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梵蒂岡的「矛盾」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接見羅馬教士的周年會議上,被一名神父問及:「教宗陛下,為什麼梵蒂岡現時仍然售賣香煙呢?」神父又說:「除了危害健康之外,這項商業貿易與你一直促請人留意健康的呼籲自相矛盾,也跟我們的牧靈職責有所抵觸。」對這位76歲的烏戈·梅西尼神父來說,梵蒂岡售賣印有「吸煙危害健康」標語的煙草和香煙一事,「違反了」教宗的呼籲,並且是「自相矛盾」的。據羅馬的《信徒報》報導,教宗認為他在這事上的「良心是清白的」,然而,他卻承諾會向負責經銷香煙的紅衣主教談談這件事。
「撒但的世紀」
「鑑於今日世事的情況那麼糟,這個世紀真可說是撒但的世紀,」《紐約時報》的一篇社論說。「歷史上從未見過人們像今天這樣,每每為了種族、宗教和階級有別,動不動殘殺千千萬萬的人。」為了證明所言不虛,社論引證50年前的奧斯威辛死亡營作為事例。社論提到劫後餘生者在這個德國集中營裡見到「骨瘦如柴的苦工,兒童在可怕的實驗室裡遭受慘無人道的虐待和肢解,以及令人聞風喪膽的毒氣室和屍體焚化爐,據說每日有2萬人就在四座這樣的毒氣室內給送上死亡之路」。「堆積如山的屍體、4萬3000對鞋、一堆堆人髮」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令人無法忘懷。上述社論補充說:「發生在奧斯威辛的慘痛經歷至今仍被視為毫無人性和令人費解。」
糧荒問題,揮之不去
「除非我們在技術改革方面作出重大投資,否則,我們將會面對非常嚴重的問題,」世界銀行副主席伊斯梅爾·薩拉傑丁說。身為埃及的一名發展專家,他提到主要糧食的需求正不斷增加;在亞洲、非洲等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裡,有些國家的糧食根本供不應求。他說,「無論我們作出多少努力,人口仍將會在未來20年內增多20億,當中百分之95的人會生活在最貧困的國家。」在過去25年來,主要穀物雖然經歷了一段豐收期,可是礙於環境因素和生物上的限制,要獲得更多的收成已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此外,農作物的收成也受到越來越頑強的害蟲和花卉疾病所侵害,土質的惡化亦造成不利的影響。世界觀察組織在其出版的《世界狀況1995》報告中認為,「世界的經濟明顯受到資源不足問題所打擊而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當中問題包括:漁獲的大幅減少、地下水位的下降、雀鳥數目的縮減、前所未見的熱浪、穀物貯存量的下降等等。」
年紀與飲食
有些研究者現時認為,年過50的人其實無需憂慮中年發福的問題。倫敦《泰晤士報》作了這樣的報導。《健康之道!如何獲致?》雜誌編輯戴維·迪金森說:「認為身高/體重比率高的人便算肥胖而應該減肥的看法並不正確。不管身高與體重的比率如何,過度減肥均會損害你的健康。50歲以上的人大都無須減肥。」食物營養學教授湯姆·桑德斯解釋:「肥胖有損健康的論調時常言過其實。誠然,肥胖有可能引致糖尿病和關節炎,但是它卻不會造成太大的健康難題。對婦女來說,身材豐滿甚至有若干好處。」衛生部的馬丁·懷斯曼醫生提出忠告:「無論什麼年紀,保持適中的體重乃是至為重要的事。為了維持適中的體重,我們應當留意平衡的飲食和令身體保持活躍。隨著年事漸高,身體略為發福總比身材瘦削為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992年1月,一艘途經北太平洋的貨櫃船遇到一場風暴,船上一個載滿2萬9000件塑膠玩具——鴨子、海龜、海狸、青蛙——的貨櫃箱被風浪吹了下海。對科學家來說,這宗意外卻給他們帶來了意外的收獲。兩年前,有6萬1000對耐克牌運動鞋曾在一場海上意外中沉落大海,可是今次意外的結果卻大為不同,輕巧的玩具差不多完全浮在水面,被風和海潮漂到各處。研究北太平洋海潮的海洋學家遂利用這個現象得出風向的資料。肇事後約十個月,有人在阿拉斯加東南面的海灘上首先發現了這批玩具。在隨後的十個月間,更有400多件的玩具在長達850公里的阿拉斯加灣陸續被人發現。這批細小的玩具每件長度不足13厘米,原本由香港運往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現時相信,當中有些會像冰塊那樣,橫渡白令海峽,漂流到北冰洋或甚至北大西洋那裡去。
對抗小兒麻痺症的努力仍需下去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據說曾使世上1000萬人受害,令他們身體麻痺或甚至死亡。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的雕刻透露當時已有這個疾病存在。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病發時的窒息可以導致癱瘓或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的附屬機構泛美衛生組織透露,小兒麻痺症現已從西半球銷聲匿跡了。最後一宗病例發生在1991年,當時祕魯一名小童因病致令一條腿變成了殘廢。天花這種病雖已在1977年消失了,但脊髓灰質炎病毒卻仍在世上某些地區出現,並有可能由於人們移民或旅遊的緣故而『重返』美洲。關於這病的最近一份完整報告顯示當年的病例尚不及一萬宗。健康專家指出,直至完全杜絕之日,對抗小兒麻痺症的努力仍需繼續下去。
台灣為猩猩問題煞費苦心
台灣當局正面對一項異乎尋常的問題,就是怎樣處理當地一種寵物——猩猩。1986年,這種動物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曾被譽為「理想的良伴」,自此之後牠便成為大受歡迎的寵兒。據《新科學家》週刊報導,約有一千頭幼小猩猩被運進台灣,並售賣給人作寵物。可是,當猩猩長大發育後,牠們卻變得較為富侵略性和易變,於是數以百計的猩猩便因此遭主人遺棄。這種獨居的生物不像黑猩猩或大猩猩那般屬群居的動物,因此馴養的猩猩原本可以返回原野生活,而無須面對適應新環境的問題。不幸的是,這種寵物卻從人類身上染到疾病,諸如乙型肝炎、肺結核等,以致威脅到野生猩猩的數量。有些人認為,與其任由這些動物在大自然中自生自滅,不如對牠們施以人道毀滅還來得仁慈哩。
多倫多街童
政府官員表示,大約有1萬個街童經常在多倫多市內遊蕩。「在過去十年間,街童的數目大為激增,」《多倫多明星日報》報導。「大多數街童都埋怨有家庭難題,有的說給父母虐待,有的說不願服從父母嚴苛的規定。他們的話題總不離毒品、暴力、賣淫,以及終日無所事事。」據估計,多倫多有百分之54的街童賣淫。五分之一的女孩終會懷孕,百分之80的街童吸毒或縱酒,百分之67曾受虐待,還有百分之43曾試圖自殺。一位青年說,「如果有人告訴你在街上流浪的生活會令你既興奮又刺激,千萬不要相信。那種生活真是生不如死,根本說不上是什麼生活。」上述日報補充,「有些街童無從擺脫多年吸毒、賣淫的生涯,也無法擺脫日益嚴重的罪行;另一些年紀較大、較懂事的街童則希望可以受教育和獲得一份職業。」
要留著牙齒!
《UC伯克利韋納斯通訊》建議,人若在意外中撞掉了牙齒,他切勿把牙齒丟去。「研究顯示,你若在意外發生後30分鐘內找著牙醫,你可以有一半機會把牙齒成功地植回。」你應當怎樣做呢?要盡量保持冷靜,拿著齒冠部分,然後用溫熱的水沖洗,但切勿將其洗刷。接著致電牙醫,告訴他你稍後會到他那裡去;除非他另有指示,否則你可以輕輕地把牙齒插回牙齦。你可以緊緊地咬著一塊清潔的布或手帕五分鐘,藉此固定好牙齒的位置,要繼續輕咬著帕子,直至你找著牙醫為止。你若無法立即把牙齒重新插回原位,可讓牙齒浸沐在口內的唾液中。孩子的年紀若太小,以致可能會把牙齒吞掉,你可以將牙齒放在一個塑膠袋或一個茶杯裡,用牛奶或鹽水將其浸著。即使事發後過了較久的時間,你最好還是看看牙醫,讓他決定應當如何處理。該報告說,「為了得回牙齒,這一切努力肯定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