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9 9/8 14-15頁
  • 你是否仁愛地關懷別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是否仁愛地關懷別人?
  • 警醒!1979
  • 相似資料
  • 閒話——何以吸引人?
    警醒!1992年
  • 閒話——有什麼害處?
    警醒!1990年
  • 你能夠粉碎閒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6年
  • 講閒話有什麼害處?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9/8 14-15頁

你是否仁愛地關懷別人?

人是關懷人的。對嗎?我們有誰在聽到關於別人時不感關懷?但我們若在意念和行動上深知關懷別人與仁愛地關懷別人之間的分別,我們便會更加喜樂和滿足。那末,我們考慮一下講閒話吧。

「今日出版界中最特出的成功。」這便是1977年五月十六日《商業週刊》引述關於《大眾》雜誌的評論。這本雜誌的流行證明了一般人渴想知道關於別人的故事。

你豈不曾見過其他許多例證嗎?在歐洲,你會發現大多數報攤擺滿了雜誌,其中的特寫故事離不了公主、伯爵、國際要人——遊列國的名人或他們所謂的美男美女。《麥高爾》雜誌有一篇題名為「講閒話者」的文章,說:

「像海洋圍繞著我們一般,[閒話]也無處不在。最暢銷的小說是以影射型式出現的小說,其中的「虛構」人物其實是真人,偽裝得使人一望而知。甚至以前最穩重的報章現時也輕鬆到開闢『大眾』版,談論名人軼事,愈私人愈好。閒話已從美國的住宅露台滲透至美國新聞的第一版。」

誠然,有人也許不喜歡認為自己所讀的是「閒話」。他們稱之為「靈通消息」或「內幕新聞」。可是人類學家馬嘉烈美德評論說:

「美國各地——其實在英國和西歐諸國亦然——的專欄作家和特寫作家無不興高采烈地慶祝他們在供應關於談論別人資料方面的成功。坦白地說,他們的成功在於講閒話。」

關懷別人是不對和需要避免的事嗎?它可能有好的方面嗎?它是否新事?《時代》雜誌出版者亨利魯斯有一次說:「《時代》雜誌並不是敘述別人故事的創始者;聖經才是。」

不錯,聖經的確載有許多關於人的故事。它同時在關懷別人方面對我們提出上帝的教訓。

聖經中關於人的故事並非閒談。與今日的許多閒話正相反,聖經記載並不是說長道短、毀人名譽或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來引人入勝。反之,這些記載有極好理由促進人對別人的關係。

且以該隱和亞伯的故事為例。這僅是家庭難題、兄弟鬩牆的『趣聞』而已嗎?絕不然,聖經從記載中提出關於信心、避免憎恨和取悅上帝等教訓。因此,聖經關於該隱和亞伯的記述是對我們「有益」的。——希伯來書11:4;約翰一書3:10-15;提摩太後書3:16,17。

甚至聖經在敘述「好」人失足時,其中的情節也能造益有思想的讀者。我們很少人沒有聽過大衛與美婦拔示巴苟合的故事。但聖經的記載與今日報章雜誌渲染電影明星和政治家的醜聞多麼不同。聖經明言上帝對大衛的罪感到不悅,它表明大衛雖曾親近上帝,但也不免受罰。它沒有表揚不道德或加以美化。聖經同時敘述大衛衷心悔改,獲致上帝垂憐。——撒母耳記下11:1-12:23;詩篇51篇。

那末,我們對於報章或雜誌中的閒話僅作有限度的關懷方面,也許很易學得教訓。可是在較普通方面——例如朋友告訴我們關於別人的故事——又如何?我們應該排除喜歡聆聽相識的人的趣事或故事的傾向嗎?

不必如此,因為我們對戚友和熟人的適當關懷乃是我們的天性。一位熟人若結了婚、養了孩子、生病、研讀聖經大有進步、有個快樂的假期或經驗,我們自然有理由感覺關懷。我們仁愛地關懷這些人。那末為什麼不應聆聽及談論關於他們的事呢?

可是,聖經卻警告關於大放厥詞的危險。(箴言10:19;15:2)聖經斥責參加談論甚至聆聽中傷別人的閒談,這些閒談並不是基於對談及的人表示仁愛關懷的。(傳道書10:12-14;約翰三書9,10)有份參加閒談的人——不論是講或聽——都沒有做成任何好處。講述別人的過錯,使這人受到輕視以期聳人聽聞或使自己成為秘密消息來源是真正有害的。上帝的道聲稱這類閒話離間朋友。當然,在這些例子上,舌頭不能用作「醫人的良藥」。——箴言12:18;17:9。

使徒保羅的教訓證明這樣行甚至對基督徒更為危險。在第一世紀的使徒時代,有些婦女「習慣懶惰,挨家閒遊;不但是懶惰,又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提摩太前書5:13。

可是我們怎麼決定關心聆聽別人的事是否適當呢?方法之一是自問:「我是否仁愛地關懷那個被談論的人?」所談論的若有消極成份,我們是以希望援手的心情來聆聽嗎?也許有人述說我們的一個熟人遭遇不幸。我們會想到去探訪這人,幫助這人做點雜務或寄張卡片去表示關懷嗎?倘若來者的說話會對任何人不利,為什麼要聆聽呢?它豈不是閒話?甚至可能是誹謗。——箴言16:28;羅馬書1:28-32。

使徒保羅在仁愛地關懷別人方面以身作則。他有一次聽到哥林多小組的基督徒有各自跟從若干特出人物的傾向。保羅有因為它是第一流閒話而『側耳』去聽嗎?沒有。他仁愛地關懷哥林多的弟兄,採取積極步驟加以幫助,他寫信給他們,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哥林多前書1:11-13;3:4-23。

因此,在這個閒話「大行其道」的時代,我們最好檢討一下自己對閒話的反應。我們有謹慎地不去傳播毫無目的的閒話嗎?我們有以真正仁愛地關懷別人的意念來引領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