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園」裡的難題
當你厭倦了營營役役的生活時,你曾夢想過移居太平洋的一個島上以便擺脫一切煩囂嗎?你想像自己在美麗的沙灘、蔚藍的礁湖、飄搖的棕櫚樹下和溫暖的熱帶海上悠然自得嗎?若然,你心目中的地方也許與貝琉群島相似。
貝琉群島(舊稱帛琉群島)包括200多個熱帶島嶼,其中大多數無人居住。它們看來具備樂園的不少要素:氣溫保持華氏80°(攝氏27°)左右,土地肥沃,海洋魚產豐富,居民勤懇友善——並且遠離國際緊張中心,華盛頓和莫斯科。
但是很可惜,貝琉群島已被二十世紀所損壞了。它先後受德國、日本、美國政府所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了屠殺和破壞的中心。甚至在今日,這個人口不及1萬5,000的細小島國也感到遠方大國所面對的種種難題的壓力;這是島民所不喜歡的。
染污是現代的災害之一,也許它正是使你想移居太平洋島嶼的原因,但染污的難題已威脅到貝琉。1975年,世界主要工業國之一,日本,提議在貝琉建設一個石油換船港和超級工業綜合建築物。它會成為世界最大的超級海港,設有煉油廠、石油化學設備和煉鋼廠等。在密克羅尼西亞諸島中也許是最美麗的凱因格島將會成為核電廠所在地。建造這樣的巨大設備需要從外國輸入大批工人及其家屬,數目差不多與原來的島民相等。
可想而知地,大多數居民都憤怒地反對這項計劃,因為害怕這樣行會弄污空氣,損壞美麗的礁湖和種類及數目均十分繁多的海中生物。島民知道他們那些未受破壞的礁和礁湖從古至今一直供應他們的生活所需。島民不願為了獲得生活奢侈品便讓這些資源被染污所損毀。島上一位領導人說:「外國人企圖以我們所沒有的東西來誘惑我們,其實我們並不需要那些東西。在外國人的眼中,簡樸和貧窮混淆不清。」由於島民的強烈反對,威脅遂告中止。
核武器的爭論
也許你想定居熱帶海島去逃避戰爭和核武器競賽的威脅。若然,貝琉可能令你失望。該項問題在1983年曾是這個小國所激烈爭論的題目。
1947年,貝琉的前任統治國日本戰敗之後,貝琉成為美國的託管地區。近年來美國建議不再擔任託管者的角色。在一份稱為《自由聯合契約》的文書中,這個小國獲得自治的權柄,但超級大國卻保持所有軍事權利。貝琉居民可以獲得許多物質上的利益,但美國可在島上擁有軍事設備。協約也暗示美國有權把核武器運經該國。
誠然,協約的規定是:「一旦美國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或由國會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美國政府才會許可核子武器通過貝琉和飛越上空以便抵抗實際的攻擊或威脅。」可是,貝琉人對於所謂「通過」和「飛越上空」的意思感到不安。
貝琉也許是世上唯一在憲法上禁止領土和領海儲存核子(以及化學和細菌)武器的國家。因此,島民對於容許大規模軍事基地和可能包括核武器設備的協約採取慎重態度。當地一位婦人說:「貝琉不應牽涉在任何軍事活動中以致誘發侵略的攻擊。」一位家庭主婦評論:「我害怕一場核子意外或爆炸。」許多人恐懼美軍駐紮在當地可能對社會產生惡劣影響。有些人則擔心上述的協約會使貝琉在經濟上對美國過度依賴。
可是,對於這項爭論,貝琉人的意見看來並不一致。一位58歲的母親希望協約使她的兒女能夠『前往美國本土深造。』一位前任警察局長評論:「人們紛紛談論群島的美景。可是,你若把金錢和美景擺在大多數人面前,他們會寧願選擇金錢,因為金錢是必需品。我希望看見貝琉人享有繁榮。」
1983年2月10日,大多數貝琉人投票贊成與美國訂立50年協定。可是,在分別的不記名投票中,只有百分之52的票數贊成在共和國內存有核武器——比修訂憲法所需的百分之75票數少得多。因此協約在當時尚未受到接納。解決僵局的唯一方法是由交涉人員簽署一項條約,准許美國運輸核子物質過境,但卻不得在島上存儲或舉行試驗。
王國的爭論
因此,令人惋惜的是,即使你逃往一個熱帶海島,這也無法保證你能逃避二十世紀的種種憂慮和壓力。可是,不論將來在貝琉有什麼事發生,耶和華見證人在島上保持忙碌,他們告訴人在這二十世紀的另一項爭論會為他們帶來極大的幸福。
1967年,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對海外傳道員夫婦首次抵達貝琉。他們不懂當地語言,島上通曉英語的人也很少。但他們不久就學懂一點當地語言,以半通的貝琉語告訴他們的新鄰人上帝的王國業已建立,這個王國最後會解決核子軍備競賽的難題、染污的難題和二十世紀其他許多看來無法解決、破壞居民寧靜的難題。——啟示錄11:18。
貝琉現今已有一個由30位耶和華見證人構成的小組。見證人告訴鄰人的信息是:「耶和華作王!願地快樂。願眾海島歡喜。」——詩篇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