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你的宗教令上帝滿意嗎?
「在這裡誰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得救,」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為他本國的宗教容忍政策誇耀說。現在,過了兩個世紀之後,許多德國人依然以他的話為金科玉律,去證明所有宗教都是殊途同歸而可以親近同一位上帝。
他們的論據是,「畢竟,上帝只有一位,對嗎?」若然,為什麼這些據稱歸向同一上帝的「殊途」對於上帝有那麼多互相衝突的主張呢?這種現象又怎能與「上帝並不會叫人雜亂無章,而是要人有條不紊」的事實一致呢?——哥林多前書14:33,《當代聖經》。
許多的「神」和許多的「主」?
誠然,基督的使徒保羅的確說:「我們……知道上帝只有一位。」但是,請留意他的解釋:「雖然有被稱為神的,無論在天上或在地上(就如有許多的『神』,許多的『主』),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哥林多前書8:4-6,《新譯》)顯然,保羅的論據是,有些人崇拜其實並不存在的神。但基督徒認為只有一位上帝配受崇拜,『他名為耶和華。』——詩篇83:18。
「一位上帝,就是父」
屬人的父親關懷兒女的福利,希望保護兒女不致遭遇危險,因此立下規範與原則給兒女跟從。父親雖然仁愛地考慮兒女的個別需要和局限,卻會要求他們順服同一的標準。
人類的天父雖然把每個人視為個別的人看待,卻要求他所造的所有人都遵守相同的律法,並且按照同樣的原則而生活。這些原則不是因人而異或因國而異的。畢竟,天主教徒墮胎若是犯罪,較開放的基督新教教會屬下的分子墮胎就會罪責較輕嗎?或者,美國原教旨主義派的教徒喝酒若是犯罪,歐洲的天主教徒在進餐時喝啤酒或葡萄酒就不算犯罪嗎?
果子表明什麼是純真的宗教
公元前第八世紀,北部的以色列十支派王國被亞述所滅之後,亞述把領土各處的人遷徙到撒瑪利亞。這些新移民「仍照先前的[各宗教]去行」。但這些宗教是否以不同的途徑歸向真實的上帝耶和華呢?不是,因為經文清楚地說:他們「不專心敬畏耶和華……也不遵守耶和華……的律法、誡命。」——列王紀下17:34。
合乎邏輯的是,漠視上帝律法的各宗教斷不能取悅上帝。這包括以下耶穌所申述的原則在內:「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某個宗教屬下的成員若沒有結出這種標明純真宗教的果子,這個宗教又怎能代表「就是愛」的上帝?——約翰福音13:35;約翰一書4:8。
真正代表獨一的真神的宗教必須產生一些與他相若的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有節制的人。(加拉太書5:22,23)它所產生的人必須具有堅強的信心,緊守他所訂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耶穌以一棵樹作為比喻,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才能進入屬天的王國。』一個宗教所產生的人若結出壞的果子,又怎能證明那宗教是好的呢?——馬太福音7:16-23。
請問問你自己:大多數宗教都說殺人是不對的,但它們的成員在戰時怎樣行呢?大多數宗教都說婚姻是上帝安排的,但它們的成員在離婚、婚前和婚外性關係方面有怎樣記錄呢?
言與行的對照
1982年,東歐一間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論及他何以成為耶和華見證人,說:「我發現它是世上唯一能夠為相對的自由清楚定出界限的宗教組織。在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時,特別令我信服的一件事實是,這個組織有力量去要求屬下的成員留在這些界限之內。」
其他宗教也可以這樣說嗎?例如,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1986年的聖誕祝詞中呼籲人終止仇恨,說,「只有愛才能改變我們地球的面目。」但在實行方面,天主教會在自己的屬下分子當中成功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所有宗教都是殊途同歸,導向「和平的上帝」,何以在各宗教的成員當中看不見有多少和平呢?——腓立比書4:9,《新世》。
他們找到了答案
庫爾特對自己的宗教十分失望,因為它「幾乎什麼都予以寬容,而且嚴重的忽略了研讀上帝的道。」迪特爾發現他教會的牧師連聖經也不信而大感震驚。岡特認為「事奉上帝不光是聽講道和唱聖詩,必然也牽涉到更多事情。」這三個人如今已藉著參加耶和華見證人所安排的聖經訓練計劃而感到滿足。
千萬不要讓世俗的見解誤導你去相信『人人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得救。』研究聖經可以幫助你對獨一真實的上帝耶和華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有更深的認識。這樣行也會引導你歸向那唯一有資格代表上帝的純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