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日暮途窮?
《儆醒!》雜誌駐瑞典通訊員報導
你對這個題目感到疑惑嗎?你也許在想:『怎麼可能呢?今天,世界的宗教不是依然欣欣向榮嗎?它的影響力不是遍及全球嗎?』
真的,儘管飽經風雨,世界的宗教看來還是方興未艾。在這個20世紀,世人不斷對宗教提出質疑,又連連揭發宗教醜行,比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憑著巨型的望遠鏡,天文學家早就察看到宇宙的萬象。宇航員也曾在太空上多次交叉往返。但正如前蘇聯一個宇航員所說,他們根本「見不到上帝,也見不到天使」。物理學家把物質分解為分子,再把分子分解為原子,卻始終找不到點燃生命之火的神聖力量。生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一致聲稱,他們已把長長的生物進化鏈,從變形蟲到人類的進化過程,重新構造出來。他們沿著這條生物鏈逐步探尋,至今仍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證明生命是創造而來的。
世俗智慧、物質主義雖然蔚成風氣,但始終不能把世人的宗教感情抹殺,連奉行無神主義的政權也辦不到。有超過70年的時間,無神的極權共產主義政體一直譴責宗教導人迷信,又把宗教稱為「人民的鴉片」。共產政權不但撤去宗教領袖的職位,禁止他們的活動,還把教堂廟宇劫掠一空,然後摧毀這些建築物。他們要不是對信徒實行洗腦,就是把這些人殺掉。儘管不擇手段,他們依然無法削弱人民的宗教感情。共產政權一被推翻,宗教就立刻抬頭了,恍如重新得力。在前共產國家,人民再度在破舊的教堂廟宇聚集,像他們的祖先一樣,虔心跪下敬奉神明。
在世界其他地方,宗教感情依然旺盛不衰。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城每年都接待千千萬萬的朝聖者;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不惜千里迢迢,到這個聖地去朝拜。為求一睹教宗的丰采,並希望得到他的祝福,天主教徒常常把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印度的「聖」河沿岸有數以百計的朝拜中心,前來朝聖的印度教徒川流不息。虔誠的猶太教徒湧進耶路撒冷,在哭牆前禱告,又把寫下的禱文塞進牆上的裂縫裡。
要泯滅世人的宗教感情似乎是不可能的。愛爾蘭出生的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說:「人類是天生的宗教動物。」統計資料表明,地上每6個人就有5個跟某些宗教多少有點往來。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世界上約有49億人信奉宗教,而非宗教人士就只有8億4200萬左右。a
考慮到以上的情況,認為世界宗教日暮途窮是合理嗎?宗教的末日如果真的近了,這個日子會在什麼時候臨到?世界宗教會怎樣遭遇末日?地上會有任何宗教存留下來嗎?接續的兩篇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腳注]
a 「非宗教人士」包括:「自稱無宗教的人、無信仰的人、不可知論者、自由思想家,以及主張揚棄宗教、無視信仰的現世主義者。」
[第3頁的圖片]
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廣場