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4 2/8 3-7頁
  • 核武器凍結——能帶來和平安全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核武器凍結——能帶來和平安全嗎?
  • 警醒!198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核武器凍結運動是什麼?
  • 誰支持這項運動?
  • 何以這麼如火如荼?
  • 它希望做些什麼?
  • 核戰——誰造成威脅?
    警醒!2004年
  • 全球的恐懼——是什麼的證據?
    警醒!1984年
  • 我們可以期望和平實現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關於核戰爭,聖經的觀點是什麼?
    更多熱門話題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2/8 3-7頁

核武器凍結——能帶來和平安全嗎?

像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核武器凍結運動正日益增長、強大而吸引了千百萬人。這項運動席捲歐洲、日本和美國,影響到政治和各國對戰爭的態度。它在若干方面頗不尋常。

嚴肅的聖經研究者也許納罕此舉是否會有份應驗聖經所預言的「和平安全!」抑或會像短暫的時尚一般消逝?——帖撒羅尼迦前書5:3。

核武器凍結運動是什麼?

核武器凍結運動要求各國停止或凍結一切核武器的生產、試驗和發展。它要求一切核武器的儲備凍結在現時的水平。它不僅是一項抗議運動而已。一位代表這項運動的知名發言人聲稱,他們的目標「是要凍結核武器,使其不致將人焚毀。」

凍結核武器運動在1979年濫觴於西歐。少數有心人士在荷蘭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禁止在境內裝置核子飛彈。挪威和丹麥也有人支持禁止在國內裝設核子飛彈的主張。1980年春季,英國重新留意到核子飛彈的問題;到了秋季,有80,000人聚集在英國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示威。

這項以END(European Nuclear Disarmament,歐洲核子裁軍)知名的運動已經增長到在法國、西德、希臘、芬蘭和葡萄牙均設有強大的END委員會,歐洲大多數其他國家都有人大力支持這項運動。END要求設立免核地帶,從波蘭至葡萄牙免除一切核武器。運動的浪潮已蔓延至東歐,在那裡組成多個團體祕密加以討論。到1981年底,西歐出現了對核子凍結運動的廣泛支持,在各地舉行的示威如下:

● 西德——100,000人在漢堡,1981年6月。

● 西西里——30,000人在甘美蘇,1981年10月。

● 法國——40,000人在巴黎,1981年10月。

● 英國——175,000人在倫敦,1981年10月。

● 意大利——200,000人在羅馬,1981年10月。

● 西德——300,000人在波恩,1981年10月。

● 荷蘭——400,000人在阿姆斯特丹,1981年11月。

● 西班牙——400,000人在馬德里,1981年11月。

在美國,核子凍結建議的種子在1979年播下,到1980年萌發為多個平民團體促請美國人留意核戰的危險和恐怖。這種建議受到越來越多人支持,並且蔓延到多個國家而造成許多示威運動,例如:

● 美國——100,000人在各大學,1981年11月。

● 東德——6,000人在德勒斯登,1982年2月。

● 日本——200,000人在東京三處地區,1982年5月。

● 美國——700,000人在紐約市,1982年6月。

6月12日,當聯合國第二屆裁軍特別會議在紐約進行之際,700,000核武器凍結提議者在聯合國總部前面示威遊行;這是持續了一週的示威的最高潮。在同一週內,歐洲有差不多一百萬人在阿姆斯特丹、安特衛普、柏林、波恩、哥本哈根、都柏林、倫敦、馬德里和巴黎等地舉行示威。

誰支持這項運動?

核武器凍結運動迅速增長而能在全球各地動員巨量的支持者,由此可見這項運動頗不尋常。支持者是些什麼人呢?

支持者不但是青年人,同時也包括各階層的平民;他們正群情洶湧地成為凍結核武器運動的背後力量。支持者來自許多不同的生活階層,如:家庭主婦、工廠工人、律師、教育家、商人、藝人、醫學界人士、教士、科學家和甚至各級軍人等。

這道人海浪潮的支持者主要來自社會的三大階層——通常被視為保守、穩健派的——即科學界、醫學界,特別是宗教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說:「美國反戰運動背後的主要力量包括美國大部分教會的領袖。」據稱歐洲的情形也一樣。

東方國家集團大力支持凍結核武器運動,不但在自己國內,在其他國家中也同樣行。這樣的公開支持是極不尋常的。歐洲的若干示威由共產黨團體所舉辦;1982年6月12日,紐約市示威的贊助團體之一是美國共產黨。

凍結核武器運動牽涉到範圍廣泛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和職業,具有不同的政治見解;這種現象標明此項運動頗不尋常。何以有千百萬人如此迅速地參加這項運動呢?

何以這麼如火如荼?

世人正大感驚惶,實際上正提心吊膽。他們患了「核子恐懼病」——害怕核子戰爭。突然之間,核子大毀滅的現實性和可能性像雙拳齊發般打擊他們。

近來發生的世事加強了他們的恐懼。維持了25年,使情勢在各核子強國間保持穩定的國際基本規則現正受到挑戰。以前的「恐怖均勢」曾使核戰威脅受到阻遏。各國深知攻擊某一國就會惹起對方的報復攻擊而導致兩敗俱傷——倘若不是所有國家均同歸於盡的話。

這種觀點已經改變了。現在令人不安的情況是:

● 自1980年夏季開始,世界領袖們贊成作有限度核戰的長遠計劃已成為表面化。超級強國的代表們公開談及發動有限度或長期的核戰,不但能夠生還,甚至有取勝的可能。

● 科技的進步使核子飛彈瞄準攻擊目標接近完全準確的程度。這種準確性使飛彈能夠先發制人摧毀敵方所有從地面發射的飛彈,使其無法還擊,因而增加了領袖們談及發動有限度的核戰及在戰爭中取勝的可信性。

● 1979年的SALTII(限制戰略性武器條約)未能獲得批准。

● 軍費預算顯著地增加,雖然許多國家正經歷嚴重的經濟不景。

● 科學家、醫生和教士們正在熱心地使大眾人士對核子攻擊會為人類、環境和未來世代帶來的巨大破壞提高警覺。

核子凍結運動既已提高世人對核戰致命後果的警覺,那末它的目標是什麼呢?

它希望做些什麼?

核武器凍結運動不但希望獲得大多數世人支持,而且希望能夠實際改變各國政府對核武器的現行政策。紐約《時報》論到這項運動的目標說:「他們認為主要問題是他們是否能夠使大眾對核子軍備競賽迅速增長的關注演變為國會中投票的票數。」

他們有成功嗎?來自核子凍結支持者的政治壓力已影響到歐洲的各政府,使其重新考慮他們的核武器政策。當時的西德總理舒密特(Helmut Schmidt)警告人不要將這項運動置諸不理;他聲稱這項運動的支持者「正在向政治領袖們發出一個清晰訊號。」

在美國,獲選的國會議員感受到壓力。例如,前年8月有一項決議在眾議院提出,要求美國和蘇聯立刻凍結核武器,結果以204比202的少數票數之差未獲通過。可是,這件事清楚表明這項爭論在短短期間已贏得了多大的支持。

俄國也意識到這項運動背後的力量。據記憶所及前年7月俄國首次准許外人在境內舉行和平示威遊行。300名示威者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半哩長的行列舉行反核遊行。這次稱為「82年和平示威」的遊行通過莫斯科的市中心,他們的旗幟是「在全世界不許有核武器。」

這項運動會迫使政府領袖們採取行動達成某種世界和平嗎?抑或呼聲僅會從大眾之口聽到而已?政府會運用權力,藉著鉗制核子凍結運動的主要煽動者——教士們——之口而抑制這種呼聲嗎?前年8月,美國總統列根(雷根)在哥倫布武士會百年紀念會議中對來自各國的天主教教廷高級官員發表演說而提及這件事。他呼籲羅馬天主教徒拒絕核武器凍結運動。

論到這種謀求世界和平的努力,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2,3寫道:「他們正說『和平安全了!』的時候,突然的毀滅就立即臨到他們身上。」(《新世》)當耶和華上帝對各個腐敗的政府執行判決時,他的行動會十分迅速和決斷。核武器凍結運動會成為各國呼喊「和平安全!」的踏腳石嗎?以後我們便會知曉。

然而,有一件事是十分明顯的;支配著核武器凍結運動的情緒乃是恐懼。今日恐懼瀰漫全球的原因何在呢?

[第5頁的附欄]

核武器凍結——誰支持這項運動?

科學界

● 貝克和斯(Pugwash)會議,1981年8月在加拿大舉行,參加會議的科學家來自40個國家,結論是:

「提議美國和蘇聯立即凍結現行的核武器儲備。」——《原子科學家公報》。

醫學界

● 1982年5月,各國醫生討論防止核戰問題,來自19個國家的成員在英國舉行第二屆年會。與會代表聲稱:

「不論我們屬於什麼國家或什麼政權,我們一致同意核戰將會是最後的流行病。……醫生們早已希望盡一分力去對付大量建造核子軍備的瘋狂,但以往的實力尚未足以與難題的範圍比較。現在這種力量已脫穎而出。倘若獲得世上大多數醫生參加,便會成為一股無可遏止的力量。」——《世界醫療新聞》週刊。

宗教界

● 羅馬天主教捲入漩渦

1982年6月聯合國發表教皇對核子裁軍的信息:「天主教會在這方面的主張是清晰和一貫的,它深以軍備競賽為憾;因此要求相互的、逐步的和切實的裁減軍備。」——《聯合國大會逐字記錄》。

1982年6月在美國費城召開的「遏止核子軍備競賽泛宗教見證」會議中,樞機主教郝魯(Krol)「呼籲世界各政府『消滅現存的核武器。』」——紐約《時報》。

● 基督新教的參與:

西德基督新教的團體AGDF(促進和平行動組)1981年在西德波恩組織反核武器運動。——《基督教世紀》週刊。

自1980年以來,英國教會聯會一致贊成支持世界裁軍運動。——《世界裁軍運動通訊》。

全美教會聯會、美國浸信會、基督聯合教會和美國革新教會均支持1982年6月在紐約市舉行的核子凍結大會。——6月12日重整委員會手冊。

● 正教會參與其事:

羅馬尼亞正教會召集來自16個國家的基督教、猶太教和回教代表,「提出裁軍與和平的呼籲」。大會於1981年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目的是:「我們會敦促他們[各教會成員]更活躍地參與促進和平的活動,為人類獲致和平前途而努力。……我們的目的是要一勞永逸地防止和消除核戰的危險。」——《羅馬尼亞正教會新聞季刊》。

1982年5月,俄國正教會主辦「宗教從業員從核子災難拯救神聖生命恩賜世界會議」,邀請全世界600位知名教士參加。——《時代》雜誌。

● 佛教的參與:

在日本,「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均正在組織其他多項運動[反對核武器]。」——《朝日晚報》(英文)。

[第6頁的附欄或圖表]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20 10 0 6 12

千米(公里) 英里

1 2 3 4

倘若一個具有一百萬噸炸藥威力的核彈在6,000英尺的上空爆炸,將會有什麼事發生?地帶1——完全毀滅;沒有生還者。地帶2——所有建築物均夷為平地;50%人口被殺。地帶3——大火風暴;25%人口被殺。地帶4——建築物受損;10%人口被殺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世界每分鐘耗費一百萬美元在軍備競賽之上,倘若將這筆錢用在建築住所方面,那末一日就會有超過18,230間新屋建成。(以美國平均每間住宅79,000美元建築費為計算準則)

[第7頁的圖片]

核武器凍結運動能左右政客們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