感乃是智慧的途徑,是由同情心,人情味和愛心所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