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8/8 26-27頁
  • 海地鮮豔奪目的樓房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海地鮮豔奪目的樓房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法國的影響
  • 歷史文物
  • 房屋,家
    洞悉聖經(上冊)
  • 「我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很有福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 海地大地震——以行動展現信心和愛心
    警醒!2010年
  • 住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8/8 26-27頁

海地鮮豔奪目的樓房

《儆醒!》雜誌駐海地通訊員報導

海地那些漂亮別致、鮮豔奪目的樓房並非僅在神話故事裡才出現。這樣的樓房是真實存在的。紅、藍、黃、綠、紫,真是五彩繽紛;加上彷彿屬於另一個時代的瑰麗奇特的格調,使人猶如置身在童話世界裡。

這類樓房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外形優美,結構堅固;有的用木建成,有的用磚砌成,有的則用半磚半木混合築成。其中一些樓房設有闊大的窗戶,直通外伸而有蓋的陽台,這些陽台架在木樁上,彷彿是由木樁承托著似的。此外,混凝土柱子或鐵心木柱子襯托著寬敞的廊子,一直引往園子裡去。樓房處處都是精細的花哨木工藝、小圓窗、風標、圓屋頂,這一切平添了不少童話色彩。

早在20世紀初,這類華麗的樓房在這片屬於西印度群島的土地上廣為社會中產階級所歡迎。由於建造這類樓房的材料——例如黃磚、石棉板、美洲油松等——的運費十分高昂,因此不是一般平民所能負擔的。時至今日,這類鮮豔奪目的樓房已成為歷史文物,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太子港及其他城市,一睹這類樓房的精巧設計。其中一種稱為哥德式木藝的木工藝術最使遊客讚嘆不已。直至人們發明了木工車床後,這種精雕細鏤的木工藝術才得以在美洲發展起來。

法國的影響

建築師保羅·馬東的父親利昂是設計這類樓房的先驅者之一,他曾向《儆醒!》雜誌指出這類樓房在海地發展起來的另一個因素,他說:「說來也奇怪,這類樓房的歷史尚不及一個世紀,但它們的起源卻無法確定。我們雖然不能否定哥特式木藝的影響,但這類華麗樓房的倡導者由於經常與職業學校有接觸,也許這就是哥特式木藝設計靈感的來源。事實上,來自法國方面的影響看來也頗為明顯,雖然這類樓房設計也因應海地的生活環境、文化以及天氣而有所改變。」

在法國受訓的海地建築師把這種建築設計引進海地。保羅·馬東說:「那些學校訓練出一些工程師和工頭去執行他們的計劃。木工工藝學校培養出一批技術精湛的木匠。此外,濃厚的藝術精神也推動人要把這種建築設計發揚光大。但這一切都隨著時間過去而消逝或失傳。後來那些模仿這種工藝而築成的房子在質素方面也大為遜色。」

這類樓房的建築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為要在熱帶地區裡也能使室內保持涼快。由於天花板的高度是現代樓宇的兩倍,室內遂有較大的空間讓空氣流通,從而加速散熱。寬闊的門窗全部都裝上百葉式遮板,務使每間房子的空氣更為流通。不但這樣,由於地板和牆壁用大量木板鋪砌,樓房的隔熱效能也大為提高。可是,這類樓房逐漸被設計新穎的房屋淘汰。

歷史文物

由於現代化的空氣調節問世後漸趨普遍,這類樓房的需求量也相應減少。此外,木質結構會給白蟻侵蝕而最後只剩下外殼,故此人們較喜歡持久耐用的混凝土樓房。誠然,有些建築師把以往這種華麗的設計納入這些新穎耐用的房屋中,另一些設計師則把破舊的樓房加以修葺翻新,用上混凝土而使樓房結構更為堅固。

然而,這種華麗精緻的樓房再難重復昔日的光輝,雖然其中一些繼續巍然矗立。它們看來注定最終成為歷史文物,為海地這種獨特建築設計留下美麗的回憶。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