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9 11/8 13-15頁
  • 輪上商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輪上商販
  • 警醒!1979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招徠有術的商販
  • 美觀和實用
  • 兒童寵物
  • 周遊的湯麵和麵包店
  • 禱告真的有效嗎?
    警醒!1981年
  • 奇妙的玉米
    警醒!2008年
  • 商人
    洞悉聖經(下冊)
  • 「找著一顆貴重的珍珠」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11/8 13-15頁

輪上商販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他的步法有點歪斜,使他的身子有點傾向直線的左方,但支持身體的那雙腿卻是壯健的。他的微笑很動人,態度和藹,以大家熟悉的聲音喊叫「燒芋!」他離開了農村,去到二百哩(320公里)外的大城市加入腳踏車商販群中謀生。

「燒芋」是熱的甜薯。甜薯盛產於冬季;因此烘薯商販乘時而興,作幾個月的販賣,到春天又回去田裡耕種。他的活動商店像個大機器箱,用金屬和木製成。箱內有柴火烘著載在金屬容器內的細小滑溜鵝卵石。石子上烘著甜薯。當他不時揭開箱蓋看甜薯烘熟到什麼程度時,從小車煙囪放出的柴薪氣味和甜薯的香氣真使人饞涎欲滴。不論晴天或雨天,你都可以聽到傳聲筒或錄音帶傳來的聲音,叫你去買「燒芋!」

不少商販在售賣鮮果、海產、日本雜碎和其他東西。有些送貨男孩騎著腳踏車或機器腳踏車。他們出現在大城市和小鎮上,甚至交通最繁忙的時刻也穿梭往來,肩上靈巧而平衡地托著堆得山高的一碗碗和一盒盒的美食。他怎樣做得到呢?原來,有時未必做得到,當他看著地上一堆麵食和破碗時那種傷心的表情就是明證。

招徠有術的商販

賣甜玉米的小販以他的娛人招徠術吸引不少小孩和大人。他是個引人入勝的活動商標。他來時駕著一輛極小的無蓬貨車。熱騰騰的玉米已弄好待售。這位特別人物穿著彩色的短褲、「足袋」a和日本屐、一件「法被」(短上衣),以帶束髮防止前額發汗。他笑臉迎人。對玉米是否熟透可賣作過最後檢查,即跳下貨車開始在街上載歌載舞。他唱出他的玉米來自日本北部的北海道。玉米是多麼甘甜美味,往下的歌詞則視觀眾而定。對於放下工作前來圍觀的主婦們,他以禮貌的日文歌頌她們甜美得像他的玉米。滑稽的舞姿逗得兒童大大喜樂,有些甚至加入共舞。不用說,他煮好的玉米迅即售罄並準備前行,留下一批快樂和大快朵頤的觀眾。

美觀和實用

相反地,賣花者是不必以任何方式吸引顧客群的商販,為什麼他不必以噱頭來吸引人呢?原來日本男女均十分愛花,他們儘量在家中擺設花卉,尤其是在前門通路為然。居民樂於光顧沿街售賣的小販,因為他的花比商店售賣的較廉。他駕著機器腳踏車前來,車後拖著貨架。一盆盆的花排列在梯形的木架上。整個貨架用厚的透明膠蓋著,在開始向聚集的群眾「推銷」時把蓋除去。有人留意到他來時即互相傳語。不久即有顧客來欣賞和購買櫻草、菊花、石竹花、開花仙人掌和其他植物,種類視季節而異。

另一個商販賣的是什麼呢?竹竿!有什麼用途?原來當地習慣是用竹竿涼衣的。人們用竹竿穿著洗濯後的襯衣、短衫和「浴衣」(白色罩衣)在戶外曬晾。在晴朗天時也有人用竹竿曬晾「蒲團」(鋪蓋)。竹竿小販通常在週末沿街叫賣,因為那時較為寂靜,這樣可使他的聲音清晰地在傳聲筒長聲叫出「竹竿!」

兒童寵物

習以為常地,當兒童放學時,附近就有一個他們所喜歡的周遊小販出現。什麼吸引這些小孩子呢?原來他賣的是金魚。令人驚異地,他有力騎動那架裝著滿箱水的腳踏車。當然他需要十分小心。請想想他若翻倒便會有什麼發生!他一開聲唱出「金魚」,孩子們即聚集起來。大人也有駐足而觀的。小販準備了一個有柄平底網,在企圖兜起一兩條小魚時,旁觀者立刻轟然大笑。你可以想像得到,小魚在行將入網之際躍過水箱另一邊的有趣動作。

日本家庭通常沒有地方容納寵物,因此孩子很少拒絕一個細小的水族箱。這項生意終年可以獲利,因為觀魚使人增加寧靜感,這正是日本人的愛好。

周遊的湯麵和麵包店

另一人僅是搖鈴招徠,「全米賓」的愛好者卻認出他的鈴聲。不少人聲稱,「特出的不是那鈴,而是他搖鈴的方法!」日文的「賓」其實源於葡文,意思是「麵包」。「全米賓」的製法與普通麵包不同。它是把米團搓成一個個來蒸而不是烘的。有時以豆沙作餡,有時在米團中加入赤砂糖。可是,最流行的還是淡素的「全米賓」。這種麵包稍為沉重,但味道溫和,頗易入口。

售賣「全米賓」的老人戴一頂雪白的廚師帽,白色的上衣也是清潔的標誌。「全米賓」小販的鈴聲、笑容和清潔的儀表使他的麵包成為許多人的午間美食。

在晚上,當大多數人已就寢時,兩下悠長、低沉的小喇叭聲使你不必起身察看就知道誰來到了。他盡量把喇叭聲較低,不願騷擾別人。由於他的小貨車前進得像蝸牛般慢,去了很遠還可以見到他的紅燈籠和招牌旗在車後擺動。這種活動麵檔沿街售賣。麵條很幼,還有切幼的蔥放在熱騰騰的湯裡奉上。載麵的碗可以用後即棄,用功到深夜的學生們在上床之前吃一碗麵會感到很舒暢。這些麵據說在整個黃昏縱飲之後有安定胃納之功。

製豆腐者也是輪上商販之一。豆腐據說是中國首先製造的。製豆腐者在每晨眾人還未醒來時即開工製造。他們的辛勞製成品便是12安士(340克)的方塊白豆腐。

小販現時準備一個兩層的大木箱,用皮帶把它縛在腳踏車上。木箱的下層的水半滿,有不鏽鋼盆作為裡層。普通豆腐和燒好的豆腐放在水裡。箱的上層裝著薄薄的炸豆腐片。豆腐販的頭上繫著小喇叭,他騎在腳踏車上沿街喚賣。喇叭聲宣布他的來臨,不久他便忙於和早晨顧客交易。許多人把豆腐作為「味噌汁」的基本作料,「味噌汁」便是每晨早餐所進的湯。

這些商販都有其個人特色的獨特之處。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的和藹可親,為日本街道增添色彩、芬芳和特異的音響。

[腳注]

a 一種分趾的日本短襪,拇趾分開,其他四趾相連,便於趾夾的日本屐。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