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縮微膠卷的『奧祕』
你聽見「縮微膠卷」一詞,會聯想起什麼?祕密和陰謀?超級間諜和特務人員?但是,縮微膠卷其實並不比你素常用來拍照的35毫米軟片更為神祕。然而,它卻能夠在許多方面影響到你的生活。
也許「縮微膠卷」一詞中的「縮微」予人錯誤的印象。事實上,縮微的並不是膠卷本身,而是膠卷上的影像。怎會是這樣?原來縮微膠卷跟你平常拍照用的軟片有三個基本分別。第一,軟片所拍攝的或許是風景或人物,但縮微膠卷卻只是印刷資料的儲藏庫,供觀察者查考翻閱之用。其次,軟片跟縮微膠卷構造截然不同。為什麼?因為縮微膠卷必須能夠複製很細微的資料,比如一頁印滿文字的紙上的字母。第三,軟片許多時最終用來沖印硬照,但縮微膠卷卻通常用來沖印軟片。
對你的影響
你最近曾經上圖書館嗎?許多圖書館現在均以縮微膠卷來儲藏具有歷史性或已絕版的文獻,以及沒有收藏的書刊雜誌。舉例說,如果一個聖經學生想研究一些非常古老的宗教資料,很可能資料便儲藏在縮微膠卷上。此外,教育、製造和保險等行業以及聯邦、州和市政府均採用縮微膠卷。
你正在經商嗎?把公司的人事紀錄縮微可以保護它不致被人越權翻看或更改,同時使運作和儲藏更容易。如果會計的收支紀錄經過縮微處理,便能確保機密不易外泄,文書檔案工作也大為減少。把顧客的檔案縮微處理可以加強對客人的服務及促進雙方的關係。
你經常使用工程繪圖嗎?把圖表縮微可以為你節省金錢。採用縮微膠卷能夠減少珍貴原稿的損耗,複印和傳遞的費用,以及高薪職員參與其事的非生產性時間。它能夠使你的繪圖部門以更有效的方式操作。縮微膠卷能夠保存謄寫妥當的程序和維修紀錄;保存薪俸以及稅項紀錄更不在話下了。
從今以後,你聽見「縮微膠卷」一詞會想起什麼呢?對你來說,與之有關的若干神祕色彩是否已經消失了?不錯,無疑現在你會同意,縮微膠卷的確是一項多才多藝的媒介,遲早都會對你的生活有所影響。
[第10頁的附欄或圖片]
縮微膠片
今日最普遍為人採用的縮微印刷品是縮微膠片。一張撲克牌大小的縮微膠片能夠容納大約一百頁的資料。標準的縮微膠片尺寸大概是10厘米闊,15厘米長。裡面通常以橫七直十四的方式排列最多共98頁的縮微影像。縮微膠片比軟片優勝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把一整套易於儲藏,辨認和翻閱的資料放置在一塊膠片之上。
[圖片]
以上的樣本大小與實物一樣,內裡含有「《英王詹姆斯譯本》」一個版本的全數77萬3746個字
[第11頁的附欄]
縮微技術革命
雖然大多數人均以為縮微技術是20世紀的一項突破,其實它在19世紀末即已發明。1870-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勒內·普魯登·達格隆使用了一種早期形式的縮微膠卷,用信鴿把消息從巴黎傳遞到波爾多。這種早期的縮微膠片稱為薄膜,是用感光乳劑塗在玻璃上,然後把信息攝在其上。乳劑硬化後,把它從玻璃上剝落下來,捲成小卷便可安放在信鴿身上。
雖然首部顯微閱讀器在1928年已面世,直至1957年第一部按鈕式顯微閱讀器出現,縮微技術革命才真正開始。這部機器除了讓讀者閱讀膠卷上的資料外,還可以把資料放大複印在紙上。在1958年出現了另一項對縮微技術革命大有貢獻的東西,便是電算機輸出縮微法(COM)。這個方法把電算機(電腦)的數據直接轉變為縮微膠卷上的影像,而無需經過中間的拍攝過程。
除了COM外,人們還在其他兩方面應用縮微技術。第一種用途,也是歷史最久的,是拍攝原始文件。這牽涉到把原始文件,例如地圖、繪圖、發票、銀行支票、出生證明書和其他有價值的文件,縮微進膠卷裡。另一個用途是縮微出版,所指的是最初便以縮微狀況出售或發行的新資料。一個例子是一份商營航空公司所採用的維修手冊。
隨著這些革新,縮微技術不只是節省空間的方法而已,它也具有以下幾個優點:降低成本、保持檔案完整、處理資料快捷容易,減少盜竊,以及防止惡意地刪除和更改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