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危害健康,且可致命
麻醉藥——影響感官的物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最早的時候。對神經系統發生作用的天然物質很快就被人發現:酒精能鬆弛疲乏的頭腦。鴉片能減緩痛楚和催眠。古柯葉能麻木感官和增強耐力。
酒精的作用久已廣為人知。我們在聖經的創世記9:20,21讀到:『挪亞作起農夫來,栽了一個葡萄園。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鴉片在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即已為人所知,據報在古希臘也廣泛為人使用。仙人球、煙葉、古柯葉、醉人的植物汁——這一切在歷史上均擔任一個角色。
麻醉藥的功能甚至在虛構作品中也有記載。荷馬的史詩敘述奧德西斯全軍在一處地方吃了忘憂果而渾忘了一切。小說中的名探福爾摩斯注射了百分之7的可卡因,結果發現『神奇的刺激,頭腦清醒異常』——這種看法與維多利亞時代非小說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倡導的說法相似。
麻醉藥在醫學上的價值很快就受到注意,但它們的用途並非僅限於醫學方面,在宗教儀式上也受到廣泛使用。它們被用來擴大知覺範圍、增加感覺力、提高了解力、改變情緒和催情。但它們同時具有無限的破壞力和製造社會難題。
令人感興趣的是,我們留意到今日受法律禁制的麻醉藥並非一向均被視為對人類的健康和福利有損。例如,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可卡因、鴉片、海洛英在美國均屬合法,並且到處有售,非經醫生處方也可以從任何藥房買到。有些麻醉劑則屬於專賣藥物而被人廣泛使用。含有可卡因的可口可樂飲品銷售了17年之久,在1903年才改用咖啡因代替。
今日禁制麻醉藥的國家有些在以前曾經為了推銷麻醉藥而發動戰爭。在鴉片戰爭——十九世紀中葉由毒品貿易所引起的兩場戰爭,當時中國企圖禁止在國內進行非法的鴉片貿易——中國戰敗,結果被迫容許鴉片合法輸入。
沒有受害者的罪行?
今日依然有人贊成麻醉藥合法化,他們認為這樣行可以解決在對付非法麻醉藥貿易方面的難題。其他的人則認為以『玩樂』性質使用麻醉藥乃是個人的私事,服用麻醉藥可以視作無害的娛樂。可是,使用非法麻醉藥可說是『沒有受害者的罪行』,正如有些人所聲稱一般嗎?請考慮以下各事:
● 26歲的阿殊莉懷孕八個半月,她在紐約市稱為小意大利區的一條行人道上和女友談話。突然有一輛車衝上行人道,撞向兩個婦人,把阿殊莉的左腿壓在燈柱上,從膝以下嚴重壓碎。女友的腿也斷了。警察發現車裡的駕駛人在麻醉藥影響下茫然不知何事,手上仍然抓著皮下注射器。照顧傷者的護理人員說:『看來他在駕車時吸取了過量毒品。』
● 珀金斯死時只有12歲,——死於他所住的分層大廈的火警中。警方說這是毒販故意縱火的,因為男童的父親先前投訴毒販在大廈從事販毒活動。
● 尤倫娜今秋不會進大專學校,也不會按照計劃在次年結婚。她睡在床上時傷重不治,因為有一顆流彈穿過窗戶和床頭板,擊中她的頭部。毒販為了爭奪地盤在她的大廈發生槍戰。
● 一名17歲的吸毒者瘋狂搶劫以維持他的吸毒惡習。當他在八日之後被捕時,他已經殺死了五個人,擊傷了六個人。探長指出,『所有受害者都是無辜的工人。』
上述各事只是從去年一個城市所發生的多宗案件中舉出幾個例子而已,這些事件都與毒品有關。罪案已增加至令人吃驚的程度。
你若知道有若干百分率的駕車人服用麻醉藥而損害了他們的判斷力和反射作用,你會安心駕車嗎?你若意識到那些負責你安全的人也許處於毒品影響之下,你會放心乘坐公共汽車、飛機或火車嗎?《曼徹斯特前衛週刊》指出:『不少例子證明有些飛機駕駛員、火車服務員、公共汽車和貨車司機、公司經理、醫生、教師和其他權威人士是癮君子,他們在執行任務之際「騰雲駕霧」[吸毒時興奮狀態的俚語],因而造成危險的情況。』
不久之前,紐約弗農山發生嚴重火車意外事件,研究結果顯示,與事件有關的五名火車控制員在檢驗之下全都表明曾經吸毒。聯邦鐵路管理局局長賴利說:『在以往16個月,我們發現每10天就有一次嚴重鐵路意外與醉酒或吸毒有關;在這些意外中死傷人數超過375名。兩年以來,我們發現每五次鐵路意外便有一次有人在吸毒檢驗中出現正反應,在嚴重的交通意外發生時,有一個或多個雇員在醉酒或吸毒檢驗中出現正反應的佔百分之65。』
毒品與犯罪
要看到吸毒的禍害未必要在交通失事方面。受害者許多時是癮君子自己家裡的人和街上的行人。不少吸毒者為了要找錢來維持昂貴的吸毒習慣,於是不惜犯罪——行劫、強搶、偷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聲稱:『司法部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若干城市中,罪案被告人在接受吸毒檢驗時出現正反應的佔百分之75,這項比率十分驚人。』
販毒集團之間的競爭許多時導致槍戰,毒販對付欠錢的人也有不少尋仇爭鬥。無辜的旁人往往因此受害。一位官員說:『尋仇的目標若恰巧置身在四、五個人當中,這四、五個旁人就有禍了。』
美都華盛頓在1987年有228宗兇殺案——其中百分之57與毒品有關。紐約市共計有1,691宗兇殺,平均一日4宗。其中有百分之38以上是毒品促成的。《紐約時報》的一項報導說:『[加州]奧克蘭市消防局認為,前年該市的180宗縱火案起因於毒販黑幫衝突,對欠錢的顧客或對公開投訴的市民施行報復,因為有些市民不滿該市明目張膽的毒品交易,例如可卡因精的販賣等。』
社會以整體而言感受到濫用麻醉藥的影響——犯罪和暴力的增加、經濟生產力減緩、悲慘的意外、賄賂公行等——而且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但付出最高代價的卻是吸毒者本身。怎會如此呢?
吸毒的危險
負責處理國際麻醉藥控制事宜的美國前任國務卿特別助手勞倫斯(Malcolm Lawrence)說:『濫用麻醉藥是壞事。它可以戕害頭腦、殺害身體。簡言之,濫用麻醉藥是愚蠢的。』可是,那些自誇不會上癮,聲稱能夠隨時停止的人又如何?一位高中學生說:『我知道有些人吸食幾次可卡因精之後就不再嘗試了。』
『當然,並不是每個吸幾支大麻或喝下一瓶酒的孩子都變成和我一樣,』會一度吸毒的巴倫說。巴倫在16歲就開始吸食大麻,繼而吸食香煙、幻覺劑、海洛英、可卡因;他甚至不期望看到自己的25歲生日。但許多人的確養成對毒品的依賴;沒有人能斷言這人會變成怎樣,說得出時已經太遲了。
難題之一是,毒品有使人對之不存戒心的效果。例如,現時最為人濫用的可卡因首先吸食時使你自覺更加強壯、更加警覺和自信,更加能控制生活。那美好的感覺會令你希望一再嘗試。可是,你若真的這樣行,便會開始感到沒有毒品就不對勁——緊張、混亂、焦慮、沮喪。你需要更多毒品。沉迷下去便上了癮,難題於是紛至沓來,包括妄想狂、幻覺和精神錯亂等。
研究家發現,使用可卡因會對心臟造成永久的傷害,觸發心臟病和中風。22歲的美國籃球明星比亞斯在1986年死於可卡因惹起的心臟病發作,據說他使用這種麻醉藥只有一次。
可卡因精甚至更糟。《人類性慾的醫學方面》雜誌說:『可卡因精之特別危險是因為它具有高度的上癮潛力,並且能夠造成醫學上和精神上的嚴重難題。』由於它價廉和容易買到,在青年當中特別有吸引力。據報曾有可卡因精的使用者殺死父母和自戕。
美國審計長在一項特別報告中說:『據報從1983至1986年,與可卡因有關的死亡和急症送院事件數目大增。』濫用麻醉藥警告網(簡稱DAWN)從各醫院和藥物審查處所蒐集的統計表明,在該段期間之內,醫院的急症增加了百分之167,因吸毒而致的死亡增加了百分之124。
對幼兒的悲慘影響
濫用麻醉藥最悲慘的後果之一是對幼兒的影響。人類資源管理局體內死嬰調查組所作的一項報告說:『1987年在紐約市發生的虐待和疏忽兒童事件乃是吸毒激增所造成的結果。』該處曾接獲4萬6,713宗虐待和疏忽幼兒的報告,共中有103個幼兒死亡。此外,在紐約市的1987財政年度內,有2,500名嬰兒生來就帶著吸毒的脫癮病徵。
可卡因的作用導致許多嬰兒早產,出生時體重不足,因為麻醉藥抑制血液流入胎盤,從而減少胎兒所得的氧氣和養分供應。有些嬰孩生來便帶著致命的愛滋病毒,病毒最初由麻醉藥靜脈注射所傳播,再經由母體傳到胎兒。去年年尾,只在紐約市一地就大約有1000個嬰兒生來便感染到愛滋病毒。金斯行政區醫院中心的新生嬰兒服務組主持人格拉斯(Leonard Glass)醫生說:『我們只是開始看到它的摧毀力而已。』這間位於布洛克林的醫院每月有三、四個嬰兒死於愛滋病。
毒品既造成這麼危險和致命的後果,你會以為這個世界應該奮起與毒品貿易作戰,務求將之擊潰才對。那麼,何以毒品反而日益流行呢?前頭有任何希望嗎?
[第6頁的附欄]
若干時常被人濫用的麻醉藥
麻醉藥 可能發生的效果 濫用的危險
鴉片 陶醉,困倦, 呼吸急速,
海洛英 冷淡,噁心 抽搐,昏迷,死亡
巴比通 口齒不清,不辨方向, 脈搏微弱急速,
安眠酮 喜怒無常,機能緩慢 呼吸急速,昏迷,
安定 死亡
可卡因 增加警覺和自信,陶醉, 性情多疑,行為怪誕,
可卡因精 食慾不振,焦慮不安 幻覺,抽搐,死亡
安非他明
迷幻藥(LSD) 狂想,幻覺, 發生較長和更激烈的橋段,
天使塵 對時間和距離發生歪曲感 行為怪誕危險,精神錯亂,死亡
印度大麻 陶醉,抑制力鬆懈, 疲勞感,行動失措,
大麻 食慾增強 偏執狂,可能精神錯亂
[第8頁的圖片]
由於父母濫用麻醉藥,未出生的嬰兒成為孤立無援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